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寫作業更可怕的,是起床氣,父母該如何輕鬆應對?

2023-04-26     老張育兒

原標題:比寫作業更可怕的,是起床氣,父母該如何輕鬆應對?

「鬧鐘醒了無數次,但孩子依舊沒有起床的想法」

「叫了好幾遍,還是不打算起床,而且還生氣」

「每次提起起床,都像上戰場一樣,能拖一秒是一秒」

「………………」

這是家長群里,父母私底下說得最多的話。起床,真的讓無數父母氣到崩潰,每天晨起都是雞飛狗跳,一天的好心情都被孩子的起床氣折磨沒了。

安安媽媽直言:小的時候,覺得哄睡特別難,每次都累到崩潰;上學後,發現輔導作業特別難,經常被氣到不知所措;再大一點後才知道,哄睡和輔導作業都還好,真正讓人崩潰的是「起床氣」。

安安媽媽的話,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事實好像果真如此。不知何時起,起床氣排在第一,成了最讓父母束手無策的事情。碰上賴床、磨嘰的孩子,父母真的頭疼不已。

來自父母的疑惑:孩子為何會有嚴重的起床氣呢?

父母一定很想知道:睡醒後乖巧的孩子,為何會有如此嚴重的起床氣?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說到底還是睡眠不足的原因。試想一下:要是孩子睡夠了,並且睡到自然醒,是否就不存在起床氣的問題呢?

再加上孩子不懂得控制情緒,他們想要繼續睡覺,卻被父母各種催促起床,內心當然不高興,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異常情緒和行為。最常見的就是發脾氣、大喊大叫,甚至暴力行為。

除了睡眠不足之外,孩子缺乏安全感,以及父母溺愛,都會導致孩子起床氣。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他們被父母叫醒時,短時間內不適應環境的變化,不適應父母不陪在身邊,這是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而父母溺愛,也是很多孩子恃寵而驕的最大「元兇」。第一次賴床,父母好言相勸;第二次發脾氣,父母還是說盡好話……慢慢的,孩子就變得無所畏懼,為了不起床,做出一系列傷人的行為。

有部分父母覺得,孩子有起床氣是正常的,因為大人偶爾也不想起床,也想賴在床上不上班。可是父母忘了:周內,孩子需要上學,若是一直有起床氣,後果還是特別嚴重的。

首先,會影響孩子的心情。按理說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心情應該特別好,準備迎接新的一天才對,可偏偏被起床氣破壞了,再加上父母的批評,一整天都不會太開心。

其次,會影響孩子的計劃。若是跟著鬧鐘起床,還能有充足的時間洗漱、吃早餐,可一再賴床之後,時間明顯跟不上,接下來的計劃都會被打破,順帶著連家長的計劃也會被影響。

最後,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育。起床氣誘發的一系列行為,說明孩子此時的心情特別暴躁,對於正在長身體的他來說,絕對不是好現象。長時間都處在情緒崩潰的邊緣,肯定會影響健康。

如何應對孩子的起床氣呢?聰明的父母試試這些技巧

1、作息規律

請務必讓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才能從源頭杜絕起床氣的出現。簡單來說:當孩子睡夠了,聽到鬧鐘聲,或者父母的喊叫時,就會開心的起床。

所以說作息,真的很重要,每天晚上九點前後,一定要讓孩子做好睡覺準備。而且在睡覺前,儘量不要讓他做太興奮,或者過度劇烈的是事情,不然會影響他們的睡眠質量。

2、喊叫方式要溫柔

很多父母追求「簡單粗暴」的叫醒方式,不給孩子留任何緩衝的餘地。這種方式,其實最容易激起他們的叛逆慾望,起床氣就是他們無聲的反抗。因此,打算順利地叫醒孩子,就請語氣和動作都溫柔一些。

有很多方法值得推薦:

1)音樂叫醒法。在孩子耳邊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只要是他平時喜歡的喜悅就好,切記聲音不宜太大。

2)光線叫醒法。起床需要慢慢適應,父母可以先慢慢來開房間的窗簾,讓陽光透進來,然後在慢慢叫醒孩子。

3)輕拍叫醒法。走到孩子窗前,柔聲細語的慢慢叫醒,可以觸摸他們的額頭、臉頰和胳膊等位置。

寫在最後:關於起床氣,與其跟孩子鬥智斗勇,不如想辦法改變他們的睡覺習慣。除此外,還要掌握叫醒方式,讓孩子心甘情願「爬」起來,親子都會省心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c8247a29306341b9f769555ca66b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