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風赤兔馬」!十二類驛馬的名詞解釋

2023-05-15     西風獨醉

原標題:「嘶風赤兔馬」!十二類驛馬的名詞解釋

《五行精紀》和《三命通會》中對「驛馬」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它們將驛馬劃分為十二類。這十二類分別是:一「款段」,二「蹶蹄」,三「折足」,四「無糧」,五「不出廳廄」,六「嘶風」,七「趨途」,八「馱屍」,九「食蒭(讀音chu二聲)」,十「乘軒」,十一「乘貂」,十二「無轡」。今天的文章我們先對這十二種馬做一個「名詞解釋」,下一篇文章我會詳細的介紹十二類驛馬的區分。

「款段」是指行動遲緩的馬。李白的《江南贈韋南陵冰》中說:「昔騎天子大宛馬,今乘款段諸侯門」說的「款段」就是款段馬。《後漢書·馬援列傳》中也有:「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的說法,都是同一個意思。我們經常說的一個名詞「款款而來」中的「款款」就是「不緊不慢」的意思。

「蹶蹄」。這裡的蹶蹄不是犟驢蹶起蹄子踢人,而是「蹄子殘缺」的意思。宋朝的《韻語陽秋》中說:「刖足俄然增足,蹶蹄那害全蹄。還解追風奔電,不妨一躍檀溪 」,其中的「蹶蹄」就是蹄子爛了的意思。

「折足」,就是斷腿的馬。

「無糧」,這個很好理解,就是馬沒有草料可以吃。古典評書中經常說「直困得人無糧馬無草料」,請留意這裡的「無糧馬」是馬沒有草料,而不是說命主沒有糧食。

「不出廳廄」,就是一直拴在馬廄里的馬,這種馬雖然叫馬,但它無法四處飛奔,失去了馬的作用。

「嘶風」,迎風嘶叫的馬,最著名的是呂布和關羽騎的「嘶風赤兔馬」,馬雄壯有力,奔跑迅速,是良馬中的良馬。

「趨途」。「趨途非要路,避事樂空林」,意思就是急急忙忙趕路的馬。

「馱屍」,這是古代命理學家最不喜歡的一種馬。

「食蒭」。唐代王梵志《回波樂三十四》「食蒭無厭足,頭上著繩麻」。「蒭」同「芻」,《說文》中說:「斷草包束以飲馬牛者也」。《道德經》中有:「上天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芻狗就是「草扎的狗」。因此「蒭」就是草的意思,「食蒭馬」就是飽草飽料的馬,跟「無糧馬」正好相反。

「乘軒」就是拉著士大夫的豪華馬車的馬。宋朝劉克莊 《賀新郎·二鶴》中有:「但願主君高飛去,莫愛乘軒祿位」的語句,其中「乘軒」代指高官厚祿。

「乘貂」。元代吳萊有:「前驅鸞鳳旗,後乘貂鼠裘」的語句,「乘貂」就是穿貂裘之人所乘坐的馬,引申為富貴之人乘坐的馬。相對「乘軒」,「乘貂」要略次一個等級。

「無轡」,連鞍轡都沒有的馬。無轡有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主人連鞍轡都買不起,第二個意思是無主人的野馬,此類馬顛沛流離居無定所。「轡」的意思就是馬韁繩,沒有韁繩的馬自然就是野馬了。

從字面意義上看,十二類驛馬從好到差的大概排序應該是:乘軒、乘貂、食蒭、嘶風、蹶蹄、趨途、不出廳廄、款段、無糧、無轡、折足、馱屍。乘軒、乘貂、食蒭、嘶風這四種馬的排序基本是確定的,無糧、無轡、折足、馱屍這四種馬的排序也基本確定,但蹶蹄、趨途、不出廳廄、款段這四種馬的排序則很難確定,各有說法。

今天的文章我跟大家談了下十二類驛馬,及其「名詞解釋」,下一篇文章我會具體談談這十二類驛馬要怎麼區分,敬請大家期待!謝謝大家。

西風獨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404e73ad2c469f5284f93893feace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