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基金雙「保險」掌舵,招牌固收+產品「瑞」系列多隻年內虧損

2022-08-02     全球財說

原標題:招商基金雙「保險」掌舵,招牌固收+產品「瑞」系列多隻年內虧損

作者:尹柏

出品:全球財說

近日,又有一家銀行系公募基金換帥,空置接近1年的總經理位置塵埃落定,該基金公司便是招商基金。

雖然新任總經理在此前公司戰功顯赫,但是此次跨行業履新仍挑戰重重,在公募巨頭競爭激烈的境況下,如何保持優勢並打通薄弱環節,成為重中之重。

規模攀升、招行「放手」 雙「保險」執掌招商基金

招商基金公告顯示,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江養老」)原總經理徐勇出任公司總經理,任職日期自2022年7月30日起。

官方資料顯示,徐勇曾有豐富的地方任職經驗。自2009年加入保險業,先後任職於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太保安聯健康保險、長江養老保險,保險領域從業經驗超過14年。

2022年6月初,長江養老宣布,總經理徐勇因個人原因向董事會遞交書面辭呈,後轉戰公募基金,任招商基金黨委副書記、董事。

此前2021年6月,第五任招商基金董事長劉輝離任,當時的總經理小青接替出任第六任董事長後,併兼任黨委書記、總經理,後9月轉為代總經理。

招商銀行2021年年報顯示,王小青除在招商基金任職外,還擔任招商銀行行長助理、招商信諾董事長、招商信諾資管董事長。

值得注意的是,王小青也出身於保險行業,其2005年-2020年期間均在人保資產任職。作為招商基金第六任董事長,王小青也是第一個非「招行系」董事長,此前五任均由招商銀行委任。

從外部信息看,招商基金對王小青讚譽有加,表示自2020年5月王小青任職總經理期間,招商基金投資業績、規模增長、凈利潤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招商基金公募資產管理規模為7821.39億元,位列第11位;而2020年3月末時,公募資產管理規模不足4100億元。

王小青正趕上了公募基金的黃金時代,業績規模突破瓶頸後的節節攀升,也是對王小青所設定戰略的一種肯定。

此次招商基金總經理之位的塵埃落定,雖然董事長、總經理均旁落保險系,但也被市場認定為招商基金將邁入新階段。

招商基金產品大面積虧損 主動權益類近8成年內負收益

此前,王小青一直本著「大力推進投研融合和一體化建設,助力研究成果轉化為投資業績,並進一步強化長期業績導向」的戰略方向,並依託招商銀行強有力的代銷渠道優勢,著重發力穩健的固收類、債券型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招商基金非貨公募規模已經達到5883.35億元,位列公募基金第五名,成為業內排名最高的銀行系基金公司。

其中,招商基金債券型基金規模達到3256.04億元,位列公募基金第三名,僅次於易方達基金、博時基金。回看王小青上任前的2020年一季度末,招商基金債券型基金規模僅為1676.99億元,名列第五。

當然,對招商基金規模形成有力支撐的股票型基金也十分重要。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招商基金股票型基金規模為1396.92億元,同樣位列第三,僅次於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

雖然混合型基金髮展不如債基迅猛,但最新規模也達到了1185.38億元。

不過進入2022年,雖然規模仍持續攀升,但招商基金各產品的收益卻並不亮眼。

《全球財說》查詢數據發現,截至8月1日,Wind有年內業績數據統計的421隻產品中,年內收益率為負的高達218隻,已經過半。

其中,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靈活配置型在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年內收益率為負的達到105隻,按照136隻主動權益基金計算的話,年內虧損產品數量接近8成。

管理規模超過225億元的權益類基金經理王景,所管理的7隻產品(A/C兩類合計)收益率盡數為負。其中,多隻基金成立於2021年,正值A股區間高位,投資者叫苦連天。

若說權益類產品並非招商基金優勢,那麼再來看看當家產品——被動指數產品招商中證白酒A(161725),該產品最新規模仍達到685.93億元,總份額為534.06億份。

雖然較2021年三季度高達642.28億份下降超100億份,但仍是招商基金關注度最高、除貨基外體量最大的產品。

隨著「吃藥喝酒」行情逐步冷卻,招商中證白酒A收益也一落千丈,2020年全年收益超110%的高光不在。2021年全年錄得-2.37%收益,2022年年內收益為-12.14%。

最新二季報發布後,侯昊對外表示,「白酒行業的核心是「堅持住」,判斷估值下限和未來成長空間更重要」,但大部分普通投資者的「白酒信仰」已經坍塌,只能靜待時間將白酒行情帶回。

固收+產品「瑞」系列表現不佳 市場回暖後仍呈虧損狀態

不得不提的是,招商基金著力打造的「瑞」系列固收+品牌。

作為重點產品,招商銀行2021年年報中還曾提及,「打造招商基金「瑞」系列固收+品牌,並通過強化在網際網路平台的運營優勢,培育了千萬級別的招商基金客戶群」。

資料顯示,自2016年以來,招商基金連發十多隻「瑞」系列固收+產品,該系列產品以追求絕對收益為目標,嚴控下行風險,逐漸成為投資者心中「理財升級的新選擇」。

但是《全球財說》發現,年內多隻「瑞」系列的固收+產品表現卻不盡人意,即便是在4月末至今A股整體回暖的情況下,仍有多隻尚未收復失地,年內呈虧損狀態。

挑幾隻規模較大的產品來看一看。

比如,招商瑞文(A類:007725;C類:007726)的合計規模達到239.12億元。其中,招商瑞文A年內收益率為-2.48%,招商瑞文C年內收益率為-2.64%,跑輸同類基金-1.53%的平均收益率,均位於偏債混合型基金排名後三分之一行列。

雖然上述產品在2020年、2021年均為投資者實現了可觀的超額收益,但2022年的回撤卻有失「穩健」二字。部分投資者也對於固收類產品近一年收益為負感到不能理解。

圖片來源:天天基金

同樣情況還發生在招商瑞陽(A類:008456;C類:008457)、招商瑞慶(A類:002574;C類:007085)等產品上。

招商瑞陽合計規模為67.33億元,招商瑞慶合計規模則為37.84億元,兩隻產品年內收益均為負值。

上述產品均強調「在控制下行風險的前提下,力爭為投資人獲取穩健回報」,雖然固收+產品不代表低風險,但宣發時多會採用「攻守有道」等詞彙,若是在熊市未能守住、若失了穩健二字,固收+產品恐難以立足。

目前,「瑞」系列產品招商瑞聯剛剛完成募集,之後表現還需考量。同時,在「雙保險系」掌舵下的招商基金日後如何發展,《全球財說》也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94dc82cf54f76ef8454983b0fe8cc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