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能養出亞妮這樣的閨女,該屬於家門不幸吧。
首先要聲明我的態度,我從來不認為亞妮喜歡慶志是原罪。
我也不是門當戶對婚姻觀念的擁躉,我只是覺得拋開階層差距,慶志為人根本不值得亞妮的愛。
亞妮為了慶志,不斷將她親媽當惡人,這個態度真是有些吃裡扒外的。
她最讓人非議的地方是,她已經完成精神斷奶,但始終沒有物質斷奶。
慶志買了婚房,許家出錢裝修,買車,付出的費用比慶志還要多。這些錢是許家給亞妮買單,亞妮和慶志一樣都是吸血原生家庭的。
亞妮母親希望慶志能給亞妮一個風風光光的婚禮,這不過分。
許家為亞妮砸了那麼多錢,也想要慶志放血,聽個響,這是他們身份地位的必然。
亞妮媽說過了,亞妮找了個苦出身,對許家來說很沒面子。然而,亞妮一直堅持旅行結婚,根本不管許家有沒有面子。
亞妮不愛慕虛榮,當然是好的品格。但是,亞妮這樣做根本不值得啊。
許家花的錢比慶志多,結果車是慶志開,房本寫慶志的名字。況且慶志有個特別雞賊的行為邏輯,只要他明白亞妮聽自己的話,他就說聽亞妮的。如果亞妮有自己的主意,比如說安裝兩萬塊的窗簾,他就否決亞妮的看法,讓亞妮聽自己的。
亞妮在慶志面前,看似備受寵愛,在大事情方面,很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情。她一直在配合慶志,甚至為了慶志,她不惜對抗親生母親。
亞妮媽不待見慶志太正常了。因為亞妮和慶志在一起後,慶志對亞妮只有情緒價值,而缺少經濟價值,後者才是很多有過婚姻經驗的過來人最在意的地方。
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個體,組建成家庭後,1+1=2是底線,1+1 >2是理想。
一段良好的婚姻,應該是互利共贏的。郎才女貌能夠成為主流的婚姻模式,就是因為它強調了互利共贏。
郎才女貌,原意是男子有才,女子貌美,比喻姻緣結合十分美滿。
為何古人能認為這樣的婚姻美滿?
原因很簡單,男人有才華,因為才華是變現手段。女子貌美,意味著她擁有優質基因的可能性更高。男方的經濟基礎好,女方的基因條件優,雙方各取所需,就是互利共贏。
這就是即便大清亡了,多金男依舊能得到美女青睞的主要原因。
說回亞妮和慶志,兩個人缺少互利共贏的基礎。為了和慶志在一起,亞妮需要不斷向下兼容,喪失了維繫現有生活條件的可能。
當然,我們不欺少年窮,現在的慶志不能維繫亞妮在原生家庭就能享受的物質生活,不代表他將來不可以。
即便慶志真的飛黃騰達(不可否認,他有這樣的頭腦),他從小到大養成的消費習慣,他的精緻利己的本能真的可以成為過去嗎?
我對此持悲觀態度。
亞妮媽看不上慶志,不是與亞妮為敵,她恰恰是在關心亞妮。
她擔心亞妮家給慶志,會降低自己原有的生活質量。談情說愛,可以有情飲水飽,但是婚姻生活是柴米油鹽,像慶志這種月薪三千塊的公務員——成為市長秘書後估計會好些,不過,她們將來還要面臨生兒育女的情況,亞妮大機率是要消費降級的。
穿個短袖都是小几千塊的湯姆·布朗,亞妮能能承受消費降級的苦日子嗎?
如果亞妮真的嫁給了慶志,那麼,王家還是祖墳冒了青煙。
無論是出身貧窮的何幸福,還是家境不錯的許亞妮,她們都是一身佛光的女菩薩。愛上不太行的男人,始終對男人不離不棄。
她們才是萬里挑一的女子,因為只有她們才能在扶貧式的婚姻中找到了尋常人難以得到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