本刊編輯部 | 齊永超
進入2023年年底窗口期,市場整體維持低位盤整狀態,熱點、題材不斷輪動。而在當前節點,私募機構仍在積極「唱多」,整體倉位配置保持在較高水平。與此同時,既有知名私募機構積極跟投,也有一眾私募機構通過定增或舉牌等方式對上市公司進行加碼……在機構來看,當下正是尋找「跨年行情」的好時機。
私募整體倉位維持高位
市場正迎來多重積極變量
經過11月的「先揚後抑」,市場在進入12月以來轉為平穩運行,與此同時,成交延續縮量狀態,各板塊的行情輪動進一步加速。當下階段,私募機構的「心態」整體樂觀,整體仍保持了較高倉位的運行。
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股票主觀多頭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倉位為78%,整體處於歷史較高水平。進一步來看,倉位在五成及以上的私募基金占比為92%,較10月底提升四個百分點,其中,26%的私募處於滿倉及加槓桿狀態。
私募機構保持較高倉位運行的重要邏輯之一與市場的「低位狀態」及後市市場因素的改善預期不無關聯。
而也正是在這種市場狀態下,一眾私募機構表現出了樂觀積極的態度。如林園投資, 近期,林園投資董事長林園在一次線上分享中即發表了「現在估值很低,是進入的好時候」的觀點,其表示,「現在我們認為估值是很低的,是第三次的低點,和1995/1996年,2005年前兩次低估值一樣,PE大概在12倍到13倍,都不高,這次是第三次機會。」「今天這個位置是一個進入的好時候。」
與此同時,林園也在積極入市。繼此前發布跟投公司旗下所有產品新增凈申購額20%之後,林園投資於11月29日再度公告表示,跟投份額永不贖回。另外,林園也在持續關注打新這一「彎腰撿錢」的機會。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11月份,林園投資以及漢中林園投資旗下100餘只基金現身參與打新,累計獲配投入資金超過2000萬元。以林園投資158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為例,其11月參與打新並獲配了包括永達股份、夏廈精密等在內的10隻個股(見表1)。
在當前窗口期,除了林園投資,還有不少私募機構表達了對市場的樂觀看法,如 方略資產董事長游蘭強,其對本刊表示,「12月份有多個有利的積極因素,如美聯儲有可能將降息動作提前至明年3月份,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全球流動性拐點,會給大部分具備抗通脹屬性的資產帶來重估。另外,國家隊資金已經實際性的進場,量變有望引起質變,疊加目前估值處於歷史底部水位以及大部分恐慌籌碼陸續出清,我們樂觀預期未來的結構性行情」。
大華信安也表達了樂觀觀點,其12月4日發布後市展望稱,認為有利因素仍在不斷積累,市場有望緩慢回暖。 如外部因素包括美國通脹數據「降溫」、美債利率回落等,內部因素包括地產利好政策頻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等。
私募機構積極現身布局
通過定增、舉牌等密集增倉
近期,私募機構也通過其他方式劇透了對市場的「態度」,如在上市公司披露的定增、回購等信息中,能看到重量級私募或加倉或堅守的身影。此外,私募在近期也對上市公司開啟了接力舉牌模式。
11月20日,鋰電池公司璞泰來的一項增發12178.76萬股、募資28.21億元的定增落地,在獲配機構名單中,投資老將杜昌勇的百億私募睿郡資產旗下產品即現身其中,具體來看,睿郡5號認購112.26萬股,認購金額為2600萬元。
此外,非百億私募機構也在近期現身布局多家公司。如在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公司易華錄近期披露的一項定增中,臻宜投資旗下兩隻產品現身,如臻宜知更壹號、臻宜磐石,獲配數量均為90.88萬股,獲配金額均為2500萬元;在汽車零部件公司光洋股份近期的定增獲配機構名單中,金泰基金旗下的金泰龍盛捌號獲配179.09萬股,獲配金額為1250.03萬元。
除了定增,在上市公司因回購披露的臨時股東名單中,也劇透了相關重量私募機構的「新動態」。如TCL科技,據其因回購股份披露的截至11月28日的股東持倉情況,高毅旗下的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就現身其中,持倉22673.65萬股,持倉數量與三季度末相比未發生變化。回顧來看,高毅曉峰2號致信基金曾於2023年中報新進現身TCL科技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當時持倉數量為19723.67萬股,今年三季度,對其進行了2949.98萬股的增倉。
私募的樂觀態度還體現在對上市公司的舉牌,結合上市公司公告等相關內容來看,近期即有多家公司獲私募機構增倉至5%的舉牌線。
如北交所上市公司錦好醫療11月20日公告稱,獲私募機構華睿千和(天津)資管公司舉牌;通用機械行業公司鳳形股份於10月底公告稱,獲大華信安舉牌。
另外,不乏有私募機構舉牌上市公司後給予繼續「買買買」。據天宸股份近日公告稱,公司獲清哲投資累計持股達到5%,構成舉牌(見表2)。在此之後,清哲投資並未停止買入,而是繼續開啟加倉模式,如11月10日至11月 15日期間,其繼續對天宸股份增倉292萬股,增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0.43%。
觀察來看,上述公司多處於股價此前經過持續調整、目前處於相對低位的狀態,如璞泰來、TCL科技、鳳形股份等,相關私募的動作可以看出其低位逆向布局或堅守的策略。
東方港灣等私募頻繁調研
機構短期配置偏科技、中長期重醫藥
近階段,在市場主線、題材頻繁切換之際,私募機構也在密集對上市公司進行調研以尋找投資機會。其中,多家重量級私募機構(多為百億級以上)成為調研隊伍中的「主力軍」。
據Wind數據不完全統計顯示,11月以來,包括高毅資產、淡水泉、廣東正圓、盤京投資、重陽投資、星石投資、景林資產、相聚資本等參與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均在20家以上。其中,不乏私募機構中的基金經理親自上陣,如主營業務涉及半導體材料的鼎龍股份,在其披露的11月20日的一項調研名單中,高毅資產鄧曉峰即現身其中。
此外,但斌旗下東方港灣也在近期保持了較高的調研活躍度,觀察來看,東方港灣11月參與調研了包括華納藥廠、深南電路、富信科技、中科創達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調研活動中「久未露面」的林園投資開始了行動,在「油茅」10 月 31 日的機構調研中,林園投資即參與其中。
整體來看,私募機構近期調研標的涉及多個領域,對以下領域相對聚焦,如圍繞AI、晶片等在內的科技股、醫藥股等。以高毅資產的調研個股為例,其11月以來調研了包括東芯股份、美芯晟等在內的多家晶片公司;包括優刻得、雲從科技等網際網路公司;科華生物、長春高新、特寶生物等醫藥公司(見表3)。
在當下年底階段,不少機構在期待「跨年行情」,有機構人士表示,科技、醫藥等賽道的行情將不可或缺。
對於布局機會,游蘭強分析指出,「對於未來的配置策略,短線倉位傾向於科技類中的華為和機器人主線,主要側重於市場情緒中的業績兌現機會;中長期倉位配置聚焦於老齡化趨勢中的品牌消費中藥和重磅藥,比如抗衰、阿爾茲海默症、心腦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等。伴隨新增老齡人口增加以及平均壽命延長,養生預防以及治療的需求有較大的持續增長動能,部分頭部稀缺品牌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行情。」
(文中提及個股僅為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