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去自駕,皮卡一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具備貨箱空間大、裝載能力強、拖拽能力強、拓展性強,通過性強,優點真的很多,可以滿足各種遊玩場景,而且越來越多的城市已經放開皮卡限行。放在以前,大家可能想到的是猛禽,屬於有錢人的大玩具,而近年來國產皮卡也多了起來,不過都是汽油和柴油版,很多時候都是兼顧干粗活的作用,但是在經濟性、舒適性方面肯定是沒法跟SUV比的,市面上的混動、油改電皮卡並不是很多,更別說純電皮卡了。
吉利的雷達RD6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為了滿足這一細分市場而推出的一款純電皮卡,與其它皮卡不同的是,雷達RD6定位純電物聯生活皮卡,更加注重乘用化和生活場景化。很多人對於皮卡的認知可能還是停留在以前,那麼在新能源時代,純電皮卡又有什麼體驗更好的地方,我們下面來分析下。
首先來說說皮卡的車身結構,傳統皮卡都是非承載式車身,帶大梁的車身結構好處就是車身結構強度高,皮實耐造,缺點也很明顯,由於駕駛室、貨箱和車架通過彈簧或橡膠軟墊柔性連接,車身重量高、顛簸、笨重,舒適度一般,如果後期推出油改電車型,電池包會侵占駕駛室空間,所以如果一家人出行,體驗會差一些。
雷達RD6純電皮卡平台M.A.P,基於浩瀚架構打造,採用創新的一體化車身結構,已獲得國家專利,被稱為「隱形大梁」設計,可以理解為是將大梁和車身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承載式車身結構,這樣的設計思路類似硬派越野車路虎衛士,只要車身強度夠高,就會利大於弊。雷達RD6通過前後縱梁、地板門檻、井字梁與A/B/C柱強連接,車身抗扭強度達到30300Nm/deg,同時減少了不必要的橫樑或支架,直接帶來的好處就是在保證車身高強度的同時,車身整體重量更輕,沒有大梁重量高、顛簸、笨重的缺點,那麼操控性和舒適度都有較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能耗也會更低,一般來說實際用車場景大部分為鋪裝路面,所以這樣的車身結構設計優勢十分明顯。
而且一體化車身架構在後期衍生車型拓展方面更加靈活,前地板可以安裝電池包,後地板採用「Z」形斷面型式,上平面可以安裝座椅,下部可以安裝油箱,那麼未來不管是推出純電車型,還是混動車型,都不需要額外改造,屬於模塊化,可以更低成本的批量生產,所以雷達RD6的價格可以很親民。
那在乘坐舒適性方面,一體化車身結構帶來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車廂空間利用率更高,擁有接近中大型純電SUV的大五座空間,因為三電系統更省地方,所以相比傳統皮卡,可大幅縮短踏板到前軸距離和後懸距離,進一步提升車內空間,同等車長腿部空間設計提升90mm,乘坐起來體驗更好。
如果你開皮卡跑長途,除了座艙乘坐舒適度,再就是擔心噪音是不是會很大,雷達RD6首先是風阻係數只有0.32,而且還採用電機懸置+副車架襯套雙層隔振,全覆蓋靜音乘員艙聲包,全車18處聲學包覆,實際效果相較於傳統皮卡車內噪音低3dB。
再就是動力方面純電皮卡的體驗也更好,雷達RD6搭載的「日電產」油冷電機最大功率為200kW,峰值扭矩384N·m,動力水平相當於3.0T汽油發動機。最快零百加速僅需6.9s,燃油皮卡能到10s以內就能接受,而且極速方面,雷達RD6可以達到185km/h,最大爬坡度60%,動力體驗不可同日而語。
還有就是駕控方面,傳統皮卡後懸掛一般都是非獨立的,開起來的實際感受都會比較笨拙,雷達RD6可以採用和SUV類似的四輪獨立懸架,典型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杆設計,開起來更像是一台靈活的SUV車型。
最後說一下電池方面,雷達RD6配備有三種容量的電池包,分別為63kWh、86 kWh和100 kWh,對應CLT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410km、550km和632km,能滿足各種用車需求。還有就是在充電方面,家充樁最大功率支持11kW,直流快充功率能達到120kW,從30%充到80%只需30分鐘,還是很便捷的。而且還支持外放電,最大放電功率6kW,出去露營的時候就太香了。
小結:
雷達RD6挖掘出了消費者對於皮卡的最基本需求,讓開一台皮卡出行以及自駕的體驗更好,皮卡里獨有的「隱形大梁「設計,讓一台皮卡的舒適度接近於SUV,性能比傳統皮卡更強,可以拓展出很多用車場景,尤其在不限行的城市,一台純電皮卡的確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用車體驗,讓我們的用車生活更加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