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又香又清甜,吃起來還超級方便,用水沖洗一下,不用削皮不用切,直接啃,是我平時吃得最多的水果之一。
因為好吃又不貴,番石榴早已是民眾熟悉的「大眾水果」。不過,有一位網友居然認錯了「番石榴」,還鬧了一出笑話……結果他阿媽回家一看,笑瘋了。故事的經過也在網上成為熱話!
這位網友在facebook上發帖提到:「在家看到[番石榴],我咬了第一口覺得味道怪怪的,第二口居然有菜味,第三口還回甘,第四口真的不對勁,第五口還大口一點,這一口我真的si心了,好難吃啊!」
從他PO的相片可以看出,這個「番石榴」個頭還挺大的,透過清晰可見的牙印下,可以看到奶白色的「果肉」相當多汁。
不過,可惜的是!他認錯「果」了。這個原來根本不是番石。網友說,他等媽媽回家後告訴她這個狀況,沒想到媽媽卻大笑一番,並解答道:「這是一種瓜類,要拿來煮才能吃的。」
PO主也崩潰地寫下:[是誰把它跟番石榴放在一起啦!]
說到這裡,你猜到這是啥了嗎?沒錯,它其實是「佛手瓜」!
男子於前天(2月12日)在facebook群組上分享了自己的「糗事」。沒想到,居然還引來網民的熱烈回應。
不少網民留言回應:「你並不孤單,我也認錯過,只是沒咬過」、「番石榴、佛手瓜,傻傻分不清楚」、「沒事,都是蔬果區的朋友,都是植物,素食可。」、「沒事,我老公也試過把它拿來當番石榴切了一盤端上桌!」……
真情實感地說,佛手瓜的樣子確實與番石榴長得有幾分相似!
同樣有著淺綠色的表皮,外觀上也同樣有明顯的縱痕與凹凸不平的表面。乍看真是傻傻分不清。不信,考一考你,你看這張圖,三秒之內說出,這個是佛手瓜還是番石榴?
佛手瓜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外形像一雙合在一起的手而得名,也有一部分人稱之為「隼人瓜」。它其實就是龍鬚菜的果實,龍鬚菜則是佛手瓜的嫩梢部分。
雖然佛手瓜也富含瓜類的營養,但是相對來說,還是龍鬚菜的營養價值比較高,它富含鐵質、磷、鋅等微量元素。料理起來也比佛手瓜更受歡迎。而佛手瓜常見的烹飪方法是煲湯和清炒。
不過佛手瓜煲湯具有理氣和中、疏肝止咳的功效,對消化不良、胸悶脹氣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與龍鬚菜也可以說是各有各的優點吧。
對於家裡經常下廚的「大廚們」來說,佛手瓜當然不陌生。不過大家又知不知道,其實佛手瓜還有白色的?
白色的佛手瓜產量較少,於味道比普通的佛手瓜還要清脆,口感也更細膩一些,不過市面上非常少見。
老一點的佛手瓜適合煲湯,嫩一點的適合清炒。想口感更爽脆的話,可去皮去籽後切成細絲,先用半匙鹽腌數分鐘,待水分釋出後,洗一遍水,瀝干。加入蒜蓉快炒一下,口感會更加爽脆哦。
今天分享的「男子啃了一口「番石榴」,驚訝發現有菜味,阿媽大笑一番:要煮的」到這裡,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