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茂名市堅持把文化自信作為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不斷擦亮茂名文化名片,大力弘揚「好心文化」,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積極推動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致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取得了顯著成效。
茂名瑜豐沉香博物館即將在電白區觀珠鎮建成開館
信宜竇州古城粵書吧,歷史文化豐厚,是茂名地區各中小學研學活動的首選
好心文化成風化人
在茂名,隨處可感受到濃郁的「好心文化」——風光旖旎的好心湖、鳥語花香的好心公園、書香悠長的好心書屋、平坦舒適的好心綠道、琳琅滿目的好心徽標……
好心湖
茂名好心綠道
今年初,市中心城區主幹道和公園、廣場又新設了8個《好心文化系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小景觀,以「小景觀」推動「大文明」,不僅扮靚了城區、提升城市品位,還弘揚了「好心文化」。
茂名大道旁的《好心茂名》雕塑
近年來,茂名市大力弘揚以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為根脈的「好心文化」,「好心文化」成風化人,截至目前,全市上榜中國好人17名,廣東好人58名。
2017年,茂名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競演,深度挖掘「好心文化」,將好心茂名精神傳揚至千家萬戶,同時茂名榮獲「最受觀眾喜愛魅力城市」。
2018年6月,啟動「茂名十大文化名片」評選活動,好心湖、冼夫人、茂名石化、電白沉香、信宜玉雕、古荔貢園、化橘紅、茂名年例、潘茂名、浪漫海岸被評選為「茂名十大文化名片」,打響了「好心茂名」城市品牌,極大地提升茂名的美譽度。
官渡公園《冼夫人》雕像
2019年,茂名首家「好心書屋」在1959南越文創街揭牌,為茂名市民提供全天24小時免費自助借閱服務。目前,全市已建成好心書屋一批。
好心書屋
2020年12月,電視劇《冼夫人傳奇》在茂名取景開拍。2021年,我市製作的動漫劇《好心寶寶之冼夫人》在央視熱播,向全國觀眾展示了「好心文化」,收視成績喜人,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可。
動漫劇《好心寶寶之冼夫人》截圖
2021年,茂名將「好心書吧」建設列為民生實事予以重點督辦,結合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服務,圍繞「社區、景區、村鎮」三位一體全域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規劃建設,開展各具特色的「流動圖書服務+」公共文化服務。
紅旗路粵書吧,承載幾代茂名人讀書記憶,注重宣傳冼夫人「好心精神」。
文化惠民活動豐富
茂名市整合各方資源,開展主題鮮明的文化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目前全市已經初步形成了以區、縣級市「三館」(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為龍頭、鎮級文化站為樞紐、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和農家書屋為基礎的功能配套、設施齊全的覆蓋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其中我市所有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已全部升級達到國家二級館以上標準,市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館;全市111個基層文化站全部達到二級標準以上。全市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已實現百分百全覆蓋。
茂名市博物館
「十三五」期間,群眾文藝創作屢創佳績。我市大量文藝精品已連續多年在省年度文藝作品評選和省音樂舞蹈、少兒藝術、戲劇曲藝三大花會比賽中名列前茅,名次常年居粵東西北首位。成功打造了以「紅荔飄香」精品文藝活動、「唱響茂名」百姓大舞台、文化志願者服務、「好心茂名」系列文化活動以及「高涼曲韻」戲曲雙進活動等五大品牌為主的特色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其中,「愛的奉獻」文化志願服務活動品牌,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典型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作為茂名市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創新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而策劃組織創作的重點作品,革命題材大型原創音樂劇《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在茂名石化職工文化中心正式首演。
《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劇照
該劇是茂名文藝史上的一次大膽創新和探索,由國內藝術大咖聯手創作編排,通過創作該劇提高了茂名的舞台藝術創作水平,填補了茂名藝術創作的空白,讓廣大幹部群眾從音樂劇中汲取奮進力量的同時,深刻牢記茂名這座城市的紅色記憶。此外,結合2021年茂名市文化和旅遊金秋消費季暨「廣東人游茂名」活動,創新性地開展「觀李卡音樂劇、游紅色旅遊路線」活動,在「雲遊茂名」平台觀看李卡烈士革命題材的茂名首部大型原創音樂劇《我在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同時,推介茂名紅色旅遊經典線路,讓遊客在感受李卡烈士革命情懷的同時,體驗紅色文化的魅力。
保護傳承本土文化
說起茂名本土文化,市民老劉如數家珍,一口氣列舉了一大堆:年例、潘茂名、冼夫人、荔枝、籺、木偶戲……在茂名,許多市民都如老劉那樣對茂名文化熟悉又熱愛。
荔枝
「嘉豪軒」北部灣城市群冼夫人文化宣傳大使選拔賽2020年度頒獎典禮
茂名文化源遠流長,擁有眾多特色鮮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目前有高州木偶戲、化州跳花棚、冼夫人信俗等3項國家級非遺項目,高州木偶戲等17項省級非遺項目,博賀鹹水漁歌等72項市級非遺項目,國家級傳承人3人,省、市級傳承人78人。
茂名市積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目前已經建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並通過開展媒體宣傳、非遺項目圖片展、非遺大講堂等方式,讓非遺瑰寶走進生活、走向群眾。
令人高興的是,前段時間,2021-2023年度「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公布,茂名高州市(高州木偶戲)再次榜上有名。此外,廣東嶺南荔枝種植系統(茂名市)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高州木偶戲是民間藝術的瑰寶
茂名市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工作。2019年,高州寶光塔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我市有文物保護單位167個,其中,國保2個、省保27個、市保25個。我市文物資源十分豐富,共有不可移動文物808處,其中古建築286處、古遺址205處、古墓葬96處、石窟寺及石刻29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91處、其他類型資源1處。此外,全市共有博物館7家,市直、高州、化州、信宜、電白、茂南各1家,民辦博物館1家,即茂南年代記憶博物館。
高州寶光塔風景
說起茂名的城市發展足跡,不得不提礦業文化、油城精神。
茂名市抓好露天礦博物館的建設和開館工作,保護傳承城市特色文化。露天礦博物館是市委、市政府於2015年決策確定建設的,共投入資金2400多萬元,建築總面積9000多平方米,歷經4年多的建設,已建成一個集展覽、科普、藏品收集等多功能於一體、傳承茂名礦業文化和油城精神的專題博物館,並於2019年1月23日正式對外開放。
茂名露天礦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茂名市近年來全力弘揚和發展地方傳統戲劇,不僅深入開展「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進鄉村活動,今年茂名市國有和優秀民營粵劇院團還創作排演了紅色粵劇《紅魂》《黨的女兒李嘉》《潘州恩仇鑒江情》《新嫦娥奔月》等4部大型現代粵劇和古裝粵劇,創作劇目數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同時,這也使茂名市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活動中,掀起了歷年少有的創排大型粵劇劇目的高潮。
來源:茂名發布
編輯:嚴志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8540132_120737381-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