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重大國家戰略!省委書記、省長進京

2024-10-13   政知新媒體

撰文丨餘暉

10月11日,「中央企業支持海南新質生產力發展 加快建設自由貿易港」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海南省委書記馮飛出席並講話。海南省省長劉小明介紹相關情況。

馮飛表示,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中央企業是當仁不讓的中流砥柱,希望中央企業進一步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為何攜手?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是,海南與央企的緣分由來已久。

位於中國最南端的海南省,是全國面積最大的省,也是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在海南,央企的印記無處不在,從石化、能源到基礎設施項目,從旅遊、城鎮化到民生項目,再從網際網路產業、海洋資源開發利用到高科技產業等,無不活躍著央企的身影。

近年來的海南與央企的攜手,與重大國家戰略有關——建設海南自貿港。

在海南設立自由貿易港是重大國家戰略,是彰顯「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重大舉措。

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到:

  • 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之後,多個支持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政策密集出台。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確,要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如何發展?借力是重要抓手之一。

2020年,海南啟動實施「百家央企進海南」行動大力推動主業與海南省重點發展的領域高度契合的央企,在瓊設立區域總部、結算總部或業務子公司,投資重點產業項目。行動方案提到,「爭取國務院國資委大力支持並推動央企來瓊投資興業。」

央企發揮了什麼作用?

對海南的上述行動,國資央企積極響應,加快在海南布局,密集在瓊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結算總部,大規模增加在瓊投資。

數據說話。

國務院國資委財管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央駐瓊企業總數達758戶,資產總額8689.7億元,所有者權益3691.1億元,央企在海南的多項指標增幅位居全國前列。

2018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97家央企中,已有58家與海南省政府建立了務實戰略合作關係。

這些年來,在基礎設施、能源開發、貿易金融、交通航運、園區建設、總部經濟、文旅免稅等領域,駐瓊央企都發揮著當先鋒、打頭陣的戰略支撐作用。

在10月11日的座談會上,張玉卓說,國資央企要「以更大力度深化與海南的戰略合作,積極投身海南自貿港建設,更好助力海南高質量發展」。

重點方向是什麼?

支持海南新質生產力發展是接下來的重點。

此前的5年時間裡,在自貿港建設歷史機遇下,海南經濟發展展示出嶄新的面貌,「高質量」、「創新驅動」實際上已成為高頻關鍵詞;進入2024年,「新質生產力」則成為了更明確的推動力量。

海南提出,要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

今年4月,海南省省長劉小明提到,海南壯士斷腕破除經濟對房地產依賴症,加快構建「4+3+3」海南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

  • 「4」是大力發展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這四大主導產業占GDP比重較2018年提高了10個百分點以上。
  • 「第1個3」是前瞻布局南繁種業、深海科技、商業航天「三大未來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實踐地。
  • 「第2個3」是做好高端購物、醫療、教育「三篇境外消費回流文章」。

央企和海南的攜手,應和海南多元「圖強」的布局契合。

在此次座談會上,馮飛提到:

  • 希望中央企業優化在海南的戰略布局,助力海南向種圖強、向海圖強、向天圖強、向綠圖強、向數圖強。支持海南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在種業、深海、航天等領域形成創新策源地。

「五個圖強」是海南今年提出的五大主力方向。

  • 「向種圖強」——加快建設服務全國的「南繁矽谷」。
  • 「向海圖強」——發展深海科技、海洋智能裝備製造、深遠海養殖等新興海洋產業,爭取用10年時間再造一個「海上海南」。
  • 「向天圖強」——拓展推進衛星鏈、數據鏈等「航天+」產業項目落地,打造集發射、研發製造、旅遊、國際交流於一體的文昌國際航天城。
  • 「向綠圖強」——發展海上風電、光伏等綠色產業,推動綠氫「制儲輸用」,推進石化新材料等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 「向數圖強」——完善5G、綠色算力、國際通信海纜等數字基礎設施,推動全業務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儘快落地,豐富遊戲出海等方面的應用場景等。

方向既定,接下來便是攜手並進!

資料 | 海南日報 新華社 央視等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政知新媒體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