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丨「一帶一路」國家智庫人才培養研修班成功舉辦

2024-05-10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特別報道丨「一帶一路」國家智庫人才培養研修班成功舉辦

編者按

4月9日至22日,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舉辦了「一帶一路」國家智庫人才培養研修班,邀請了8個國家的27名政府官員和智庫學者參加。研修班以與各國研究和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為主線,圍繞中國式現代化、「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專題,邀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國內知名專家參與授課,研討交流中國在減貧、工業化、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領域的發展成就和發展經驗,與學員共同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研修班結業典禮集體合影

4月9日至22日,由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舉辦的「一帶一路」國家智庫人才培養研修班在北京舉行。來自阿富汗、克羅埃西亞、伊拉克、奈及利亞、塞爾維亞、斯里蘭卡、烏茲別克、越南等8個國家的27名政府官員和智庫學者參加。

研修班以與各國研究和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為主線,圍繞中國式現代化、「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等專題,邀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機構的國內知名專家參與授課,研討交流中國在減貧、工業化、基礎設施、產業園區等領域的發展成就和發展經驗,組織學員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陝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西安國際港務區等地深入開展實地調研,與學員共同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4月9日上午,研修班學員齊聚北京世和園,參加研修班開班儀式。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常務副主任王金照在致辭中表示,智庫不僅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更是理念傳播、政策解讀、民意通達的橋樑和紐帶。希望研修班學員能夠利用這次學習機會,與中方專家充分互動,交流發展經驗、增進相互了解,實現智力資源的互聯互通、互學互鑒。

研修班期間,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講授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定義、特徵、發展歷程和實踐舉措。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周太東基於《全球發展報告2023》的主要內容,分析了當前全球發展所處的時代背景,並闡釋了全球發展倡議的理念和落實成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趙忠秀詳細介紹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背景、取得的進展和未來方向。中國經濟史學會副會長武力梳理詮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工業化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與實踐經驗。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研究員梁曉敏介紹了中國減貧的經驗及其借鑑意義。寧德市委黨校教研室主任陳媛介紹了寧德市擺脫貧困的實踐案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呂剛介紹了中國對外開放的戰略與政策實踐。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譚顯春、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藍慶新分別介紹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設施聯通、資金融通等內容。

講座引發了學員的熱烈反響,對學員理解中國式現代化、「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具有重要意義。學員們認為,中國式現代化反映了人類現代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對他們探索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具有借鑑意義。他們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從理念到實踐內涵都十分豐富,回國後會繼續深入研究闡釋「一帶一路」倡議,為本國更好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提供參考。

4月10日至11日,研修班組織學員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調研,先後走訪了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創新運營中心、開發區區史館、四達時代集團,回顧開發區走過的發展歷程,實地感受開發區創新創業環境。在試乘體驗自動駕駛汽車後,多位學員感嘆道:「中國將新技術運用於具體實踐的能力強、效率高,能將想像中的事情轉變為現實。」

研修班學員參觀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展示中心

4月15日至17日,「一帶一路」國家智庫人才培養研修班赴陝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西安國際港務區調研,考察「一帶一路」建設成果和智慧農業發展實踐。此外,研修班還走訪了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等文化地標,了解中華文明,感受中華文化的開放包容,並乘坐復興號高鐵從西安返回北京。學員普遍表示,陝西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其文化積澱和發展成就令人讚嘆。為期3天的實地調研使學員對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前景充滿期待。

學員在陝西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調研

研修班學員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調研

研修期間,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聚焦各國普遍關心的議題開展了多場專題研討。

4月13日,研修班舉行中國園區發展經驗與「一帶一路」合作園區專題研討會。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研究員陳笑、中國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協會副會長潘力、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有關同志介紹了中國園區發展實踐,來自奈及利亞、斯里蘭卡等國的學員分享了與中國開展「一帶一路」園區合作的進展和需求。

4月14日,研修班舉行「各國發展道路」專題研討會。各國學員代表就本國國情特徵、面臨的機遇挑戰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內容與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研究人員進行了深入研討,反響熱烈。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張瑾從學理到實踐闡釋了國情與發展的關係。

4月18日,研修班舉行加強「一帶一路」減貧合作專題研討會。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常飛作專題報告,結合個人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經歷,宣講了雲南怒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系列成就和實踐經驗。研討會上,各國學員就中國減貧經驗、精準扶貧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一帶一路」減貧合作等議題踴躍提問,也介紹了各自國家的減貧進展和實踐,與中方專家充分互動、討論熱烈。

加強「一帶一路」減貧合作專題研討會

4月22日上午,研修班舉行「各國發展與『一帶一路』倡議有效銜接」專題研討會。王金照主持研討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琦、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魏際剛參與研討。研討會上,各國學員代表就本國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進展、期望和有關建議等議題與中方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學員一致認為,「一帶一路」倡議為世界經濟增長開闢了新空間,為完善全球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學員表示,期待在「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方進一步加強在氣候變化、文化旅遊、教育衛生、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讓世界走向更加和平與繁榮的未來。

4月22日下午,研修班結業典禮在世和園舉行。王金照在致辭中表示,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成果和機遇屬於世界。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積極分享「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促進發展中國家間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當前,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正在穩步開展《全球發展報告2024》等知識產品的撰寫工作,積極推動建立全球發展知識網絡。期待繼續與大家保持密切聯繫,建立更加緊密的交流合作關係。

研修班8個國家的學員代表依次發言,分享了他們的研修心得體會。學員代表普遍對中國發展成就、發展經驗給予了高度評價,表示回國後要將研修所學運用於具體工作中,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友好合作,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各國學員代表在結業典禮上分享學習體會

研修期間,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向學員贈送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英文版)、《擺脫貧困》(英文版),以及《全球發展報告2023》《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進展報告2023》《中國減貧四十年》等研究報告。

多國學員積極評價研修班成效

研修期間,多國學員高度認可和評價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舉辦的「一帶一路」國家智庫人才培養研修班。

阿富汗外交部戰略研究中心副司長扎蘭表示:「感謝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培訓機會,使我們得以了解和體驗中國在各領域發展的成就。我們受到了熱情的款待,感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友愛,幫助我們按學習計劃完成了研修班。」

烏茲別克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博爾巴耶夫表示:「本次培訓組織水平很高,整個過程中都有著最棒的協助。我非常感謝能有機會參加本次高水平培訓,收穫了很多知識。非常感謝中國政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和所有促成培訓的相關人員。」

伊拉克薩拉赫丁大學經管學院人事主管雅克布表示:「研修期間,我充分感受到了來自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的尊重。從領導到工作人員,他們都尊重時間、尊重集體、尊重工作、尊重彼此。這種尊重的精神滲透到研修班組織實施的各個方面。」

越南計劃投資部經濟管理研究院社會經濟信息中心副主任阮氏芳欒表示:「研修班讓我更加堅信,中越兩國加強各領域合作將有利於改善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別是在交通運輸領域。」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米利納里奇表示:「我很高興能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最吸引我的是中國人如何保持傳統風俗習慣,保留下古寺廟、古城以及使新舊事物和諧共存。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非常友好,努力讓我們感受到賓至如歸。」

奈及利亞聯邦政府秘書委員會助理司長阿巴表示:「研修班組織得很好,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和『一帶一路』倡議兩大主線安排課程、研討和調研,令人印象深刻。總體來說,研修班的組織安排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清晰的信息。」

多國學員廣泛認同中國發展經驗及借鑑意義

研修期間,各國學員紛紛表達了對學習借鑑中國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的普遍期待,並表示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令人難忘,中國式現代化成就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成果令人欽佩,中國發展經驗令人深受啟發。

「中國發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發展變化」「農民有了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務農環境」「高鐵擁有令人驚訝的速度,給人帶來舒適的乘坐體驗」……研修期間,學員對中國式現代化取得的發展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

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米利納里奇對「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一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徵印象深刻。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以共同富裕為目標,而西方現代化以社會貧富分化為代價。他還說:「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保持穩定性,本身就是對全球發展的重要貢獻。」

在減貧合作研討會上,奈及利亞財政部官員奧巴西驚訝於駐村幹部如何耐心細緻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她表示:「中國完成消除絕對貧困這一艱巨任務真的不易,消除絕對貧困真正體現了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的理念。」斯里蘭卡婦女兒童事務和社會賦權部處長阿貝索里亞表示:「在習近平主席的領導下,中國已完成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歷史性的巨大貢獻。真實立體的減貧經驗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塞爾維亞國家廣播電視台主播西米奇回國後在電視節目上表示,習近平主席高度重視擺脫貧困,他從青年時期就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在烏茲別克,中國工人和當地人民一道,用了900天時間建成了19公里長的隧道,使偏遠地區的人民僅用900秒就可以坐火車穿越崇山峻岭。」烏茲別克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博爾巴耶夫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幫助當地民眾解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活條件,增進了共建國的民生福祉。」

塞爾維亞學員米蒂奇同時擔任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塞爾維亞「一帶一路」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他表示,以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匈塞鐵路為例,目前,中企承建的塞爾維亞境內路段建設已接近完成,將極大地便利沿線民眾出行。正是看到了中企方面的成功示範,歐盟也對塞境內連接貝爾格勒和尼什的高鐵項目表現出濃厚興趣。這充分說明,共建「一帶一路」本質上並不是排他的、零和的,而是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

伊拉克薩拉赫丁大學經管學院人事主管雅克布在參觀陝西省歷史博物館時,了解到作為古絲綢之路起點的長安曾是規模最大、最為繁華的國際都市。他由衷地感慨道:「原來你們(中國)不是在崛起,而是在復興。」

阿富汗外交部官員哈凱米表示:「我之前都不知道西安這座城市。通過實地參觀體驗,才發現西安是古老與現代交匯之城、東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各種文化多元並存、和諧共生。置身於西安就仿佛置身於多元文化之中。」

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指出,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中國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我們追求的不是中國獨善其身的現代化,而是期待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一道,共同實現現代化。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是習近平主席於2015年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宣布設立的,宗旨是同各國一道研究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近年來,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穩步開展全球發展研究工作,定期發布《全球發展報告》,積極推動建立全球發展知識網絡。未來,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將繼續加強與國際同仁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梳理好中國發展經驗,分享中國發展知識,促進發展中國家互學互鑒和共同發展。

(圖文均由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提供)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 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871bffe3dab48c5bf681d523f20dbc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