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毛主席緊急將汪東興從江西調回了中南海。
汪東興回來後,仍任公安部副部長兼中央警衛局長,繼續負責中央領導人的安全警衛工作。
在與汪東興的工作交接中,主席親自明確交代了三件事,讓汪東興來負責。
第一件事,考慮到當時我國與蘇聯之間的緊張關係,存在潛在的威脅及核攻擊的陰影。
儘管我們尚未掌握核武器,但中央已前瞻性地著手規劃防禦核打擊的工程。
特別是關於保護中樞機構的安全措施,汪東興需親自監督,確保萬無一失。
第二件事,針對近期有報告指出,在警衛團的外層防衛隊伍中,可能存在敵對組織滲透的情況,其真實性亟待核實。
此任務緊迫且敏感,需汪東興立即啟動調查程序,徹底查清真相,並採取必要措施應對。
最後第三件事,也是非常關鍵的一項任務。
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存在一些不良思想傾向與不當行為。
針對這一情況,毛主席計劃實施一次「小整風」。
起因是在1960年春末,毛主席開始了一次全國性的視察之旅。
而在這次視察期間,毛主席的隨行人員在天津、武漢、上海等地,接受了當地贈送的布料、自行車、手錶等物品。
毛主席察覺到這一情況後,就在9月底緊急召回了汪東興,委託他負責整風教育,以糾正這種不當行為。
汪東興自1958年6月起擔任江西省副省長一職,原規劃在當地服務三年。
根據文獻記載,1960年9月末,他正在九江地區參加農林墾殖研討會。
突然接到毛主席的電話後,汪東興立刻返回南昌,並預訂了次日前往北京的車票。
記錄顯示,毛主席在獲知汪東興將於9月28日清晨抵京的消息後,立即吩咐道:「通知他馬上來中南海,我要見他。」
當天,毛主席與汪東興談話說:「我身邊工作人員中有些作風不正,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思想,需要進行教育,進行一次小整風,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搞好團結,做好工作,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談話結束後,汪東興原本是計劃先回一趟江西,處理交接事宜。
但毛主席特別指示他,要立即著手整風準備工作,可先通過電話遙控安排江西的工作事宜,之後再找合適時機返回處理餘下事務。
由此也可見,毛主席對於這次整風行動的重視。
10月3日下午,汪東興向毛主席報告了他對小整風工作的意見。
他提出,要開啟小整風,關鍵第一步是強化學習,深化理解。
在此基礎上,大家應坦誠交流,相互啟迪,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
不戴帽子,不打棍子,每天搞半天,爭取50天完成小整風。
此法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因此10月6日早晨,汪東興就召開了毛主席辦公室黨支部的擴大會議。
宣布了小整風的計劃,並轉達了毛主席的指示。
毛主席也指出:「你們沒有犯什麼路線錯誤,只不過是生活作風、思想意識上的缺點,只要認真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檢查一下就完了嘛。如果有人對你批評尖銳一些,也沒有什麼不好,就是讓你不舒服幾天、幾十天,將來你會感覺到對自己是有幫助的。」
毛主席還藉助自己親身經歷中的教訓與感悟,來勸導教誨大家。
聽過毛主席這一番懇切之言,大家紛紛積極響應,都積極參與了這次小整風活動中去。
正是由於毛主席對此次整風運動的高度重視,一部分工作人員也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與。
最終,都能夠積極且嚴肅地投身於批評與自我批評之中。
不僅對近期的事件進行自我反思,就連多年前的細節,也毫不避諱地坦誠分享。
真正做到了事無巨細,開誠布公。
例如,有人回憶起在鄭州時,曾收到當地政府部門送來的消暑西瓜與冰棍;
前往山東訪問時,收到了幾包「大公雞」牌香煙;
上海之行,每人分到了幾隻螃蟹。
此外還有人提到,按照規定,在外差旅期間每位同志,需每日上交四角錢及一斤糧票作為餐飲費用。
但有些時候,地方政府招待的餐桌上,不乏雞鴨魚肉等豐盛佳肴。
這樣的特殊款待,顯然超過了大家所繳納的伙食費標準。
1959年6月,毛主席在武漢期間,肥皂用完了,其秘書就拜託武漢的同志幫忙買幾塊肥皂。
肥皂送來後,隨行的工作人員也按價買了一塊。
但由於肥皂是定量供應的,所以超出配額外的購買也算是一種特權行為。
基於此,這位工作人員也主動進行了自我反省。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表面上看似無傷大雅、無需擔責的小事,也一絲不苟地進行了追查。
譬如,有位同志回想起,陪同毛主席前往紹興出差的經歷。
在返京列車卸載行李時,意外發現了幾壇額外的紹興陳釀。
當時所有工作人員都不清楚酒的來源,推測可能是當地同志搬到車上去的。
雖然這些酒最終都送到了廚房,並未私分,但大家還是決定為這件事承擔責任。
這些大家曾經不以為然的小事,在經過檢查和反思後,也有了新的認識:「事情雖然不大,卻不能開這個先例!」
在整風運動開展的同時,毛主席還強調了一定要退賠。
因退賠工作涉及到評估價值、確定退還方式等複雜程序,故而持續時間較長。
甚至在小整風運動結束之後,退賠進程仍在繼續。
毛主席對於退賠的態度異常堅決。
無論所涉物品數量多少、價值幾何,一律要求列出清單,逐一進行核查並確保退還款物到位。
此舉不僅僅局限於對1960年,接收的地方物資進行退賠,還追溯以往,對過去相似的情況一併開展清查與退賠。
在韶山毛主席紀念館中,珍藏著一些珍貴的歷史遺物,其中有一張記錄布料的字條。
據曾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這張字條與退賠事件有關。
字條上詳盡地列出了時間、布料的名稱、尺寸、單價、總價,以及接收布料的工作人員姓名。
而所有記錄的收受時間,均為1960年6月。
除此之外,紀念館還保存著一份「算清」清單,是一張手繪的表格。
上面列有姓名、物品名稱、數量、單價、合計以及備註六欄。
在清單的下方,還有汪東興留下的批示:「請王蔭清、安科興同志按照上述數目向每人算清。」
清單中的物品種類,包括自行車、衣料、手錶、收音機、餅乾和肉鬆等。
而備註欄中,則特別標註了天津、上海、武漢這三個城市。
這是當時對於廉潔自律的嚴格要求,和對不正之風堅決糾正的歷史見證。
透過退賠單據上記載的細節,以及諸如「一切已清償完畢」、「交予安科興同志處理」等字樣,可以明確得知:至1960年11月7日,相關人員已就一些物品,完成了具體的退賠事宜。
而從「算清」清單透露的信息來分析,整個退賠流程並非一次性完結,而是採取了邊審查邊退款的方式。
由一點也可以看出,毛主席對於退賠工作的嚴格要求,以及堅決的態度——退賠到底、絕不含糊。
根據「算清」清單所示,有部分人需要退還的款項達到了上百元。
可毛主席身邊的很多工作人員職級並不高,月薪只有幾十元。
加之還需定期支付包括伙食費在內的各類生活開銷,突如其來的退賠要求,無疑是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負擔。
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就主動幫助他們完成退賠。
在毛主席遺物中,有一份中央辦公廳行政處財務組的報告記錄,日期標註為1962年7月18日。
該報告是呈遞給汪東興的,匯總了從1961年11月至1962年6月,毛主席的個人生活經費收支狀況。
在支出項目中有一項「雜費(退賠)」,金額達到了5040.46元。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禮儀之邦,禮物交換是人際交往中傳遞情誼與尊重的傳統習俗。
親朋之間相互贈送禮物,被視為增進情感的正常表現。
但是對於領導幹部,尤其是黨的高級幹部而言則不同。
這種私人交往中的禮尚往來,可能涉及到紀律範疇,直接關係到黨風廉潔的問題。
毛主席在此方面,展現了他的遠見與魄力。
無論是革命時期還是建國之後,面對身邊或黨內可能出現的不正之風與腐敗苗頭,他總是及時發聲警示,並且雷厲風行地制定執行相關政策,堅決遏制不良風氣的蔓延。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從自我約束做起,樹立了一個高標準的行為典範。
早在青年時代,毛主席就給自己定下來「三不談」的原則:不談金錢,不談身邊瑣事,不談格調不高的東西。
1929年2月9日,毛主席率領軍紅四軍的精銳,抵達江西瑞金大柏圩,在當地的王家祠安置下來。
夜幕降臨之時,毛主席正與朱德在昏黃的油燈旁,緊張地規劃軍事部署。
突然,一名警衛員敲門告知,有數位商人留下一包裹和一張字條後匆匆離開。
毛主席接過包裹,當眾打開,發現內含數百枚銀元。
字條上書:「紅軍首長敬啟:未能遠迎貴軍蒞臨,心中惶恐,聊表寸心,本鎮商號特獻銀元四百五十,望勿推辭,收下為盼……」
落款署名是「大柏圩商戶鄭某、陳某、曾某」。
閱讀字條後,毛主席神色凝重地對朱德說:「這些商人顯然誤將我們視為國民黨反動軍隊的一員,擔心我們會如那些軍隊般侵擾商鋪,損害他們的權益,這是敵人惡意宣傳的結果。我們初抵贛南,必須嚴格執行保護商人權益的方針,維護社會秩序,穩固我們的革命根基。」
即使當時紅軍的生存環境極其艱苦,物資極度緊缺,毛主席依舊堅決拒絕接受這筆意外之財。
當晚,他與陳毅等人不顧風雪交加,手持馬燈一家接一家地探訪,終尋得贈銀的商戶。
陳毅將銀元原封不動地擺在桌面,向店家解釋:「我們特意來訪,是要歸還這份心意,請務必收回。」
商人們驚慌失措,連忙回應:「長官,萬萬不可嫌棄,我們還能再添!」
毛主席溫和地堅持道:「各位老闆,這些銀元我們不能收,請拿回去吧!」
隨後,他耐心地向商戶們闡述了紅軍的鐵律與政策,用實例證明了紅軍與舊軍隊的本質不同。
商戶們聽罷釋懷,滿心歡喜地收回了銀元,對紅軍有了全新的認識。
也正是因為紅軍有著嚴明的軍紀,秋毫無犯,才得到了老百姓的真心擁護和愛戴。
1959年秋分時節,毛主席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
它來自湖北靈泉寺,是一盒香甜可口、酥脆無比的東坡餅。
靈泉寺,位於湖北省鄂州市西山之上,是隱匿於蒼翠古木間的千年古剎。
不僅以其莊嚴的建築聞名,更因其特產的東坡餅享譽四方。
歷經戰火,西山及其靈泉寺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遭受重創,廟宇損毀,自然風光慘遭破壞。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與地方政府投入了資金,對包括靈泉寺在內的諸多歷史遺蹟,進行了修復,使之重現昔日光彩,西山風景名勝區也因此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住持融廣法師的帶領下,靈泉寺不僅召回了因戰亂流散的僧侶,還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極大地改善了寺內僧尼的生活條件。
同時,地方政府的持續資助,確保了寺廟的基本需求得以滿足。
融廣法師深切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宗教文化的尊重與支持,內心充滿感激。
1959年9月,為了表達對黨和國家關懷的感激之情,融廣法師精心策劃。
他指示寺內僧人選用上乘原料,遵循古老技藝,親手製作了12枚精品東坡餅,並託付鄂城縣京劇團的同志代筆書寫了一封信,一併寄往北京,呈交給毛主席。
出乎融廣法師意料的是,這封滿載心意的信件很快得到了回復。
回信來自中共中央辦公廳,信中提到:靈泉寺僧人手工製作的東坡餅已收到,隨信附上了相應的餅款,並表達了對寺僧們的感謝。
同時,信中重申了中共中央關於禁止向中央領導贈送禮物的規定,希望靈泉寺以後不要再寄了。
參考文獻
[1]李麗,夏博文.1960年毛主席對身邊工作人員的「小整風」[J].黨的文獻,2020(02):117-121.
[2]佟明增.以「小整風」經常「拂塵」[J].共產黨員,2017(06):25.
[3]武健華.毛主席親自領導身邊工作人員的「小整風」[J].百年潮,2011(07):46-50.
[4]吳文元.值得仿效的「小整風」[J].政府法制,2009(33):57.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