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貝爾,連央視都忍不住想懟你了

2020-09-21     電影雜誌

原標題:包貝爾,連央視都忍不住想懟你了

上個周末,內地票房再次被上映五周的《八佰》和三周《信條》的蟬聯冠亞軍。

《花木蘭》不能打,幾部新片更是毫無水花。

一般來說院線如果不賣座,基本在兩周之後就會下架轉戰視頻網站,供會員觀看。

但有一部電影,從電影到上映到下架,只用了7天。

你還沒去電影院,它的名字就已經掛到了各大視頻網站。

想看?單片還得再付6元——

《我的女友是機器人》

看海報,上面幾個大字還真的讓小妹心頭一抽。

2020年第一部喜劇電影。

2020年至今上映了多少電影知道不,就敢這麼吹自己?

也有人解釋,片方想表達的是自家這部電影是2020年·疫情過後·院線·第一部喜劇。

唉呀媽呀,省略了這麼些個定語,真有你的。

而且這部電影在上映之前還搞了一大堆的點映,小妹尋思這片子還挺自信,是想靠口碑取勝?

結果豆瓣分數一出來,噴了。

3.5!

要知道該片在上映之初,cctv-6可是給足了宣傳的排面,又是獨家專訪,又是特輯預告,光是微博就發了好幾條。

畢竟是六公主,國產電影嘛,那都是護犢子的心態,鼓勵為主。

結果僅僅過了72小時,CCTV-6的另一檔欄目《今日影評》竟然直接點名說它是超級大爛片。

用詞之犀利,之尖銳,看來是被片子氣的不輕。

行吧,一頓心理建設之後,小妹懷著極為忐忑的心情點開了它。

啊,又是包貝爾。

其實在點開之前,小妹是做了功課的,這部《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不是原創,而是翻拍自日本同名電影。

只不過翻譯的時候呢,原版《我的機器人女友》,是個名詞。

翻拍完了呢,為了跟原版有個區分,就把片名給倒置了一下,換成了主謂賓。

總之,包貝爾就是片名里的那個「我」,辛芷蕾就是那個機器人女友。

但如果你看過原版,就知道,「我」是一個非常內斂的宅男。

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原版的卡司,小出惠介身上有一種奶萌奶萌的氣質,時而中二,時而熱血。

而飾演機器人的綾瀨遙就不用說了,五官突出,蓋個波波頭就有一種芭比娃娃的3D的立體感撲面而來

原版的故事也很簡單,話說在未來,有個半身不遂的科學家很是牛逼,將畢生精力都奉獻給了機器人事業。

最終成功研製出了一個十八般武藝樣樣都精通的女機器人陪伴自己左右。

可是這個老科學家一直有個事挺遺憾,就是自己年輕的時候過生日,意外碰到槍擊事件,就被射中成了癱瘓。

於是他就想利用時空穿越,將機器人送回到過去拯救自己,以改變命運。

卻沒想到,年輕時的自己反倒喜歡上了機器人,並由此引發了一段跨越時空、超脫世俗的愛情故事。

原版的導演和編劇都是郭在容,沒錯就是那個一手炮製了《我的野蠻女友》《假如愛有天意》的韓國愛情教父。

他的電影哪怕是喜劇,都會有一種淡淡的憂傷。

誰能想到韓國愛情片教父的這部誕生於2008年的電影,竟然在12年之後被中國給翻拍了。

翻拍不可怕,可怕的是包貝爾來演。

講真,包貝爾身上的油膩感真的太厚重了,是泡一池子洗潔精用鋼絲球用力搓都洗不幹凈的那種。

實在讓人無法和憨厚、奶萌兩個詞聯繫在一起。

由於故事背景設置在重慶,因此他的口音還是一股變了味的塑料重慶話,一上去就給了觀眾一暴擊。

故事跟原版基本是沒有任何區別,台詞、情節和橋段基本是一對一的照搬。

要說最大的創新,那就是把包貝爾的人設給改了。

原版的男主是個學生(小出惠介出演原版時只有24歲),因此劇情里還有很多上課的情節。

但考慮到如果讓包貝爾演大學生估計會讓一堆觀眾心梗,所以他的職業就被換成了地陪導遊。

沒想到吧,看上去似乎為了符合演員而改編的原創點,竟然弄巧成拙了。

人家原版男主靠著學生的身份,多少沾點青春的氣息,沒談過戀愛的死宅,必然對愛情也是懵懵懂懂。

結果到了包貝爾這裡,完了。

看到漂亮女生的害羞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猥瑣男的賊眉鼠眼。

第二個原創點,就是機器人在住到包貝爾家裡之後,兩個人來了一段變裝秀。

注意,這段在原版里完全沒有。

這就像什麼,學渣抄學霸的作業,抄著抄著覺得學霸寫的不對,完了自己再給答案加工一下。

包貝爾穿上西裝,梳了個大背頭,cosplay起了發哥。

而辛芷蕾則一席白裙,來了一段瑪麗蓮夢露的激情飛吻。

所以這是要干哈啊,翻拍就翻拍,整這些強姦人眼球的鏡頭幹啥玩意兒啊。

是想給電影增加點喜劇元素?duck不必。

後來小妹仔細理解了一下,導演可能是想通過這個互動來增進男女主之間的感情。

可是她是個機器人啊,全片都一副冷若冰霜、生人忽近的神情,從邏輯上說,根本就不可能做出這種舉動。

你別看機器人笑得挺開心,當下一秒男主跟機器人表白時,她就呆若木雞了。

其實也不能叫拒絕,就是沒回應。

因為機器人根本就沒有植入情感功能,所以也就無法理解男女之愛。

男主就生氣啊,不理機器人了,吵吵兩句,兩個人就分道揚鑣了。

整個片子說的是人愛上機器人,但你根本就看不出來人到底怎麼就愛上機器人了?

情感上也沒有遞進,感覺就是導演說愛上了,那就愛上了。

更別提裡面穿插了大量的風景鏡頭,稀釋了本來就薄弱的情感糾葛,整得跟個音樂MV似的。

唯一好的一點是,辛芷蕾這個角色還算中規中矩,不如原版綾瀨遙靈動,但也算演出了自己的風格。

可惜整個片子的節奏都非常拉胯,除了感嘆重慶好美,辛芷蕾好美,你就再get不到任何信息了。

由於是原版故事發生在日本,所以片末還穿插了一場大地震,機器人為了救起差點掉入地縫裡的男主,結果把自己犧牲了。

就這完全脫離本土的設定竟然也照搬過來了,沒有一絲絲預警,看著進度條,該地震了,突然就天崩地裂,地動山搖。

前面所有刻意在景區取景的情節都在說重慶好美,快來重慶玩。

結果憋了個大招在後頭呢,重慶人民看了想打人。

坦白說,豆瓣3.5分真不算冤,而且包貝爾的表演要背很大的鍋。

從《港囧》開始,看包貝爾演喜劇就成了一種災難式的體驗,他的角色無外乎油膩、聒噪,還惡俗。

再看看包貝爾這些年接的喜劇片,每個都是爛的慘不忍睹。

本以為他能在《大人物》之後找到點新戲路的感覺,結果又翻車了。

也因為片子撲街太嚴重,所以在上映了僅僅一周之後就緊急轉向了視頻網站打算靠付費再圈一波,可就算是6塊錢,它也不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RGSsnQBeElxlkkaAWY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