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皇帝是這個國家的最高權力的擁有者,是整個國家的統治者,皇帝作為天子,擁有整個國家當中數一數二的權利,是任何人都十分畏懼的。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由於皇帝年幼,不懂政事,這些皇帝同樣有著自己害怕的人,在明代的時候,明神宗朱翊鈞在10歲的時候就繼承了皇位,他一共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朱翊鈞剛剛即位的時候,由於他年紀太小,國家的朝政都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來主持。
年幼的皇帝不懂朝政,自然手中的權力也就少了很多,可能很多人都不敢相信的是當時年幼的明神宗不僅對朝中的大臣十分尊重,而且還十分畏懼後宮當中的一個宦官,名叫馮保。
馮保在嘉靖年間就已經入宮當太監了,在隆慶初年,他就總攬東廠的一切事務,而且還管理御馬監。在朱翊鈞的父親朱載垕駕崩的時候,還特意將他任命為顧命大臣,足以可見當時馮保在宮中的地位十分高。
朱翊鈞的母親和馮保都十分喜歡書法,朱翊鈞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馮保要求每天練字,因此明神宗從小的字跡就十分工整,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馮保對皇帝的影響。
除了對皇帝進行一些文化上的教育之外,馮保還十分關注皇帝的成長,明神宗將太監馮保稱為「大伴」和「伴伴」,在小皇帝和一些小太監玩耍的時候,只要是看見馮保過去了,小皇帝都會立刻正襟危坐起來,告訴身邊的人大伴來了。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明神宗對於太監馮保還是十分尊敬和畏懼的。雖然明朝的太監干政亂政的十分多,但是太監馮保卻是為數不多的一位賢宦,在萬曆初年的時候,正是由於他和張居正的配合,張居正的新政才能夠得以實現。
馮保是張居正十分重要的一位政治夥伴,張居正和馮保一起,在萬曆初年為國家的新政推行做出了十分重要的努力,也正是由於在他們的努力下,明朝在萬曆初年的時候,國家才能夠得以平穩有效的運行。
但是由於太監馮保為人太過剛直,有時候常常會冒犯了明神宗。比如在皇帝年幼的時候,張居正常常會將內閣產的一些白蓮花和雙白燕弄來給皇帝把玩,馮保就派人對張居正說過,皇帝現在還年幼,應該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學習上,而不應該給他這些奇怪的東西讓他貪玩。
馮保的這些舉動的確稱得上是一代賢臣,但是明神宗在知道了這些事情之後,雖然仍十分的畏懼他,但也對他產生了一些忌恨心理。但是這些都是小事情,真正讓明神宗產生了除掉馮保的念頭的,是在明神宗18歲時候的一件事情。
在神宗18歲的時候,有一次在醉酒之後,他曾經調戲過宮中的宮女,目睹了這一現象的馮保之後向太后告狀,太后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也是十分氣憤,她對明神宗進行了狠狠的責罰,在盛怒之下,明神宗險些丟掉了帝位。
後來明神宗還在太后的要求下還發布了罪己詔,並且在慈寧宮跪了六個小時之多,在經過了這一件事情之後,明神宗便產生了除掉太監馮保的念頭。在明神宗20歲的時候,他逐漸在朝中確立了自己地位,就開始實行了對馮保的懲治。
恰逢當時的江西道御史李植上疏彈劾馮保,給他列出了12條罪狀,此時的明神宗已經穩固了自己的統治,並且馮保在朝中失去了太后這一個倚靠,於是後來明神宗就將馮保的家產全部抄沒,將他發配到了南京的孝陵種菜,最終馮保在南京因病而死,一代賢臣,因為仗義執言得到皇帝的忌恨,實在是讓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