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游中國視頻走紅海外,真實中國魔力爆棚

2024-06-12     金羊網

「親自來看一看,才知道中國是什麼模樣。」近年來,越來越多老外因探尋中國的魅力而來,或旅遊或居住,自發擔當起中國故事的傳播使者,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他們拍的不少旅遊、生活等視頻,發到外網後成了爆款。下面跟的,滿滿都是「沒想到」「路轉粉」等評論。

這些視頻為什麼能火?鏡頭裡展現的中國,對外國人有什麼魔力?

好奇心

寂靜的深夜,中國街頭十分安靜,大多數人沉浸在夢鄉之中。這對中國人來說,習以為常,但英國人克里斯一家卻對此感到震驚。

最近,克里斯帶著一家5口來到廣州旅遊,卻在凌晨迷了路。他們背著包,拉著行李箱,在空曠的街道上尋找酒店。面對晚上良好的治安環境,克里斯不禁發出感嘆:「It's crazy!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他拍著視頻邊走邊說,原本以為這樣的時間,街道上應該冷清且可能不安全,但他驚訝地發現,不僅街道燈火通明,而且治安狀況極好。更讓他意外的是,當他們一家人在街頭徘徊時,居然有人主動走過來想要幫助他們。

「居然」一詞,足見他的驚訝程度。

好奇,是克里斯一家探索中國的動力。以往從西方媒體的報道中了解中國,使他們有著一些刻板印象。然而當真的來到中國,他們才發現這裡和想像中完全不一樣。

克里斯一家第一次踏足中國,已遊歷了廣州、深圳、杭州、廈門等城市。他們將在旅途中的所見所聞,用視頻形式記錄下來,發布在YouTube上,在外國網友中引起轟動。不少視頻,都有10萬+的點擊量。

幾百年前,《馬可•波羅遊記》向歐洲打開了神秘的東方之門。如今,帶著好奇,越來越多外國人到中國來旅居。他們在中國的生動體驗和感受,化作一個個鮮活的視頻,傳播到世界各地。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公布了《2024年旅遊業發展指數》,中國成為唯一一個進入促進旅遊業發展前10名的發展中國家。

打開海外社交媒體平台,我們看到一大批外國人在中國拍的視頻,標題上頻繁出現的詞有「unexpected」「never expected」「not what we expected」,或者一些驚嘆詞,用以描述他們受到的視覺與文化衝擊。

一些老外也會用看似「負面」的方式來吸引注意,比如「有人告訴我們,這個地方不宜前往」等,但視頻內容,始終圍繞著中國與他們心中構想的迥然不同之處展開,內容都是積極向上的。在視頻中,他們頻頻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所感動,對中國的美食、先進設施以及安全的治安環境讚嘆不已。

這些視頻為何能吸引人

「外國人不知道中國的生活,透過鏡頭,他們發現這裡有現代化生活,有傳統文化,改變了他們原來的印象,也引發了他們的強烈好奇。」有網友說。

在TriFate Lifestyle上,一名美國網友看了老外拍的中國視頻後評價說,過去他們對中國的看法很局限,因為在學校很少有機會接觸到關於中國的知識,這些視頻打開了他們新的視角。

「無論你對中國有什麼看法,不如先看看這個國家什麼樣,聽聽中國人在想什麼。」這正是許多拍中國視頻的老外們,想傳達給世界的聲音。

真實的中國

相比一些西方媒體塑造的中國形象,洋媳婦露絲更相信自己看到的事實。

來自非洲烏干達的她,移居麗水已有10年。她拍的浙江鄉村視頻,讓她坐擁1200多萬粉絲。

剛到中國時,露絲對一切都很陌生。但很快,中國人的熱情善良,讓她放鬆了下來。越了解越喜歡,她堅定地想要融入這個大家庭,成為中國媳婦,學習中文,學做中國菜,嘗試著去理解這個充滿魅力的「第二家鄉」。

閒暇之餘,露絲和丈夫一起錄製了很多有關麗水農村的有趣片段,用自己真實的生活展現著中烏兩國文化的融合,也傳遞著愛與尊重的價值觀。因為樸實真誠又接地氣,他們的視頻受到了廣泛關注。

如果說,露絲眼中的中國是美麗愜意的;那麼,模里西斯姑娘蘇瑪眼中的中國,則是剛毅勇敢的。

蘇瑪2003年就到中國求學,後來成為溫州和平國際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疫情防控期間,她作為外籍志願者,每天站在高速出口對來往車輛進行防疫檢查。她為中國抗疫的專業和高效點贊,更為一些海外社交媒體的惡意揣測和誹謗而氣憤。

於是,她開始拍攝視頻,從醫生角度解讀中國,最多的一條視頻點擊量超過25萬次。

蘇瑪現在成了模里西斯的「網紅」。這個有120多萬人口的國家,因為蘇瑪的視頻,有知名醫生為之前對中國的誤解道歉,有網友希望看到更多中國信息。

因為真實,這些老外們從不擔心缺少素材。他們說,自己的生活就是無限的資源,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

山東「上門女婿」挪威人克里斯,因為拍攝「偷學」農村美食的視頻,粉絲迅速上漲到2000多萬。

中國的農村,和他的家鄉不同:百年老屋、小橋流水……處處藏著獨特的中國符號。

鏡頭裡,克里斯跟著村民學做炸醬麵、臭豆腐、螺螄粉、泡椒鳳爪等,還熱心解答外國網友「為什麼吃有口水的雞?」「老婆餅里老婆在哪裡?」這些因文化差異帶來的有趣問題。不同膚色、語言和文化背景的粉絲,都為他點贊。

回到挪威後,克里斯不僅讓自己的家人吃中國菜,連他的鄰居也喜歡上了中國食物。他還把跳皮筋、廣場舞等中國特色運動,介紹給了更多挪威人。

在露絲、蘇瑪、克里斯等人拍攝的視頻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正逐漸認識和親近中國。在他們的視頻下,每天都有很多網友來急著「催更」。

能跨越國界打動人心的,無非是真誠二字。這些老外們鏡頭裡充滿活力、快速發展的中國,日新月異的城市、自然淳樸的鄉村以及勤勞樂觀的人民,展現了中國人嚮往美好、追求幸福的最真實情感。這也是這些視頻能火「出圈」的最大流量密碼。

開放「朋友圈」

「中國從來不是我們的『敵人』,無知才是我們的敵人。」有外國網友這樣感慨。

這些在海外社交媒體平台爆火的老外游中國視頻,像一座座橋,連接起外國人「近距離」看中國的通道。

1000個外國人眼中有1000個中國。一個人或許不具備影響力,10個人、100個人、1000個人、10000個人……涓涓細流就能匯聚成抗衡對中國謠言抹黑的洪流,進一步塑造國家形象、提升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

據《2024年旅遊業發展指數》,促進旅遊業發展排名前30的經濟體中,高收入經濟體占絕大多數。作為中高收入經濟體,中國正通過各種舉措加大開放,為外籍人員來華提供便利。

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外國人來華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倍多,簽發外國人簽證證件46.6萬人次,同比上升118.8%。其中旅遊觀光最多,占三成以上。

中國入境旅遊升溫,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國免簽的「朋友圈」不斷擴大。目前,我國已與150多個國家締結了涵蓋不同護照種類的互免簽證協定。免簽入境的外國人,在一季度達198.8萬人次,同比上升266.1%。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說,「簽證政策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移民局發布了5項跟簽證及通關便利化相關政策,比如可以實行口岸加急簽證,就是平常所說的落地簽,還有到一個地方可以有72小時或144小時過境免簽。」

持續加大的開放腳步,也激發了外國人傳播中國文化、中國故事的熱情。

在上海一家咖啡廳,德國小伙丹尼爾買了一杯飲品,在線支付的方式讓他覺得非常方便。雖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他深受觸動,拍了視頻發到YouTube上。這是他第一次來中國,之前對旅行能否舒適有過擔憂。但幾天下來,出行、購物等便利體驗,打消了他的顧慮。

不同於單個老外傳播的形式,在僑鄉溫州,有個特別的現象——一群外國人,組成了一支對外傳播隊伍,被稱為「海外傳播官」。

這個群體現在共有120多名外籍主播,來自俄羅斯、葡萄牙、英國、美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留學生、外教、商人、企業員工等。他們的社交媒體帳號,粉絲少則兩三百人、多則二三十萬人,視頻總播放量已超2.5億次。

中國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故事。因為有故事,讓城市更加豐滿和富有韻味。「不預設立場,不限制內容,鼓勵老外們講述親眼看到、讀到的信息。」溫州市海絲國際傳播基地負責人許鵬懷說,只有包容、尊重,才能讓他們感受到中國開放、友好的姿態。

而這,就是中國最動人的樣子。

(羊城晚報•羊城派綜合潮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2e89a16a51e86ecd6dcf6eeab777e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