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時,清朝依靠一幫落榜生續命半個世紀

2021-05-12     勇哥讀史

原標題:太平天國運動時,清朝依靠一幫落榜生續命半個世紀

1851年1月11日,以洪秀全領導的金田起義為標誌,太平天國運動爆發。

為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清廷派遣了向榮、賽尚阿等人為欽差大臣,調集重兵前往廣西,對太平軍進行圍攻。然而,太平軍突破了清軍的圍困,跳出廣西,前往湖南、湖北等地,將清廷弄得人心惶惶。

那時候,清廷的常備武裝力量是八旗軍隊和綠營軍隊。事實證明,這兩支軍隊都已經腐化不堪,難以抵擋太平軍的進攻。最後,是曾國藩創建的湘軍、左宗棠創建的楚軍、李鴻章創建的淮軍,最終平定了太平天國運動,避免了清朝提前滅亡,等於是給清朝續命了半個多世紀。

用現在的觀念來看,湘軍、楚軍、淮軍其實是一群沒有編制的臨時工。曾國藩創建湘軍時,早已辭掉官職,在湖南老家為母親守喪。左宗棠則沒有任何官職,僅僅有舉人功名。李鴻章也僅僅是以翰林院編修的身份,被清廷派到地方上辦理團練。

在湘軍、楚軍、淮軍中,還有一群落榜生。

在這群落榜生中,最有名的當然是左宗棠。

左宗棠年少成名,20歲就考中了舉人。但是,在那以後,左宗棠3次進京參加會試,均名落孫山,失望而歸。此後,左宗棠發誓不再參加會試,終生只有舉人功名。

當然,左宗棠雖然僅僅是舉人身份,卻有著一幫「頂流」朋友。兩江總督陶澍是他的兒女親家,雲貴總督賀長齡是他的伯樂,晚清名臣林則徐是他的忘年之交,兩任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是他的「崇拜者」……

1852年,太平軍大舉進攻長沙,長沙危在旦夕。左宗棠在好朋友郭嵩燾的推薦下,來到長沙擔任湖南巡撫張亮基的幕僚,開始了人生中第一場惡戰,也開啟了30多年的不朽偉業。

在左宗棠之後,有一名鼎鼎有名的落榜生——羅澤南。

羅澤南的年齡比曾國藩還大3歲,生於1808年。羅澤南從小就聰敏好學。他4歲就能識字,6歲進入私塾,11歲能詩善文,被當地人稱為「神童」。

然而,詩文寫得好,不代表八股文寫得好。1826年,18歲的羅澤南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在童子試中就被淘汰了。14年後的1840年,34歲的羅澤南終於考中秀才。不過,僅此而已。羅澤南終生止步於秀才功名,再也沒有前進一步。

羅澤南沒有當官,長期在老家設館教書。28年間,羅澤南門下人才濟濟,王錱、李續賓、李續宜、李杏春、蔣益澧、劉騰鴻、楊昌濬、康景暉、朱鐵橋、羅信南、謝邦翰、曾國荃、曾國葆等湘軍名宿,都是羅澤南的學生。因此,羅澤南被譽為「湘軍之父」。

1852年,羅澤南參與創建了一支團練,這支團練後來成為湘軍的基礎力量。1856年,羅澤南率部進攻武昌時中彈身亡,年僅48歲。

湘軍名宿江忠源,也是一名落榜生。

江忠源是湖南新寧人,1837年考中舉人。1838年,江忠源信心滿滿地進京參加會試,沒有中榜,不得不悻悻然回到老家。1844年,江忠源再次進京,參加大挑考試。進京後,江忠源認識了曾國藩。兩人一見如故,成為了好朋友。

不久,江忠源在大挑考試中被選為教職官員,回鄉任職。曾國藩送行後,對別人說:「吾生平未見如此人,當立名天下,然終以節烈死。」

果然,江忠源回家後,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江忠源籌建了一支楚勇與太平軍作戰,並多次打敗太平軍,並讓太平天國南王馮雲山重傷而亡,真的名震天下。可是,1854年,已經被提拔為安徽巡撫的江忠源在廬州之戰中自殺身亡,年僅42歲。

在左宗棠旗下,有一名大將劉典,是如假包換的落榜生。

劉典是湖南寧鄉人,世代務農為生。劉典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且有過目成誦的本領,鄉里的鄰居都嘖嘖稱奇。不幸的是,劉典是科舉考試的「失意者」。他兩次參加童子試,才獲得秀才功名。接下來在參加湖南省的鄉試時,因為文章寫得太好,被主考官懷疑作弊,名落孫山。

劉典憤怒至極,不再參加科考。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劉典在家鄉興辦團練。1860年,左宗棠奉命回到老家組建楚軍時,劉典加入進來,成為左宗棠手下一名大將,南征北戰,立下不少汗馬功勞,官至山西巡撫。

順便說一句,太平天國的發起者洪秀全,也是一名落榜生。他多次參加童子試,均遭遇慘敗,止步於院試前,連秀才功名都沒有獲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yK5YHkBrsvY2_Uu1E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