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結束,醫生佇立在原地,雙腿已無法移動

2022-05-08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手術結束,醫生佇立在原地,雙腿已無法移動

前幾天,麻醉科開展了鞘內泵植入手術。

患者是一名50多歲的大爺,腫瘤已經多處轉移。治療目標,主要是少遭罪。

然而,他的口服藥已經吃了太多了。每天兩大把,還不怎麼當回事兒。

找到麻醉科後,麻醉科主任立刻進行了系統的評估。

最後給出的意見是,符合鞘內鎮痛標準,可擇期手術。

手術當天,戰戰兢兢的患者被推上了手術台。

一番安慰後,麻醉科主任親自上陣。

做這個手術,是需要在透視下完成的。也就是說,醫生不可避免地要吃線。

為了少吃一些線,醫生都會穿上厚重的鉛衣。

這活兒,對於年輕人來說還行。歲數大一些的醫生,真扛不住。要知道,那個鉛衣有將近40斤!再加上鉛帽、鉛脖,壓得你真的喘不上來氣。

40多歲的麻醉科主任,似乎忘了自己已不再那麼年輕。穿上鉛衣,他就感受到壓力了。

穿上一次性無菌手術衣,他立刻感到一種窒息的壓迫。

然而,面前的患者好不容易才躺在手術台上的,他不能讓患者看到醫生的為難。

對於這樣的患者,其實都有雙重顧慮:1.顧慮錢,擔心花錢多。其實,總體算下來,生存期超過幾個月就能看出鞘內鎮痛是省錢的;2.擔心出意外。到了這個階段的人,其實很怕那什麼。

儘管是首次操作,但鞘內泵植入手術所用的技術就是麻醉科的常用技術,只不過過程有點不一樣罷了。

一個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

看到自己的傑作,麻醉科主任心情特別好地和患者報喜。

然而,當他準備離開手術台旁邊的時候,他發現走路非常艱難。兩支膝蓋,就像得了重度關節炎一樣,根本活動不了。於是,他就像踩高蹺一樣地挪開了。

脫掉鉛衣,裡面的隔離衣已經濕透。

恰好看到這一幕的患者,哽咽著說:大夫,你辛苦了,我一定好好配合治療。

手術室內,有太多不為人知的事情。這裡,有一群為生命努力的人。

手術後當天,患者的疼痛評分明顯降低。這一刻,患者又燃起了希望。家屬,緊鎖的眉頭也打開了。

回頭,我們還想對做這個手術的戰友說:要當心你的膝蓋!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c5f29a50613a02257421b73e78eea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