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你太美但買不起!現在收藏新疆且末和田玉山料還來得及嗎?

2019-08-01     和玉大叔

和田玉又漲價了,價格成為每年業內「老生常談」的話題,不過往年的文章寫的都是籽料如何漲價,還很少聽說其他料子也漲價的厲害,今年這情況就有所不同,新疆山料的主力品種——且末料最近也在悄然上漲。



說起來原料的漲價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可以說這個行業本就一直伴隨漲價而發展的,增值比股市裡的白馬股還要穩定,畢竟籽料擁有資源性稀缺的優勢,可和田玉的山料儲量不是號稱可以開採上百年嗎?存量這麼大,為什麼山料也會跟隨漲價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追溯到白玉產地了,目前市場上白玉的主要供應產地是俄料和且末料,青海料因其太過水透,難以展現和田玉凝脂般的質感,並不是特別受到市場上的歡迎,已經掉到第二梯隊,且末料作為最接近籽料質感的原料,自然是白玉中的第一梯隊。



其實且末料除了貢獻白玉,原礦的大部分都是帶糖料,也就是說且末料的原礦常常以糖白玉或者糖青玉的形式出現的,糖色含量的多寡顯著影響著且末料成品的價格,且末料從結構上的特點是糖色結構會呈現出像粗粒的苞米粥類似的視覺效果,有粘稠和渾濁的感覺。白玉的極少部分好料可以幾乎沒啥結構,絕大部分屬於差一些的,就會泛青、泛灰,所以說且末料的賭性相對是比較大的,原礦也許看著很油膩的,內部就暗藏許多的裂紋,料子竄髒可能性也很大。



且末料最大的競爭對手——俄料色度上比且末料要高,不過製作成品尤其是手鐲後,高拋光會展現出「賊光」,整體油脂感和凝重感明顯弱於新疆出產的料子,前幾年俄料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還在於價格優勢,一方面是前幾年俄國人不懂中國人要這破石頭幹啥用;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通過部分不能明說的渠(Zou)道(Si)流入了中國,隨著東北某礦石大案的偵破,現在的大部分俄料也必須走正規的進口渠道了,附上關稅讓俄料的成本大幅度飆升,以前那種按堆甚至按噸選料的好日子已經過去。



且末料產於崑崙山巔,沒有個人採挖一說,幾乎是純礦廠出品的原料,這幾年礦場也學精了,為了提高毛利把好的料子和差的料子混成一堆,強行搭售,這就進一步加劇了且末優質原料的收購難度,好幾家相熟的終端做活玉雕工作室向大叔表示:這兩年且末好料出產的越來越少,核心區域的料子挖掉大半,剩下許多的原料全靠蒙眼賭料,切好了還可以出幾個貨頭,搞幾個鐲子小賺一筆;萬一切垮了,出現了裂紋和竄髒整塊料子基本前功盡棄,且末料還不像籽料,挖髒去綹還能利用利用,料子切過竄了髒,那麼除了磨點小珠子基本沒有其他利用價值,考慮到成本,廢料的利用率很低。



和玉大叔曾經多次提及,和田玉漲價是亘古不變的主旋律,雖然說和田玉的山料絕對儲量是比較巨大的,但這些儲量都是藏在荒無人煙的雪線之上,無人區無論何時採集的難度都不會低,越好的料子往往越藏在荒野的深山當中,在大山的核心裡,並非找到礦脈就能隨意開採,加之考慮到近年來國家對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增強,高污染的礦產業限制也很多,所以綜合種種因素,且末料的漲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大叔知道,有玉友最後一定會問道:「那我囤積一些且末料原石,會不會漲價呢?」這就大可不必了,雖說無論何時都好料難尋,可原料畢竟屬於比較專業的領域,銷售渠道也比較狹窄和專業,喜歡囤料的玉友們還是建議多多關注籽料,能流通的東西才有收藏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w4xYGwBUcHTFCnfCc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