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們,如果你下班回到家,看到孩子為你做了一桌菜,你會怎麼樣?
是欣喜,是感動,還是驕傲?
是獎勵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還是為他豎起大拇指?
江西南昌一位媽媽的做法,引起了熱議。
14歲女兒辛辛苦苦做了三菜一湯,滿心歡喜地等著被誇贊。
可媽媽一進門就開始指責:
「我是要表揚你嗎?中午整這麼多菜,就我們倆怎麼吃啊?」
一個14歲的女孩,因為體恤媽媽的辛苦,一大早就開始忙活,就想讓媽媽吃一頓現成的飯菜。
可自己的心意和勞動,不但沒有得到媽媽的表揚,反而被指責浪費。
女孩的眼眶泛紅,滿臉委屈。
媽媽訓完女兒還沒解氣,又把視頻發到網上,直言女兒一頓飯就用了兩三天的菜。
網友紛紛譴責這位媽媽的做法太過掃興,令人窒息。
沒想到,媽媽非但沒有反思,第二天又咄咄逼人地質問女兒:
「我說你炒菜炒多了,你有意見嗎?」
女孩搖頭說:「沒有」。
媽媽又繼續追問:「你覺得我配不配做你媽?你覺得我好不?」
女孩無奈地回道:「這不是我說了算的。」
在媽媽的再三逼問下,女孩回答道:「還好」
媽媽又接著說:「你從小,我丟了工作帶你,現在又要工作還要照顧你和你姐姐,你就說我好不?!」
看到這一幕,我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女孩被媽媽PUA了。
1
被父母否定大的孩子
可能會自卑一生
什麼叫PUA?是借著愛的名義,打著為你好的口號卻不斷地嘲諷、打壓、否定、批評你,從而達到控制你的最終目的。
不要粗暴地以為PUA只能發生在兩性之間,其實父母這個群體才是占比最大的。
父母對孩子PUA,最典型的當數打壓式教育。
臭名昭著的PUA學裡,有一招就是教男孩子如何通過打壓讓對方自卑,從而被調教馴服。
這一招和中國家庭常見的「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不謀而合。
節目《少年說》有一期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一個開朗的女孩在台上抱怨媽媽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時,媽媽的反駁令人無可反駁 。
媽媽說:
「我覺得你的性格需要打擊,不然你會飄」
女孩說:
我說了,我的性格不適合激將法,你卻總是打擊我,我就覺得自己很差。
媽媽說:
當你強的時候,我覺得要拍一下。
當你弱的時候,我才會推你一把。
接著又說:
你這麼差,學霸怎麼會和你做朋友?
最後,女孩哭著跑下了台。
有多少人從這個女孩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中國式教育總是在否定和打擊孩子,告訴孩子哪裡差,哪裡做得不夠好,缺少鼓勵和包容。
而且大多數家長,絕對不會提供路徑,就是告訴你一個終極目標,你做不到,你就是垃圾。
不可否認,很多父母的出發點是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激勵他們。
殊不知,這其實是在傷害孩子。
這樣的否定、指責、比較只會讓孩子變得極度自卑,仿佛在對他們說:無論你怎麼努力都不行。
更可怕的是:
被父母否定大的孩子,這種自卑會相伴一生。
2
愧疚感,只會把
關係推到更遠
相比打壓式教育,愧疚感,則是中國父母PUA孩子更為隱秘的武器。
PUA里常用的情感操控術
黃執中在《奇葩說》里講了一個著名的「魚頭梗」:
從前有個媽媽,每次都把魚肉給自己孩子吃,自己吃魚頭。
吃了一輩子魚頭的媽媽,臨死的時候才跟自己兒子說:自己其實不喜歡吃。
小時候,我能聽到這樣的故事大多都是感動。但黃執中卻犀利的指出:
如果你是這個孩子會怎麼辦?會非常愧疚吧?
這種自我犧牲感,恰恰是親密關係里最為危險的一件事。
付出感太強,往往就會索求回報,而此時只能以孩子的愧疚感作為結束。
這樣的「魚頭媽媽」真的太多了,苦情式的道德綁架在親子關係中隨處可見:
我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你。
沒了你,我早就和你爸離婚了,不用忍受到現在。
算了,就當沒養過你這樣的女兒,我老了也不指望你養,我自己過。
看似自憐自哀的語句,背後都隱藏著對方一種更強烈的指責和否定。
身為一個成年人看到這些字眼都有很強烈的負罪感,更何況孩子。
我也深知中國人有個習慣,覺得愛就是相互虧欠,通常會用道德譴責的角度來責備對方,試圖通過讓對方產生愧疚感來讓對方看到自己的愛,從而獲得愛。
殊不知,愧疚感只會把關係推向更遠。
用道德綁架來激發孩子的愧疚感,從而約束孩子的行為,比被否定打壓更難掙脫。
知乎有話題叫「被父母PUA是種怎樣的體驗」,其中一個評論分外讓人心酸:
我是個罪孽深重的人,靈魂應該一輩子懺悔。
而愧疚除了降低孩子能量,讓孩子產生無力感和自責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擺脫這樣的枷鎖和陰影。
3
很多傷害
都是以愛之名
《愛與自由》的作者李雪說過,這個世界有一個殘酷的定律:
越是受過傷害的,越容易被當成施暴者的目標。
這兩年頻頻爆出的校園霸凌案件、性侵案中,越是在原生家庭中被傷害的孩子,越容易成為變態下手的對象。
來自父母的PUA,是影響時間最長、傷害最深,也是最不容易被察覺的傷害。
這種傷害會無時無不在滲透你的生活,融入你的血液,最終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
在父母控制下長大的孩子,永遠無法成為自己。
所以說,父母溫柔而得體的愛,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經常有人問,包媽,怎麼防止孩子在學校被欺負?
我的回答通常是:對孩子要有邊界感,把孩子當外人尊重,別動不動就打壓他,也別用情感勒索控制孩子,孩子自然就會免疫人渣。
熱播劇《長相思》,有句台詞說得很好:
這世間的傷害不僅僅是以惡之名,很多傷害都是以愛之名,
許多父母就是打著愛的名義,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情。
為什麼很多人成為父母后,很容易無師自通PUA?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在《圓桌派》上犀利地指出這個真相:
在中國,你要當皇帝,只要生個孩子就行。
畢竟在現實世界裡,讓別人高看自己一眼,需要付出十分的努力往往還求之無果。
生孩子是唯一一個不需要太大的能力,卻能對另外一個生命完全掌握支配權的途徑。
但這種掌控、打擊和施壓,帶給孩子的傷害,是毀滅性的。
有些父母看似威嚴強勢,表面贏得了孩子的遵從,實際上早已失去孩子。
願你我,都不犯這個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