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馬文俊)3月27日,「江岸之光」武漢·江岸文明空間在武漢三陽路地鐵站正式投用。該空間是江岸區在武漢地鐵打造的首個區級文明空間,是將文明實踐陣地拓展至城市公共空間的創新嘗試。
作為武漢地鐵換乘樞紐之一,三陽路地鐵站月客流量達200萬人次,成為主流宣傳和城市文化展示的一大窗口陣地。
利用武漢軌道交通1號線和7號線的換乘區,整個空間分為「發現光·故事區」「追隨光·打卡區」「看見光·人物區」「成為光·功能區」四大板塊。扶梯邊,漫畫故事、創意視覺、影像輪播、互動打卡等展示形式多樣,全國新時代好少年黃煒宸、中國好人郭珍玲、武漢楷模王攀等一批江岸區「光芒人物」的事跡,吸引不少乘客停下腳步,打卡分享文明故事。
結合江岸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雲平台,該文明空間還在站廳燈箱處設置「成為光」數字功能區,定期發布、更新徵集信息,打造快捷便利的志願服務圈。過往乘客掃碼後,可通過小程序實時了解近期江岸區實踐活動,並可報名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促進線上線下互動交流。
同時,為讓先進故事的覆蓋面更廣,江岸區配合推出「江岸好人專刊」,乘客在站內文明空間掃碼後,可瀏覽每期「江岸好人」故事,讓每個人的點點微光匯聚成文明實踐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