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的神話人物,我最喜歡的有兩個,一個是孫悟空,另一個就是哪吒。
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有一個共性:反叛。
悟空是天地精華孕育而成,沒有後台背景,「光腳不怕穿鞋的」,所以鬧地府、砸凌霄寶殿,反叛得比較徹底;
哪吒有生身父母、兄弟,之後鬧海屠龍、削肉剔骨還父母......
相比孫悟空,哪吒有作為人類的生活背景。所以他的反叛,更「接地氣」,更有「人味」。
前幾年,一部《大聖歸來》騙光了觀眾的眼淚。
如今,《大聖歸來》原班人馬,又帶著《哪吒之魔童降世》,重新燃爆這個暑期檔!
以顛覆重塑中國神話宇宙
作為IMAX首部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經點映就收穫了超高口碑。
網友紛紛評價:
「逆天之作」;不接受反駁;「高水準」、「成熟」、「優秀」。
都是對這部暑期國漫的評價。
但是在預告片發布之初,大家卻並不看好這部影片,原因大概和哪吒的形象有關。
如果哪吒被設定成頭頂鍋蓋劉海、化著煙燻妝、走路兩手插褲兜、滿臉寫了一個大大的喪,痞氣十足,整天一副吊郎當遊手好閒的樣子······
那是怎樣一個哪吒呢?
哼著"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這就是最新的3D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導演為我們展示的哪吒形象。
而這個和我們想像中完全不同的哪吒。身上其實就代表了,導演想要顛覆中國神話宇宙的野心。
(溫馨提示:以下內容有輕度劇透,不想被劇透,可以看完電影再讀~)
先看故事:講述了天地元氣孕育出一顆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讓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
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所以元始天尊啟動天劫咒語,3年之後天雷可將魔丸摧毀。
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
不再是好人一路打怪升級、迷途知返的中國傳統神話路子,而是變成哪吒如何打破自己「魔丸」命運的故事。
不僅劇情顛覆,連人物形象也來了180°的大轉彎。
傳統故事裡的哪吒和敖丙,一個勇敢善良,一個作威作福,因鬧海一事勢不兩立。影片中的哪吒和敖丙,卻成為了惺惺相惜的命運共同體。
一向以反派形象出現的敖丙,也終於帥了一回,化身為溫潤如玉的龍二代,魔丸投胎為哪吒,靈珠投胎為敖丙,兩人亦敵亦友的關係成為了影片最大看點。
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也一改往日仙風道骨的形象,成為了大腹便便的快樂神仙,坐騎竟然是一頭豬。
向來是背景板的哪吒母親殷夫人,也成為有血有肉的巾幗英雄。
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雖然改變很大,但成為了本片的笑點擔當。誇張大膽的人物風格,增添了很多喜劇色彩。
當然,顛覆最大的,還是數我們的哪吒。
提到哪吒,師承太乙真人,又受女媧庇護點撥。雖然犯錯,殺了龍王三太子,可正義、善良、勇敢的形象還是一直深入人心。
可電影中的哪吒,從一出生開始便背負著「毀滅世界」的預言。雖是魔丸轉世,哪吒並非一出生就魔性大發,他也曾白紙一般單純無暇,但偏見摧毀了他。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第一次從家裡跑到街上的哪吒,想與一個小妹妹一起玩踢毽子,但人們發現他後,驚恐地大叫,幾個小夥伴也拿東西擲他,他們認定哪吒就是一個魔童。
沒有親人陪伴,沒有朋友玩耍......哪吒心中不快、不滿、不爽,但沉重的命運枷鎖——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周遭所有人的排擠,又將他牢牢困住。
他由此作出的選擇是:行,既然你們認為我是妖怪,那我就老老實實地當妖怪。
他調皮搗蛋、破罐子破摔、為非作歹、惹是生非。時不時就要出街搗亂一回,讓陳塘關雞犬不寧。而最終大戰來臨,曾經被眾人唾棄的小屁孩卻要承擔起拯救眾人的責任。
正與邪的黑白顛倒、悲壯與救贖,也許,這才是最真實的哪吒。
大部分神話故事,都免不了將主角形象「神化」,賦予他盡善盡美的人格和一個小小的缺點讓其迷途知返。
但《哪吒之魔童降世》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哪吒「人化」,讓他成為優缺點並存的角色。如此一來,哪吒的人物弧光更為強烈。
反叛內核下的自我覺醒
生而為魔,那又如何
反抗所有命中注定
打破一切是非定義
若命運不公,就和他斗到底
世人誤解,就獨自對抗世界
生來孤獨,唯有倔強成長
我命由我不由天
……
以上這些話,光是讀著是不是都讓人熱血沸騰?
這些台詞,都是出自影片中的人物之口,而這些台詞的核心其實就是一個詞:反叛
銀幕中的哪吒形象,從來都是叛逆不凡的代名詞。
古早動畫《哪吒鬧海》中就塑造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英雄,他勇闖江海屠惡龍,反抗了象徵權威的邪惡龍王。
動畫連續劇《哪吒傳奇》則延續了神話設定,哪吒成為了女媧欽點的正義化身,和石磯展開了殊死對抗。
而不管是哪種設定,哪吒身上始終都帶著一個核心標籤——反叛者。
回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到底在反抗什麼?
反抗命運,「若命運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從靈珠轉世到天降魔星,前後落差可不止一點點。
哪吒不信宿命論,只認定「你是誰,只有自己才說了算」,憑著一腔熱血逆天改命。
反抗偏見,如果世人皆誤解,不如獨自對抗世界。
面對眾人的有色眼鏡,哪吒開始獨立思考生命意義,最終完成了華麗的蛻變。
反抗自我,你以為他很燃、很炸,很酷炫,但他內心很孤獨、很脆弱、很無助;因此他只能用不屑於解釋、不屑於理會他人、甚至不屑於父愛和母親。
「忿怒」的哪吒,而當哪吒知道李靖要用為自己抵命時,終於明白——直視自己的內心,才能越過命運的山峰。
而電影中的反叛不僅體現在哪吒身上,身為靈珠的熬丙,本應該是世界的救世主,卻不得不背負著拯救龍族的宿命,在家族命運和自身選擇間不斷搖擺,最終他還是叛離了家族的束縛。
還有那句申公豹的話,「人們的成見就猶如一座巨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因為他的妖族身份,任他如何努力修煉都無法得到天尊的認可。於是他選擇離經叛道,用自己的方法證明自己。
叛逆者哪吒背後隱含的真正意義是:喪氣人生,也不要失去自我。想要成為人生的主人,就需要自我覺醒。
中國動畫,何時才能講好故事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燃和淚,我都是承認的。
在影院觀看時也一樣被哪吒燃得一塌糊塗,被李靖夫婦對哪吒的愛感動得一塌糊塗。
可這種一塌糊塗,始終是一種爆米花式的套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劇本結構,是典型的「三幕式結構」,觀眾完全可以預料故事的結局:一開始被視為魔童的哪吒,在幾次轉折之後(此處不過多劇透),最後肯定會成為拯救眾生的神童。
而這樣的套路似乎在近年的國產電影中屢試不爽,《大聖歸來》、《哪吒》和《白蛇緣起》都是如此。
可我們得知道,這樣的敘事結構永遠也無法讓人把影片帶出電影院,永遠無法讓中國的動畫文化和神話故事,在世界範圍內,讓人們產生精神共鳴和持續數十年的精神感召力。
可事實上,這件事情我們曾經是做到過的。
1979年上海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哪吒鬧海》作為第一部亮相坎城的華語動畫,被坎城電影節選為正式參展影片,因為缺乏經驗,錯過了提交材料的截止日期,成為坎城遺珠。
不過,坎城依然為《哪吒鬧海》安排了放映會。放映結束,掌聲雷動,濃烈的古典風情和盪氣迴腸的神話故事震撼了整個坎城。
誰都不會想到,坎城甚至為這個白衣少年設置了一個臨時獎項:特別放映獎。在場的影視創作者,甚至因此而改變了對中國動畫,中國影視行業的成見。
轉眼40年過去了,我們的動畫電影還在講述表面化的善惡對立、改變命運、偏見這樣的道理。
而好萊塢動畫電影,它的故事能老少通吃。
孩子們看到的是一層意思,成年人還能看到另外一層意思。比如《瘋狂動物城》,奇思妙想的動物世界可以給孩子帶來歡樂,與此同時,電影對政治與權力的映射又讓成年人津津樂道。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電影最後,還發布了系列電影的下一步《姜子牙》的預告片。
製作風格一致,3D效果相似,在魔童降世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影響下,相信姜子牙也能拿到不錯的成績。
但是製作方反覆使用一種固定模式輕鬆拿到口碑+票房的高回饋時,我們還得想想。
這個哪吒電影宇宙,到底值不值得推崇?
誰可能成為今年暑期檔爆款
7月,還有兩天就要結束。
《掃毒2天地對決》上映25天,票房跨過十億大關。《銀河補習班》上映12天,票房有望接近10億大關。《跳舞吧!大象》上映4天,票房累計達三千多萬。這和歷年暑期檔的輝煌戰績相比,顯得氣勢不足。
就在觀眾們等了足足將近大半個月,暑期檔的熱潮,終於由7月26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啟,上映首日僅1.5小時,票房就已破億。上映首周(僅三天)的票房,逼近7億。截止目前,7.79億票房。
這也是目前暑期檔表現最好的一部國產影片。口碑、票房雙雙在線,淘票票9.6分。
進入八月,將迎來另一部有望成為爆款的影片《烈火英雄》,正式上映是8月1日。而在上周末的多城點映里,觀眾給出的評價都很不錯,獲得貓眼9.6、淘票票9.4分的罕見電影高分。
《烈火英雄》是根據2013年遼寧蒙古族作家鮑爾吉·原野發表了根據「大連7.16大火」(2010年發生)的報告文學《最深的水是淚水》而改編,影片把遼寧大連換成了遼安濱海。
據悉,《烈火英雄》是博納影業今年「中國驕傲三部曲」的首部,另外兩部是《決勝時刻》和《中國機長》。它們作為獻禮建國七十周年的作品,備受大家的關注和期待。
此前,博納多次參與製作了《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戰狼2》和《建軍大業》等影片,特別是《紅海行動》榮獲去年春節檔的票房冠軍,是目前國內「主旋律」題材把握和掌控不錯的公司之一。
消防員一直是我們心中值得欽佩的人,關鍵時刻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從2018年其由武警部隊轉制以來,消防員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這次把中國少有的消防題材搬上大銀幕,而且首次用商業大片的思路來拍攝。
綜合這些特質,《烈火英雄》很可能是今年暑期的爆款,有望扛起重振暑期檔的大旗,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燈塔-專業版數據APP;貓眼-專業版數據APP;電影情報處編輯,《烈火英雄能成為暑期檔華語真人票房冠軍嘛?》,發布於「電影情報處」,ID:dianyingqingbaoc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