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第二輪供地馬上到來,城投+房企能唱好「雙簧戲」嗎?

2022-08-09   甌越樓市

原標題:溫州第二輪供地馬上到來,城投+房企能唱好「雙簧戲」嗎?

今年的溫州土拍,國資背景的城投企業成了絕對的主力。

回顧第一輪土拍,小編髮現:截至目前,今年市區成交10宗商住地塊,城投參與拿地就有8宗,占比高達約80%。

很快第二輪供地就要來了,鹿城、龍灣已經陸續上架七都、瑤溪和蒲州地塊,但從全國其他城市看,房企依舊偃旗息鼓、缺少拿地動力。

如果溫州第二輪土拍,城投依舊打主力,拿下大量地塊,該怎麼辦?

圖片截於浙報傳媒研究院

城投的資金實力當然不用懷疑,但房子畢竟是商品,要造得好才有人買,要賣得出去才能支撐城投繼續拿地。

在溫州,綠城、萬科、龍湖等實力開發商不在少數,許多住宅產品是經過十幾二十年疊代升級來的,讓缺少開發經驗的城投直接下場,就像讓一個初中生和成年人搏鬥。

小編認為,為確保項目的市場銷售,城投企業找房企合作操盤、代建似乎是當前的最佳選項。

這種情況還不僅限於溫州市區,去年下半年開始,房企拍地意願低迷,大量城投公司入場托底。

根據中指研究院的數據,2021年第三輪土拍中,深圳、無錫、廣州、南京、蘇州的當地城投公司就早已成為主要力量,參與率基本超過70%。

圖源於網絡

不出意外的話,隨著這批土地大規模入市,全國各大城市都要唱響「城投+房企」的雙簧戲。

實際上,去年開始,樓市的氣氛就多了幾分「微妙」,越來越多的房企不再活躍於土拍的「精彩廝殺」,反而大力拓展代建代管業務。

在資本市場,代建也因為「輕資產,低槓桿,高利潤率」等特性,成為了大家的關注點。

以房企的角度來看,由於受困於現金流危機,房企普遍收縮投資、減少拿地,養著一大幫精英卻用武之地,那還不如給人去做代建、操盤,「替人打工」。

無論如何,有筆足以覆蓋人力成本的收入,總比「躺平擺爛」強。

如今,城投公司接過拿地重任、有錢出錢,房企當然也樂得順水推舟、有力出力,可謂兩全其美。

要知道,在房地產市場監管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房企利潤下滑很嚴重。這種時候,以前被視作「硬骨頭」不願啃的代建,已經在利潤上顯出優勢來了。

參考綠城,代建業務綜合毛利率高達約46.4%,而部分頭部房企毛利率早已低於20%。

從利潤的角度看,部分房企已經有足夠的動力發展代建;從轉行的難易度看,搞代建也遠比搞商業開發甚至是造車,要簡單太多。

也難怪很多業內人士自嘲,「民營房企的盡頭是代建」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開啟代建「副本」的房企一共有36家,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房企會來到代建的行列中。

同樣是「打工人」的綠城,就是開發管理和品牌雙輸出,在杭州大本營開始做代建,現在已經成為了國內第一的代建企業。在溫州,綠城也聯合本地企業做了不少代建項目,如翠湖裡、江心明月等。

至於企業為政府代建,那成功案例就更多了,比如華潤置業在橫瀆做了「最美安置房」的代建工程,備受大家的關注與認可。

華潤代建橫瀆安置房項目 圖源於網絡

總的來說,「造房子、賣房子」始終是房企的拿手絕活,卻又是城投公司的短板所在,房企以代建、操盤等形式和城投公司合作,大機率會成為溫州樓市接下來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