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少東家何劍鋒103億「接盤」顧家家居:每股溢價近16%,美的背景總裁繼續留任

2023-11-10     搜狐財經

原標題:美的少東家何劍鋒103億「接盤」顧家家居:每股溢價近16%,美的背景總裁繼續留任

(圖片來源:網絡)

出品|搜狐財經

編輯|吳亞

停牌四天後,顧家家居(603816.SH)於11月9日晚間拋出《控制權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官宣了以顧長江為核心的顧家家居創始家族(下稱「顧氏家族」)和「美的少東家」何劍鋒的股權轉讓計劃。

公告顯示,「顧氏家族」向何劍鋒實際控制的寧波盈峰睿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盈峰睿和」)轉其所持有的顧家家居29.42%股權、對應總價款近103億元,較其停牌前股價36.78元/股溢價15.78%。

交易完成後,顧家家居的控股股東將由「顧氏家族」變更為何劍鋒。但「顧氏家族」仍持有顧家家居18.02%的股權,僅退居第二大股東之列;作為顧家家居總裁、具有美的背景的職業經理人李東來也將繼續留任。

本次何劍鋒「入主」顧家家居系家居行業歷史上金額最大的股權收購案,遠高於此前建發股份(600153.SH)拿下家居賣場龍頭美凱龍(601828.SH)控制權63億元的對價。顧家家居指出,雙方將圍繞家居領域業務拓展進行戰略合作,助力公司發展。

受該消息影響,11月10日復牌,顧家家居盤中漲停;當日收報39.05元/股、漲6.17%,總市值約為320.95億元。

何劍鋒持股25.92%成為新實控人,「顧氏家族」仍為二股東

顧家家居表示,本次權益變動屬於顧家家居控股股東通過協議轉讓方式轉讓股份,不觸及要約收購。

同花順數據顯示,在11月6日公告停牌前,顧家家居股價為36.78元/股、對應總市值為302.3億元;年內股價均價為16.02元,振幅為57.71%、跌幅為39.46%。

「顧氏家族」本次轉讓股份的作價為42.5846元/股,即較顧家家居停牌前股價溢價約15.78%;相比其年內股價均值16.02元,溢價165.82%。

按照「顧氏家族」累計轉讓顧家家居29.42%股權、總價款近103億元來計算,本次收購盈峰睿和對顧家家居的估值約為350.1億元。

顧家家居在最近一個完整財年即2022年的凈利潤約為18.48億元,由此計算本次收購PE約為18.94倍,與最新的市盈率差距並不大。

(顧家家居2023年11月10日股價情況,圖片來源:雪球)

從轉讓細則來看,本次涉及「顧氏家族」的兩個主體:顧家集團團及 TB Home。其中,顧江生本人持有顧家集團66%的股權,顧玉華、王火仙分別持有TB Home 60%和40%的股權。

因顧玉華與王火仙系夫妻關係,顧江生則是兩人之子,因此顧家集團與TB Home構成一致行動人。

具體來看,顧家集團轉讓所持有的顧家家居約1.68億股股份,占後者總股本的20.46%,對應價款約為71.63億元。

同時,TB Home轉讓所持有的顧家家居約7364.13萬股股股份,占後者總股本的8.96%,對應價款約為31.36億元。

由此,顧家集團團及一致行動人TB Home累計轉出約2.42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9.42%。

從股權變動來看,在本次股權轉讓前,顧家家居的股權結構為:控股股東顧家集團持有約2.75億股公司股票,對應33.48%的股權。

其中,約8%的股權對應約6575.62萬股股份被分別放在了兩個質押專戶中。分別是「顧家集團-顧家集團2021年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第二期)質押專戶」持股4.03%,「顧家集團-顧家集團2021年非公開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質押專戶」3.97%。

同期,TB Home Limited直接持有顧家家居13.97%的股權。

從公告披露的信息來看,本次轉讓顧家集團並未動用其放在質押專戶中的股份,在轉讓後,其至於質押專戶中的股權比例仍為8%,完成轉讓後其總持股比例降至13.01%。

同期,TB Home Limited的持股比例由13.97%降至5.01%。最終,顧家集團團及一致行動人TB Home的累計持股仍達18.02%,僅次於盈峰睿和的29.42%,退居顧家家居第二大股東的位置。

(股權轉讓前後概況,圖片來源:顧家家居公告)

從交易的先決條件和交割細則來看,在股份需完成過戶登記、過渡期公司保證經營穩定等常規條件之外,公告還明確規定了「所轉讓的股份不能存在被質押給任何第三方或主體」等條款。

近103億元的總價款雖為分兩期支付,但首期支付的比例達90%約為92.69億元,並明確規定股份完成過戶當日或下一個工作日就需支付完成。

還有一值得注意的細節,雙方約定為了保證轉讓的股份能順利過戶,盈峰睿和還打算向「顧氏家族」提供借款;「顧氏家族」則將其持有的部分顧家家居股份質押給盈峰睿和作為擔保,具體安排雙方另行簽署協議。

也因這一約定的存在,雙方形成了排他性承諾。除非交易終止或簽署協議前已存在補充質押等情況,未經盈峰睿和同意,作為轉讓方的「顧氏家族」不能讓任何第三方轉讓、質押或其他方式處置其間接持有、直接持有的顧家家居股權。

不過,顧家家居在公告中也明確指出,該交易還需通過反壟斷調查、完成前述股權過戶等手續。同時隨著交易環節和外部市場的變化,其他不可預見情形、任何一方主觀意願變化都會影響交易的最終完成,交易仍存不確定性。

公告還給出了兩個明確的時間點:截至今年12月31日或任何一方同意延遲的其他期限內,協議仍未簽署則可終止交易;被轉讓的股份截至2024年6月30日或同意延遲的其他期限內未過戶完成,協議也可終止。

此外,盈峰睿和逾期支付達三十日,「顧氏家族」也有權終止協議。雙方還約定,就交易引發的任何爭議,均提交佛山仲裁委員會仲裁。

「兩個千億」目標在前,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顧家家居稱,本次交易完成後,盈峰睿和將成為控股股東,充分發揮各方在各自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資源優勢,圍繞家居領域業務拓展進行戰略合作。

盈峰集團以「產業+投資」為雙輪驅動,公開資料顯示其2022年的營收規模近200億元。何劍鋒則是美的集團實際控制人何享健之子,在《新財富》雜誌發布的《2023新財富500富人榜》,何享健家族以1378.2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第10位,同時成為2023佛山首富排行榜第一名。

顧家家居位列軟體家居行業中的第一梯隊,2016年登陸資本市場時,顧江生就曾公開表示要挑戰行業標杆宜家集團,並在十年後即2026年公司市值過1000億元。

2018年顧江生對銷售目標也提出千億計劃,即「2018年做到百億,2028年做到千億」。為了實現「兩個千億」的目標,顧長江帶著顧家家居開啟併購擴張之路。也因此,行業內普遍認為,顧長江雖然把公司對標宜家,實則發展模式卻更像以併購式發展著稱的「美的之路」。

公開資料稱,顧長江與何劍鋒是好友,兩人還是長江商學院的同學。在顧家家居的公司治理中,也可以看到與美的的淵源。早在還未上市之前的2012年,顧長江就為顧家家居引入了以李東來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團隊。

李東來現顧家家居董事、總裁李東來,1974年10月出生的他,曾擔任美的空調事業部營運發展部總監、冰箱事業部總裁、空調事業部總裁,還曾擔任過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李東來之外,劉春新、李雲海、廖強、歐亞非等顧家家居高管也多位具有美的背景。

李雲海現任顧家家居副總裁,曾擔任美的製冷家電集團營運管理部總監、冰箱事業部總裁助理;同為副總裁的歐亞非,也曾擔任美的空調事業部國內營銷公司管理部總監、製冷家電集團區域銷售公司總經理。

在家居行業,美的背景的職業經理人確實備受青睞。如2021年加入歐派家居、現任副總裁職務的朱耀軍也系出美的,曾在一線業務操盤多年外,還曾擔任美的創新生態鏈總經理。

家居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壁壘較低、行業集中度較低。國金證券曾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家居行業集中度最高的床墊品類CR4也僅為16.9%;家居三大細分品類集中度排序為:軟床及床墊 > 沙發 > 櫃類。

在顧長江和李東來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帶領下,顧家家居2016年完成上市並迅速發展。2021年以來,其順應行業「整家定製」的趨勢還曾提出「千店計劃」,稱要在2022年突破1000家全屋定製門店。

同時,公司的定製業務布局也拓展到零售門店、工程渠道、整裝,以全方位布局適應市場變化。

就目前成效來看,要完成全品類家具的發展,顧家家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近的2022年,

顧家家居仍有約49.82%的營收來源於沙發;床類用品為19.75%、集成產品為16.75%,定製業務僅為4.23%。

相比定製家居企業歐派家居來說,顧家家居的規模差距也仍較為明顯。最近的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歐派家居的總營收分別為224.8億元、165.6億元,顧家家居則為180.1億元、141.4醫院。

同期,歐派家居的凈利潤為26.38億元、23.02億元,顧家家居則為18.48億元、15.02億元。

拉長時間線來看,2020年-2020年近三年里,歐派家居的總營收由147.4億元增長至224.8億元,顧家家居的總營收由126.7億元增長至180.1億元,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5.11%、12.44%。

在二級市場,顧家家居與歐派家居也有明顯差距。歐派家居股價最高觸及169.66元/股、一度突破千億市值大關。截止11月10日收盤,歐派家居報87.2元/股、總市值約531.18億元。

(歐派家居2023年11月10日股價情況,圖片來源:雪球)

「顧氏家族」未離場、「美的少東家」進場,顧家家居未來如何發展?微妙的是,公告明確提及對管理層的安排,但僅表示總裁繼續留任即李東來會繼續留在公司,位居顧家家居董事長的顧江生是否能繼續留任則未說明。

就公開資料來看,近103億元的總價已是家居行業歷史上金額最大的股權轉讓案。今年初,廈門國資企業建發股份「入主」家居賣場龍頭美凱龍(601828.SH),也僅用了不到63億元。

「兩個千億」目標在前仍待實現,引入新資本的顧家家居未來如何發展,仍待觀察。

•延伸閱讀:

「美的少東家」何劍鋒進場:欲接盤300億市值顧家家居,旗下投資涉文娛等多領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783ba56be3d1f5c190e8c66c60aee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