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評 | 讓優質家政服務既「興農」又「興家」

2024-06-11     北青網

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了《2024年家政興農行動工作方案》(下稱《工作方案》),從促進供需對接、加強品牌培育、加大幫扶力度、完善支持政策、優化發展環境五個方面提出25項具體措施,深入開展2024年家政興農行動,提振家政服務消費,助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6月11日央視網)

該《工作方案》的主要著力點是大幅提升家政服務水平,使之成體系、成規模、出品牌,主要目的則是為了興農,即發揮家政服務業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作用,更好地服務鄉村全面振興。因此,工作方案圍繞興農這一目標展開,並帶有鮮明的針對性。

從《工作方案》的具體內容可以看出,相關部門推進家政興農的決心很大、措施也很得力。家政服務面臨服務十分分散、從業人員流動性大且缺乏歸宿感、養老和醫療保障不夠健全等難題。尤其是,過去家政服務多屬「零工」,服務質量高低取決於從業人員個人,因此很難樹立特色勞務品牌。《工作方案》針對這些難點問題進行周密安排,做好了啃「硬骨頭」的準備。

立足於家政興農,將主要通過家政服務員技能升級來提高供給質量,通過創業擔保貸款、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政策支持,鼓勵農村勞動力有組織、成規模地進城從事家政服務工作,並通過加快家政信用體系建設,推進家政服務員信用評級賦碼,探索推行電子版「居家上門服務證」等舉措,為家政從業人員創業和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也要看到,倘若站在城市家庭這個需求端的角度來看,對於家政服務業會有不同的想法與期待。很多城市家庭都有相同的感受:現在家政從業人員的數量並不少,但要找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從業人員實在太難,拿錢買不到好服務,是家庭面臨的共同難題,有些家庭錢沒有少花,但保姆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幾年下來,仍然沒有找到自己中意的那一個。

所供非所需,是家政服務業面臨的一大問題。要想做好供需對接,除了要開展訂單式培訓,提高家政勞務輸出管理水平,以及推進家政進社區,引導家政服務融入社區生態體系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家政服務模式更加多元,並隨著市場需求及時調整服務。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得針對需求強化信息收集,就會供給去適應需求,而不是讓需求遷就供給。

此外,供需雙方的信任不足也是一道待解難題,家政從業人員通常需要與僱主共處一室,信任不足就難以長期相處。對保姆、月嫂等家政從業人員進一步強化約束,使之更加誠信與敬業,串通漲價等現象也能夠得到較好治理,如此才能打消家庭的顧慮,讓請保姆不再成為家庭的一大煩心事。

家政服務供需兩端都連著千家萬戶,針對從業人員加大引導與扶持力度,可以讓更多農村富餘勞動力更加順暢地就業。另一方面,也要讓家庭不再為找不到所需服務而煩惱,家庭為此付出的每分錢都花得值。如此才能讓家政服務既「興農」又「興家」,並促進家政服務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文/時本

圖源/視覺中國

編輯/王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ba976272ad81bc04fd3a88547762b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