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萬人想看,預計票房超16億,《誤殺2》真的好看嗎?(含劇透)

2021-12-18     觀眾網

原標題:41萬人想看,預計票房超16億,《誤殺2》真的好看嗎?(含劇透)

2019年,肖央主演的電影《誤殺》橫空出世,票房破10億,成為2019年電影最大黑馬,一舉奪下當年賀歲檔票房冠軍。

時隔2年,肖央攜手任達華,再度出擊《誤殺2》。網友們對這部影片期待滿滿,網上「想看」人數突破41萬!

然而,等到12月17日《誤殺2》上映後,該影片在網上的評價,非常兩極分化。

不喜歡的人破口大罵:

「粗糙、刻意、做作、煽情、看到一半看不下去。」

「這是發生在泰國,還是發生在殖民地?」

喜歡的網友用詞更誇張「賺人熱淚」、「親情偉大!」甚至都用上了「國產之光」這樣的詞彙。

看完电影後,我大概能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兩極評價。

《誤殺2》在劇情上完全脫離了前作,除了製作團隊、演員外,和前作無任何關係,可以說完全是一個全新的故事。

從邏輯上來說,《誤殺1》走的是懸疑故事,整部影片營造了懸疑的氛圍和緊迫的罪犯和警察鬥智斗勇的情節。

而《誤殺2》更像是一部現實主義電影,在極端環境下個人的選擇,親情、犯罪和社會話題等元素交織在一起,引發對人性的拷問和對社會問題的深思。

所以,《誤殺2》是不是好電影,關鍵還是看你抱著何種心態來觀看。

作為懸疑片,顯然會讓你大失所望;

但是作為一部社會題材的現實主義電影,在當今國產片的大環境里,《誤殺2》之類的題材是很稀缺的,整部電影很認真地批判的態度,是值得高度讚揚的。

(以下內容含劇透,介意請滑到底部評論)

《誤殺2》,到底想表達什麼?

整部電影,其實就是在回答一個問題:好人為什麼拿槍?

肖央飾演的林日朗,是位平凡的父親。某天兒子小蟲得了罕見的心臟病,繼續做心臟移植手術。

等到林日朗千辛萬苦籌集到手術需要的200萬泰銖費用時,卻被告知原本安排給自己兒子的那顆心臟,被醫生神秘操作,調換了病人移植順序。

眼看著自己的兒子就要死亡,肖央只好拿起槍,挾持了整個醫院,逼迫醫生把心臟交出來……

這裡大家就會思考兩個問題:

1、換成你,在肖央那種極端的環境下,你會拿起槍嗎?

2、林日朗是個老實人,他為什麼會幹出挾持醫院這種恐怖的事?

影片里,布置了兩條線,來解答這個問題。

明線是林日朗的身份,他作為父親,為了孩子可以不顧一切。所謂的「父愛如山」,這是《誤殺2》想表達的淺層的內核。

小蟲躺在床上,說著:

「我的爸爸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他溫柔善良、和藹可親。在我眼裡,他就是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每年過生日許的願望,爸爸總能幫我實現。」

可是作為一個父親,林日朗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兒子躺在病床上而無能為力。

這也是《誤殺2》延續了《誤殺》的核心設定,家庭、親情,一個孤注一擲的父親,為了孩子鋌而走險。

暗線是階級的不公迫使林日朗拿起暴力武器。

影片的核心矛盾很明顯,林日朗的兒子小蟲的心臟被人搶走了,那麼,是誰搶走了這顆心臟呢?

答案是權貴階層。

神秘人為了出車禍的兒子,對下面發號施令要搶走心臟,於是下面的人全都動作起來。

影片里最直接的暗示,林日朗帶著槍去威脅院長,要他把孩子的心臟交回來。他找到買家的電話,打過去,手機鈴聲在高樓響起。

這一幕電影給林日朗的鏡頭是俯視鏡頭,他身處底層往上望去,顯得渺小又無助,充分襯託了底層人民只能仰視時的絕望。

走投無路的林日朗,挾持病患、挾持醫生,和警察、記者對峙,但是最後卻發現,擋在他面前的是一座很高很高的權貴建築。

尤其是影片里,主任聽到院長說要把心臟給權貴的兒子用時,主任良心羞愧想辭職,院長冷冷地說了句:「別忘了,你這個主任是誰給你安上去的?」

警察局長想進行最後的交涉反抗時,電話那頭的權貴秘書說:「別忘了你這個局長是誰幫你當上去的?」

《誤殺2》這部電影,從這個內核上來說,是想借著這個不公平的故事,讓我們反思當前的社會問題:如何才能讓好人放下槍?

只是這個現實的答案,我們可能還要走好久好久……

《誤殺2》和《誤殺1》,你更喜歡哪一部呢?為什麼?

歡迎留言評論,說出你的寶貴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9557356_15765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