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說新語丨讓縣域文旅引領假日經濟新風潮

2024-05-09     中國經濟時報

原標題:市說新語丨讓縣域文旅引領假日經濟新風潮

縣域文旅市場由於基數較低,加上旅遊資源豐富、多元,增長空間巨大,契合現代人追求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的旅遊體驗,有望引領假日經濟新風潮。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夏金彪

去江西婺源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去福建平潭看「藍眼淚」海洋奇景,在西南邊陲打卡「中國最大鄉村圖書館」……今年「五一」假期,四線及以下城市,尤其是縣域(縣城及縣級市)文旅市場增長明顯,縣域文旅有望引領假日經濟新風潮。攜程數據顯示:四線及以下城市旅遊訂單同比增長140%,增幅明顯高於一、二線城市;其中,縣域酒店訂單同比增長68%,景區門票訂單同比增長151%。

近年來,政策大力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文旅融合成為旅遊業發展的新趨勢。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各地積極響應文旅融合的發展戰略,通過制定地方政策、規劃文旅項目,將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遺產、民俗活動等整合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遊資源體系,加快了文旅產業融合的步伐。其中,縣域文旅的興起惹人注目。

縣域文旅之所以快速興起,首先,得益於縣城文旅配套服務體系的日臻成熟。目前,許多縣城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科技賦能等方面不斷完善,縣域文旅也具有通達的交通、便利的住宿,加上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民俗活動等豐富資源,為縣域文旅熱提供了基礎。

其次,與大城市相比,包括縣城在內的一些中小城鎮更有性價比。在節假日期間,熱門旅遊城市的機票飛漲,火車票「一票難求」,住宿、餐飲等消費也「水漲船高」,這讓不少遊客覺得缺乏性價比。而縣城酒店、民宿的價格相對比較穩定、親民。可以說,縣域文旅既沒有大城市的擁擠,也沒有大城市的高花費,比較受到遊客的青睞。

再者,社交媒體的普及使得縣域的文旅景點和特色更容易被大眾知曉。通過網友的分享和推薦,擁有悠久歷史、傳統建築、特色體驗的縣域文旅景點,更容易滿足現代人追求個性化、差異化、品質化的旅遊體驗,得以迅速走紅。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在旅遊訂單同比增速上,一、二線城市小於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小於縣域市場。安吉、桐廬、都江堰、陽朔、彌勒、義烏、婺源、景洪、崑山、平潭成為十大熱門縣域文旅目的地。

目前,縣域文旅市場增速跑贏大都市,已經成為文旅市場中的一個顯著趨勢。

縣域文旅市場由於基數較低,加上旅遊資源豐富、多元,增長空間巨大。從需求側看,遊客避免「人從眾」的心態更為明顯,從一、二線中心城市走向三、四線城市,並進一步走向縣城。從供給側看,縣城文旅配套服務的供給在不斷完善;此外,高鐵等交通基礎設施的便利性也提升了縣域文旅市場的吸引力。

需要指出的是,假日期間大量客流湧入,對於原本客流量較小的縣域文旅目的地來說,可能會對其服務水平、接待能力等構成挑戰。從以往的事例來看,縣域文旅在服務和接待方面,搞好了容易爆紅,搞不好也容易「招黑」,甚至有可能引發輿情。

對此,當地相關政府部門應提前謀劃、積極應對,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通過大數據平台進行市場監測,對當地旅遊市場發展趨勢特別是遊客規模和流向進行分析預判,及時掌握市場變化動態和空間分布狀態,在科學研判的基礎上做好應對預案。

從長遠來看,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縣域文旅發展規劃,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深入挖掘和傳承縣域文化,並注重文化發揚和生態保護,保持縣域文旅的獨特性,避免過度商業化、同質化。

可以預見,隨著旅遊市場不斷下沉和消費者追求深度體驗游,縣域文旅熱不僅出現在「五一」等節假日期間,還將會成為一種旅遊新常態,為遊客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旅遊選擇。同時,縣域文旅熱還將進一步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城鄉進一步融合,縮小城鄉差距,帶來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54aed9d4b937c274d4fda9904ad25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