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正在熱映 導演龍飛:用生活細節和角色的豐富度來製造笑料

2024-06-11     北青網

電影《走走停停》正在熱映,影片在今年北影節上獲得最佳影片、最佳編劇和最佳女配角三個獎項,龍飛對獲獎感到非常意外和驚喜,他表示,影片的靈感來源其實就是日常生活的瑣碎故事與情緒,觀眾因此能夠輕易地代入自己的真實生活,好像這就是鄰居一家發生的故事,在嬉笑怒罵中盡現生活平凡而幽默的底色,既有忍俊不禁又有感動共鳴。

拍攝難度相對大一點的是堵車那場戲

電影《走走停停》由龍飛執導,黃佳編劇,胡歌、高圓圓領銜主演,岳紅、周野芒、金靖、甘昀宸主演,劉鈞、劉儀偉特別出演。電影圍繞大齡青年吳迪(胡歌 飾)在大城市碰壁後決定返回家鄉的故事展開,突如其來的「親密相處」讓吳迪一家的生活開啟了「雞飛狗跳」模式,苦悶的他遇見了昔日中學同學馮柳柳(高圓圓飾),隨後發生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故事。

龍飛在2017年曾執導家庭喜劇片《睡沙發的人》,他發現很多觀眾很喜歡這種風格,「《走走停停》其實是延續了這種新喜劇的風格,和《睡沙發的人》有一種呼應。《走走停停》是一個不太傳統的類型片,創作靈感來源於我們生活中的碎片和細節,我們希望用生活細節和角色的豐富度來製造笑料,創作一個生活流喜劇。」

在龍飛看來,一部電影最基礎的東西就是劇本,「黃佳給了我這個劇本,我看了之後非常喜歡,就覺得值得一做。在討論劇本的時候,我會給出我的一些參考意見,她會在消化之後融入到劇本裡面。我們這次想寫的就是一種普通人的生活,是一些日常的、有趣的東西。有時候一個普通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當生活中有那麼多的不如意或有那麼多的挫折時,只能停下來,但停下來就是為了能繼續走下去。這裡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每個人都會面對自己的內心,面對自己的初衷,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這也是我們這個影片大概想要傳達的一個東西。」

龍飛表示,《走走停停》是屬於生活流的一個影片,講的都是生活里的一些小事情,沒有大起大落,沒有很極致的情感的爆發。「但是當我們要達到一種喜劇效果的時候,就會需要有一點離地感。」

因為是家庭喜劇片,所以龍飛坦承拍攝難度其實不算特別大,「唯一相對大一點的就是堵車那場戲,那天特別熱,涉及的車輛又比較多,好在演員都特別配合,團隊也非常專業,通力合作最後順利地把這場戲拍下來。」

希望把人物做得獨特一些極致一點

影片中吳迪一家的相處模式非常有趣,龍飛說編劇黃佳拿這個劇本給他看的時候,「我就覺得我們有機會做一個跟中國傳統家庭不太一樣的家庭人物關係,這裡面既有大家熟悉的一些共性,比如爸爸比較傳統,有脾氣,但同時你又會發現媽媽是比較俏皮的,有自己精神上的追求。我們希望把這裡的人物做得獨特一些極致一點,跟平時影視劇中那種傳統家人關係,做出一點區別來。」

影片中,媽媽對吳迪的影響最大,龍飛說吳迪最終能夠忠於自己的內心,能夠不忘初心地去堅持自己的選擇,肯定是跟媽媽的影響有關。而馮柳柳對吳迪來說同樣重要,當吳迪在一個停滯階段的時候,馮柳柳對他起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兩個人一開始遇見是比較陌生的,到後面慢慢熟悉,越來越有好感,最後沒有走到一起,是很現實的原因,兩個人的價值觀,他們的成長的背景、生活背景和他們生活上的負載不同。比如,吳迪可能會比較理想主義一點,除了油鹽醬米茶之類的外,更多的希望有精神上的追求和自我滿足。馮柳柳迫於現實的壓力需要生存,因為畢竟她有孩子又離異。」

演員演得走心,自己看著也被感動

《走走停停》中的幾位演員都奉獻出了精湛演技,他們將人物塑造得真實、可愛、獨特,令觀眾印象深刻,龍飛也說演員的演繹讓他很感動。「演員演得走心的時刻,你看得也特別能夠走到你的心裏面,所以很多場戲都會讓我特別感動。父親在江邊的那場戲,吳迪在廚房回憶媽媽的那場戲,還有吳雙跟吳迪最後走在山路上面那幾場戲,都讓我很感動。」

拍攝中還給龍飛很多意外驚喜,「胡歌加的一些小細節、他自己想的小動作,比如有一場戲是拍他回家時,一個落寞的背影走上樓梯,但他突然選擇坐在那個地方默默地看手機,好像深夜了,但一個人又不願意回家,就特別符合吳迪當時的那種人物的狀態,比走著的感覺還要好。再比如,江邊那場雨戲,最初的劇本里確實設定是雨戲,但我們擔心難以控制,所以改為晴天戲。但那天江邊拍完以後,拍車站等車戲的時候,就突然真的開始狂風暴雨,還原了最初劇本里的設定,可以說是老天爺幫忙。」

龍飛坦承,作為新導演,和演員的溝通以及和其他部門的溝通對他來說是挑戰,「我在這方面還在一個學習的過程,但得益於一個好的劇本,編劇在人物的設定上已經做得非常清晰,所以,我們在前期和演員的溝通上很多時候已經達成了默契和一致,在拍攝時的溝通比想像中要順利。」

胡歌很放鬆,高圓圓很努力

談及第一次見胡歌,龍飛說對胡歌印象就非常好,「其實一開始我們沒有想到胡歌會來,幸運的是,他看到劇本後很喜歡。見面之後,我覺得他特別真誠、也很容易相處。他的整個表演和對這個人物、對這個角色的演繹是放鬆的,也特別貼合這個角色。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對這個劇本的理解,和我們寫這個劇本的初衷是很一致的,這是讓我特別高興的一點。圓圓的到來也給我們一個很大的驚喜,她在學方言的時候也是特別努力,我見到她經常會主動去跟方言老師溝通,一有時間就在不停地練習。她甚至要求在普通話對白里也加入一些口音,讓這個角色更落地,更接地氣,她這種尋求突破的心特別難得。我們第二次見完圓圓之後,她就去聯繫了一個紀錄片導演,跟導演學習了半個月,去觀察學習真正的紀錄片的攝影師是怎麼樣的。進組後,她也不停練習掌機和收腳架等等設備,所以她演繹這個角色的時候才特別得心應手。」

而對於片名的《走走停停》,龍飛認為,這種停留是有必要的,「很多時候人生是很無奈的,有時候你走不下去的時候自然就會停下來,停下來也是一個機會,讓你去想想當初的選擇,你為什麼選擇走這條路。當你想清楚了之後,或者說你有機會可以再次出發的時候,就可以繼續走下去,這就是所謂的走走停停。」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崔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8a9433160c3a96d38a2ea29601608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