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坑鎮彭屋村:留「住」鄉村韻味,探索「彭屋好夢」發展新路

2023-12-27     搜狐城市-東莞

原標題:東坑鎮彭屋村:留「住」鄉村韻味,探索「彭屋好夢」發展新路

作為全省首批「百千萬工程」典型鎮,當前,東坑鎮拿出「頭號工程」的勢頭和力度,按照「1139」工作思路,奮力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努力構建經濟強、環境美、民生優、融合度高的鎮村發展新格局。為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東坑融媒體中心策劃推出「『百千萬工程』東坑實踐『一把手』訪談」系列報道,深入挖掘各村(社區)、部門(單位)「百千萬工程」的進展、成效,展現東坑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新思路、新舉措、新亮點。敬請垂注!

嶄新廠房拔地而起、教育配套日漸成熟、人居環境不斷完善……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加速推進,彭屋村處處涌動奮進的熱潮,「百千萬工程」正逐步從「施工圖」變為「實景圖」。「丁彭黃」片區作為全省全市「百千萬工程」的「雙料」典型村,肩負著為全市全鎮破解城鄉二元結構使命的彭屋村持續推動改革進程,不斷發力啃下「硬骨頭」。下來,彭屋村應如何充分發揮村一級在「百千萬工程」中的主戰場、主陣地作用,賦能強鎮興村加速跑?

12月24日,彭屋村黨委書記 彭錦安介紹到,「乘著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東風,按照全市全鎮對『丁彭黃』片區的總體規劃,三村將錯位發展,實現1+1+1>3的效果,彭屋村將擦亮『彭屋好夢』的品牌,搶抓『百千萬工程』重大機遇,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在基層的落地落實。」未來該村將錨定培育韻味型鄉村的整體思路,聚焦「宜居宜商宜發展」的發展主線,從舊村活化、美好人居、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新路。

鄉村舊貌活化出新的「記憶和機遇」

漫步彭屋村,月明湖岸綠柳拂蔭,一排現代和傳統風格結合的建築倒映在水面,巍然屹立的彭氏大宗祠訴說著百年歷史,彰顯出生機與活力。

「彭屋村是一個文化歷史古村,我們村子的文化底蘊最直觀體現在建築上。」彭錦安表示,彭屋村以「丁彭黃」片區培育成「鄉村韻味型」村級標杆為契機,著力通過黨建引領盤活舊村資源的多種途徑方式,積極助推舊村活化「蝶變」升級,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今年來,彭屋村堅持理順文化、歷史和環境的深厚關聯,加入當前經濟發展、鄉村振興以及文旅消費的因子,讓舊村活化出新的「記憶和機遇」。

據悉,彭屋村的舊村活化工作是在『鎮村聯動、引進三方、村民自改』下三線推進的,在保留舊村原汁原味的基礎上,以『修舊如舊,新建如故』的理念進行翻新改造,側重留住鄉村韻味。通過用「田園」和「山水」營造空間氛圍,真正做到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據介紹,為持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彭屋村對舊農房進行修繕改造,打造民宿新業態經營,吸引更多商戶入駐,豐富鄉村旅遊資源,打造宜業宜游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業態。被「喚醒」的農村老宅,在「蝶變」中給鄉村帶來新活力,成為帶動村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的「活力股」。

小編在彭屋村走訪中看到,數間古舊青磚房屋都已從民宅改為商家或是民宿,修舊如舊的文藝小店裡飄出咖啡香氣,讓古璞懷舊的氛圍增添了新鮮氣息。坐落在月明湖邊上的「竹林小院」, 按照現代設計理想,結合古居特色,經過數月的精細修繕,愜意的小院時光,終於重煥活力。

另一邊,村民彭啟隆同樣利用自家房屋改造經營了飲料小食店「月茶」,「小院變漂亮了,居住環境更好了,收入也增加了。」談起改造帶來的改變,彭啟隆打心眼兒里高興。這些變化,還得益於得益於東坑鎮委、鎮政府以「匠心精神」和「繡花功夫」推進「丁彭黃」片區建設。

接下來,彭屋村將結合創建省級文化旅遊特色村,導入文創、民宿、餐飲、展覽、科普等產業,並配套居民運動服務配套設施、田園綜合體、湖露營等,推動舊村活化打造民宿居住區,以「民宿+」打造多元化的空間消費場景,促進村經濟發展。

集體經濟激發出新的「動能和活力」

重點項目是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的源頭活水。今年以來,彭屋村盡銳出戰,吹響了比學趕超的項目建設「衝鋒號」,一大批事關民生、前景廣闊的重點項目全力推進,速度快馬加鞭、捷報頻傳、讓人振奮。

在銀都市場廠房施工現場,小編看到九層高的廠房林立,各種大型機械設備轟鳴聲此起彼伏,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作為村級推進「百千萬工程」重大項目,自今年6月動工以來,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銀都市場廠房效果圖

今年,彭屋村堅持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為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突破口」,在推進全鎮的「百千萬工程」工作,彭屋村重點在「三舊」改造和教育配套兩項工作取得突破。通過「三舊」改造騰挪空間增加收益,努力中起到引領作用。

彭錦安介紹,「其中銀都市場廠房舊改項目,按照『成熟一宗,改造一宗』的原則,將舊電影院、舊溜冰場升級改造成總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的工業廠房,建成後將增加村集體年收入約300萬元。」

目前,彭屋村現有外資企業、民營企業近160家企業,其中規上企業22家,形成了以塑膠、電子通訊設備為主的製造業企業群。在推動產業特色發展的同時,也引進先進的優質企業投資落戶,推動「丁彭黃」片區村級標杆建設。「接下來我村將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有效利用閒置土地,逐步實施「四項工程」項目,實現彭屋經濟倍增。」彭錦安說道。

東坑鎮智創城小學(松實附小)效果圖

此外,東坑鎮智創城小學(松實附小)也在如火如荼建設當中,作為市鎮重大民生項目之一,計劃於2023年底完工,建成後可提供約1620個公辦小學學位,進一步豐富東坑教育資源配套,加快推動東坑「百千萬工程」教育行動取得新成效。

人居環境釋放出新的「美好和幸福」

從長者飯堂大配餐項目啟用,到智創城小學興建;再到馬腰嶺荔枝公園煥新,「丁彭黃」片區入選省市典型村,人居環境進一步「蝶變」……近年來,彭屋村以實實在在的舉措,擦亮幸福民生底色。

今年,彭屋村以典型村培育為突破點,全面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更高質量供給更好地滿足廣大村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實現環境由「一時美」向「長久美」,「環境美」向「生活美」的華麗轉變。

彭屋村美化村域環境初見成效。彭錦安介紹,該村發動村民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通過派發通知、微信宣傳等方式廣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宣傳,其中派發人居環境整治通知累計700多份,做到整治行動全知曉。截至目前累計出動310人次,全面清理亂堆放等雜物,累計清理雜物垃圾15.2噸,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人居環境整治成果不斷鞏固。彭錦安表示當前的彭屋村,形成幹部帶頭、積極分子帶動、形成村民自主參與的良好局面,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美化綠化,村內共建共治共享人居環境的氛圍濃厚。

同時,彭屋村的硬體設施也不斷優化。具體包括病害路面路面改造和推進雨污分流工程建設、文化廣場修繕、規範停車管理,彭錦安表示這三項具體的工作都直接讓村民感受到了生活環境的改善,進而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幸福感。

來源:東坑發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5f4c7bd06601328fb3e185aa3ac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