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現階段童星輩出。無論是當年學生時代紅極一時的TFBOYS,還是因翻唱了《夜空中最亮的星》而被人們悉知的宋亞軒。更甚於被人們稱之為「國民閨女」的關曉彤也在綜藝或者電視劇中被人們所熟知。這些小童星或天真或活潑或才藝兼備。其都反映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現狀。那麼在我們父輩祖輩的年齡出現的小童星是怎麼樣的呢?
相信當提起《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時,作為父母童年回憶的經典電影,潘冬子那小小的身影頓時穿越時代的年輪映入眼帘。所以,今日讓我們來聊一聊上個世紀的小童星-祝新運。
祝新運,於1962年生,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在祝新運小的時候,出生於書香門第的父母便注重對祝新運進行家庭教育,祝新運從小便養成了讀書寫字的好習慣。在祝新運七八歲之時,與同齡孩子不同的是,祝新運的眼睛更具有堅韌與靈動。
據報道,由李昂,李俊執導的《閃閃的紅星》,已籌備了許久,之所以不開工的原因是因為沒有為「潘冬子」找到合適的童星演員。李俊,李昂經過了許多次的選角,始終沒有找到心中適合潘冬子的男孩。在機緣巧合之下,導演來到了祝新運所在的學校,在看了祝新運的表演之後,祝新運眼中的堅韌與誠摯,讓導演眼前一亮,拍板定釘的讓祝新運演潘冬子。
在與祝新運的父母溝通過後,並且祝新運本身也喜歡演戲,《閃閃的紅星》終於進行拍攝了。《閃閃的紅星》也同它的名字一樣給當時處於低谷的電影界帶來了一束光。一經播出之後,許多人都折服在了潘冬子堅韌的眼神中,他給大家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祝新運在扮演潘冬子之前是沒有演過戲的,不過由於他對演戲的熱愛,祝新運也儘量地去學習。所以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會努力地克服困難。
祝新運的父母為了讓祝新運順利地拍攝,給祝新運請了六個月的假。不過後來祝新運表示雖然那時候他致力於拍攝《閃閃的紅星》,但是在這期間他也會利用閒暇時間去讀書。好在越努力越幸運,祝新運在1980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系進行深造,在此期間,祝新運也繼續拍攝了《薩里瑪珂》等多部電影。
而來到二十一世紀,軍事歷史題材的《海棠依舊》中,也可以看到祝新運在其中扮演了李克農。這一部部電影以及電視劇中,祝新運都會根據自身對於角色的理解進行演繹。
提及《閃閃的紅星》時,作為一代人回憶的電影,胡漢三那句「我胡漢三又回來了」,讓許多勾起了那時一大家子守在麥穀場上看村委給大家放的黑白或彩色的電影的時光。那時候我們的父輩母輩是沒有手機的,有的是田野中閃閃發光的螢火蟲,有的是在農閒時間聽的廣播,有的是在田野中唱著那時候流行的歌。
不過人們對於祝新運的影響僅僅停留在了潘冬子這個角色,對於其它的角色,人們都是不甚了解。所以在拍攝了《顫動的金翅膀》,《贛水蒼蒼》等電影之後,祝新運便轉到了後台,自己當導演,並且在這個時期祝新運也遇到了自己今後的人生伴侶—張玲亞。
張玲亞出生於軍人家庭,起初張玲亞是一名舞蹈演員,但是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轉到幕後當了化妝師。由於兩個人都是一個圈子的,所以張玲亞和祝新運很快墜入了愛河。在他們結婚之後,每次祝新運陷入迷茫困境之時,張玲亞總會用溫暖和愛去激勵他,讓他走出低谷。所以對於祝新運來說,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用在他身上最適合了。
穿越歷史的喧囂,來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雖然上個世紀的童星已經長大。但是那時候的他們,眼神中透著堅韌,透著對新中國的熱愛。所以新時代的新青年應當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以培養出中國的脊樑,中國堅強的,愛國的,自強不息的中國童星。而作為潘冬子的他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為新時代的我們做出了榜樣,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