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大的本色,應是「生命至上」

2024-06-16     上游新聞

據多家媒體報道,近日,一份題為《關於2023學年春季學期兒科教師上課遲到事件的查處通報》的文件截圖在多個醫療領域平台上廣為流傳。該通知顯示,5月10日,南方醫科大學《Pediatrics》課程授課老師俞莉發現其科室的患兒病情危重,疑似腦出血,遂留下來緊急處理,導致未能及時趕到教室,上課遲到29分鐘,最終被認定為教學差錯,予以扣除當月獎金、全校通報批評以及取消年度考評評優評先資格。

6月16日,南方醫科大學通報稱,已關注到該校第一臨床醫學院教師被通報的網絡信息,正在核實情況,後續將跟進處理。據上游新聞報道,該校一名學生確認該處分通報於14日通過學校OA系統發布,並在學生群體中引發巨大反響;另據澎湃新聞報道,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一名知情人士確認該通報屬實。

俞醫生因緊急處理病危患兒,導致上課遲到被通報處分一事,尚在調查當中。但校方應正視公眾關注,以及此事帶來的社會影響,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以及後續的調查處理結果。對於此次事件,社會輿論之所以一片譁然,基於一個樸素的道理:在常規情況下,單位的規章制度和學校的任課安排確實需要遵守;但當「到點正常上課」與「救治病危患者」之間發生衝突時,仍然漠視客觀變量,僵化處理涉事醫生,顯然不合情理。

更何況,作為一所醫科大學,其秉承之理念,應是培養集醫術、醫風、醫德於一體的專業人才。2021年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其總則中明確提出,「醫師應當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恪守職業道德,遵守執業規範,提高執業水平,履行防病治病、保護人民健康的神聖職責」。俞醫生的做法,顯然是對履行醫師神聖職責最好的詮釋,非但無過,甚或有功;而作為一名「傳道授業」的師者,她也以身作則向學生們展示了他們未來應該成為的樣子。試想這樣一位讓人肅然起敬的醫者和師者,卻要在救治完成後受到未能正常履行教職的質疑,並被處以扣除獎金、通報批評和取消評優的「一鍵三連」式處分,這樣的通報,怎不讓人寒心?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醫科大的本色,應是培養將患者生命放在首位的醫者,而非將醫生這個神聖的職業當成養家餬口的工具、墨守成規甚至漠視生命的「機器人」。我們希望本次事件能夠得到一個圓滿的解決,讓俞醫生這樣的醫者不至於寒心,從而激勵更多醫療行業的從業者們可以放心投入到救死扶傷的工作中去。

特約評論員 周斌

上游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ffd097be3e088353bafa6e56f972f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