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北京時間的推進,中國國足的最新大名單終於揭曉,而這份名單卻如同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波瀾。球迷們對這份名單的反應極為熱烈,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70歲的老帥伊萬科維奇身上,他在招募新人的同時,卻出人意料地放棄了三大王牌球員,這無疑是他執教國足以來最具爭議的決定。
國足此次公布的名單,主要是為了備戰即將到來的兩場比賽:一場是與巴林隊的決戰,另一場則是與日本隊的較量。在這兩場比賽中,與巴林隊的對決被視為生死戰,國足所在的小組目標非常明確,只要能夠在對陣巴林和印尼的四場比賽中全勝,拿到12分,就足以確保進入前四。而對於與沙特、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強隊的比賽,國足的壓力相對較小,即便輸掉比賽,也不會對小組排名產生太大影響。
然而,正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刻,伊萬科維奇卻做出了令人費解的選擇。他放棄了在挪威聯賽中表現出色的歸化巨星侯永永,這位26歲的中場球員在本賽季的28場比賽中狂轟18球,效率驚人。如此出色的表現卻未能入選國足大名單,讓球迷們不禁質疑伊萬科維奇的選人標準。
除了侯永永之外,另一位歸化球員阿蘭也同樣落選了本次大名單。阿蘭作為國足的重要一員,他的缺席無疑會讓球隊的攻擊力受到一定影響。
此外,魯能鐵衛劉洋的落選也讓球迷們感到意外和不滿。劉洋在之前的比賽中表現出色,是魯能後防線上的重要一環,他的缺席無疑會讓國足的防守端面臨更大的挑戰。
更讓球迷們無法理解的是,伊萬科維奇在選人上似乎有些過於保守。他居然帶了四名守門員進入大名單,這在國際足壇中實屬罕見。球迷們紛紛質疑,帶四名門將是否真的有必要?在關鍵比賽中,門將的位置固然重要,但過多的門將無疑會占用其他位置球員的名額,從而影響球隊的整體實力。
面對這樣的爭議和質疑,伊萬科維奇或許需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畢竟,國足的每一場比賽都至關重要,每一次選人決策都可能影響到球隊的最終成績。球迷們希望看到的是一支團結、有戰鬥力、有拼勁的國足,而不是一支因為選人不當而失去競爭力的球隊。
總之,國足新名單的揭曉引發了球迷們的廣泛討論和爭議。伊萬科維奇在選人上的決策無疑成為了球迷們關注的焦點。我們希望國足能夠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取得好成績,也希望伊萬科維奇能夠認真反思自己的選人決策,為國足的未來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