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講述女性態度,「乘風破浪」依然是今夏關鍵詞

2022-08-06     深度文娛

原標題:創新講述女性態度,「乘風破浪」依然是今夏關鍵詞

10人的第三代乘風破浪隊誕生。

在絢麗的燈光下,歷經五次公演和總決賽磨礪的姐姐們,從唐詩逸到王心凌,當她們依次走上屬於自己的成團席位,汗水與淚水、歡笑與鼓勵交織在一起,一幕幕乘風破浪的畫面閃過。最後獲得2022乘風獎·年度隊長的譚維維說,「只要我們心中有所為,就會特別地有勇氣。」女性態度經過一整個夏天的詮釋張揚,再度揚帆起航。

無處不在的自信態度

藏在每一次表演與吶喊里

《乘風破浪》自從2020年第一季開播以來,便通過不同的敘述方式傳遞女性態度。

從「三十而驪」打破年齡的定義,以黑馬之姿為人生尋覓一個新的突破口;到「三十而奕」鼓勵人生要更加堅定,無懼未知,迎向挑戰;再到「三十而悅」去講述那些經歷挑戰但依然努力綻放的故事。

不變的是,節目用真實率性的表達激發觀眾共情,鼓勵每個人勇於突破自我,追尋自身價值。

「隨她去吧」,當譚維維大手一揮,把外面的大衣脫掉,一襲白裙站在烈火中歌唱。隨後大雨傾盆,全身濕透,但她還繼續唱著「去吧,造一個天涯,紀念這疼痛後,還要愛,還要笑,活著的童話」。在最後極致的高音後,她雙手敞開,墜落倒下,像完成了一個自我的儀式。譚維維說,「我們有的是勇敢,水就是一種沖刷,讓我們更勇敢,一種洗禮。最後的倒下,那是種絕對的勇敢,絕對的相信自己。」

復盤整季節目,表演形式的突破首先讓人眼前一亮。相較於傳統的唱跳,這一季首先在舞台的區分設置上就力圖多元。每一次公演幾乎能夠囊括「唱跳」「唱秀」「唱樂」「唱演」四大主題,不僅有炫目的聲光電技術,專業的樂隊合作,也融入了諸如巨網、濃霧、跑酷、投影、爆破等先鋒性元素。

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具體的表演都有其獨特的設計,除了《但求疼》譚維維在水火交融中演唱,還包括《11》中的高難度吊威亞、《有嗎炒麵》中狂拽酷炫的煙火棒,以及每一次的跑酷舞台等,在創新賽制刺激下的姐姐們有著更為鮮明的個性、更為真實的表達,這種既飽含鬥志又溫暖共情的形象,正在讓這檔節目始終具有開放包容的特質。

另一方面,節目內容蘊含的態度更是埋下了精神傳遞的種子。在節目中許多舞台表演,不管是《野薔薇》聚集了四個不一樣的女人,唱著倔強的歌,做著自己的夢,向世人傳達著女性的堅韌、自由、野性、酷辣,於文文在解讀時,也自信表達「我們是野薔薇,但是我們也不輸玫瑰」;還是《野蠻生長》中的唱秀表演,演唱、跑酷加懸吊,再配上郭采潔唱著「他們都歌頌玫瑰香,我偏要開出仙人掌」,或是四大VOCAL演唱《孤勇者》,有力量、有態度,彰顯女性的力量……它們都成為這檔節目精神表達完整的一部分。

能夠看到,整季《乘風破浪》既有感官體驗上的十足震撼,也在藝術層面創造出無窮無盡的想像空間,節目以呈現女性精神氣質、創新視聽效果、講述時代故事為核心,並通過多維升級,不斷強化這種對女性核心精神的追求。

打破束縛還是攜過往前行?

女性成長永遠是主議題

成團夜,大合唱的《下一站天后》也終於如期上演,成了整場收官的一個催淚彈。紅磡體育館的演唱會影像與當天的Twins交織在一起,見證的是一首歌和兩個人的成長,從當年的稚嫩模樣唱到後來成為無數人的青春記憶,再到在《乘風破浪》中竭力證明自己的可能性,留下無數閃耀的瞬間。

如何創新講述女性態度?人的成長永遠是核心。除了《下一站天后》這種符號化的印跡,整季節目中,所有人都在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不管是於文文、趙夢跳起了《佳人》,還是王紫璇、張儷玩起了樂器,或是張薔在《龍吟》裡帶來武林高手式的開場和中國風唱跳,每個人都在塑造另一種突破的姿態、尋找另一種可能的成長。

一段《愛你》在節目開播後掀起了全民回憶與模仿的熱潮,但這種「甜」並沒有以相同的姿態重複下去。在二公中,一首《山海》也讓王心凌突破了自己,讓觀眾看到了她不為人知的一面。作為一首典型的搖滾曲目,歌詞既有內涵又有力量,但翻唱難度極高,稍有不慎就會拉低整個整首歌的立意,但王心凌接下挑戰後,在吃飯、洗澡,甚至凌晨四點等自己可以利用的所有空餘時間都一直在練習,從而與譚維維共塑新經典。

女性不只是一種模樣,從開局的「甜心奶奶」到五公的回憶殺solo,王心凌大膽承認自己的標籤,她從荊棘中走來依然樂觀開朗的模樣也激勵著更多的女性;還包括Twins、郭采潔、張薔等,她們與生俱來的個性也在節目中不斷放大,從而感染了更多人。正是這些豐富多元的表達讓節目成為女性觀照自身、表達自我的載體,並鼓勵螢幕前更多女性帶著勇氣與自信前行。

於文文、唐詩逸、張薔、許茹芸、胡杏兒和趙夢6位姐姐用樂隊的方式打開羅大佑《你的樣子》,她們的演繹讓人耳目一新,歌曲本身的厚重被糅合進舞蹈和節拍,彈、唱、跳配合默契,每位姐姐在發揮出各自優勢的同時,更讓人們看到了蘊藏在女性身體里驚人的創意與力量。

這一季《乘風破浪》如何去驅動節目進程和女性成長?其不僅在於在主題、賽程、嘉賓等的全新設置,更在於不斷激發女性身體裡面內在的熱愛。節目通過不同人物的多維突破故事切入,讓這一季的「乘風破浪」有了更深刻的解釋,既有打破束縛的重新出發,又有帶著過往的勇敢前行,節目賦予每位女性去探索自己的可能,堅定自己的勇氣。

直面年輕一代的剛需

讓女性態度成大眾共情線索

近年來,「女性力量」的話題在大眾領域掀起廣泛討論。越來越多的女性試圖從一些偏見中逃離,不為身材所羞恥,不為身份所限制,不為年齡所恐懼,活成真正想成為的自己。在各行各業,也有許多優秀女性堅強、自信、善良、率性,活脫脫地成為社會的一面旗幟。

綜藝節目應該如何洞察這種變化,又如何通過內容與這種變化實現互動?

徐夢桃最初加入節目,給人帶來驚喜的同時,也更加印證了這檔節目對於多元女性價值的觀照。初舞台上那個用了一百分努力唱著《那些你很冒險的夢》的女孩,用認真感染了每一個人。她說:「這首歌唱給20年不斷追夢的自己。那些我很冒險的夢,我都需要承擔很多風險。」徐夢桃用行動詮釋了她的信念。在後面每一次公演中,她不會因為唱功不夠就露怯,而是竭盡全力做到極致。

擺脫虛假和稚嫩,擁有獨立人格和充實思想,並能以專業能力換取觀眾喜愛的成熟女性,才能喚起觀眾真正的期待。在洞察女性生活現實、展現當代女性風采之外,《乘風破浪》連續三季從更高的創作視角出發,以精耕細作扣准觀眾審美,以正向價值觀引導紓解女性群體的現實焦慮,激發更積極的張揚態度。

三季以來,這種表達也是一以貫之的。在第四次公演中,三代成員同台競技。那英攜二代團成員夢幻聯動,唱跳舞台《信自己》燃爆全場,掀起一陣新的舞颱風暴,將觀眾拉回勁歌熱舞的黃金年代;寧靜也帶領孟佳、李斯丹妮和金晨組成的初代師姐戰隊為觀眾帶來了《U》,出場即炸裂,動作即宣言。

當所有人站在一起,關於姐姐們的不同回憶湧上心頭時,《乘風破浪》也終於變成了一個社會的符號集合和精神圖譜。當更多的觀眾開始通過節目記得更多的名字和更經典的表演時,女性價值的傳遞也正在悄然發生。

不僅需要通過一檔節目展現女性態度,節目更需要塑造新的文娛環境讓這種態度能夠影響更多人,並且直面年輕一代對新的女性力量、女性情感、女性精神的市場剛需。《乘風破浪》三年煥新的目標也直指於此。有態度、有個性、有主張的30+女性共同構成勇敢表達自我的女性群像。王心凌在獲得年度總冠軍後說道,「我其實在《乘風破浪》的過程中,心情調整跟改變了很多。我因為年近四十,本來生活的腳步開始放慢了,然後因為《乘風破浪》我又上緊了發條。謝謝你們的愛和努力,我一定會繼續努力。」

事實上,這種態度也在持續與大眾產生著共鳴,有網友表示,「多元的姐姐們,讓我們看到了人生的不同可能性,也讓我們看到了梅花香自苦寒來,激勵人心。」《乘風破浪》用真人秀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中國當代女性的所思所感、所愛所求,深度擊中女性多維度的社會情緒。更重要的是,這種創新的女性態度表達激發的是來自大眾更廣泛的共情力,從「她」到「她們」,更從「她們」到「我們」,這也成為綜N代得以連續破圈的重要線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e81034ec410774adb6a9dd58b523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