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調查|車企入局新能源車險 車主們的保費會降嗎

2024-06-26     上游新聞

資料圖

「為什麼20多萬元的新能源汽車,保費卻和50多萬元的燃油車接近?」「我去年的車險才4000多元,就出了一次險,今年居然給我報價8000多元。」「車險都要到期了,竟然一個報價促銷電話都沒接到。」

社交平台上,新能源車主吐槽「投保難」「投保貴」的層出不窮。

近日,比亞迪財險首保「開張」。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比亞迪拿下保險牌照,強勢挺進新能源車險市場,能否將新能源車險的價格「打下去」?目前,新能源車險究竟「卡」在哪兒?近日,上游新聞記者走訪市場進行了調查。

車主

沒出險保費不降反升

特斯拉Model3車主張小姐稱,去年的確出過一次險,今年竟然沒有保險公司主動「問津」。最終,今年保費直接漲了3000多元才順利投保。

和她一樣,不少新能源車主在談到汽車保費時都唉聲嘆氣。

記者看到,在某社交平台上,有網友表示,去年6月才買的車,首保6000多元,一次險都沒出過,今年就漲到11316元。客服反饋稱,「是針對兩個特定車型保險漲價」。也有網友吐槽,「去年出了2次險,直接被報高價,其實就是拒保。」

記者查看多個社交平台和車主社群,不少車主都反映新能源車的保費漲了,只是不同的車上漲幅度不同。一旦出過險,保費漲幅多在30%~100%之間。

不過也有車主稱,並未被新能源車險「背刺」。

「我的車今年保費下降了。」寶馬iX3的車主陳先生稱,今年年初續保的,大概4000多元,但是相較於以前動輒上千的返現金額,現在保險返現簡直太少了。

小鵬G3的車主孔先生也表示,駕車多年,一次險也沒出過,今年1月續保,花了不到3000元。

上游新聞記者在採訪多位保費下降的車主時,他們普遍提到其車輛沒有出過險,並認為出險就是其他車主保費上漲的主要原因。

市場

保費較燃油車約高21%

在萬象城小米汽車體驗店,銷售人員向上游新聞記者介紹,目前指導價21.59萬元的小米SU7保費在5000~6000元,指導價29.99萬元的小米SU7 Max保費則高一些,在6000~8000元之間。而65.08萬~101.88萬元的瑪莎拉蒂Grecale基礎版,保費則僅需約6000元。

特斯拉此前推出的8000元官方現車保險補貼政策早在今年3月31日結束。特斯拉Model 3後輪驅動版,首年全保費用大概約6000-6500元。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車主陳先生稱,據他了解,目前主要是平安、人保、太平等比較大的保險公司,才會承保新能源汽車的車險。

蔚來車主郭先生告訴記者,6年來,一直是通過4S店購買保險,「沒有油車保險返現,每年變化不大,基本在8000元左右。」

某財險公司理賠專員介紹,目前,該公司車險系統計算保費是自動報價系統,按車輛出廠指導價上下浮動30%計算。另一財險公司則表示,對於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車主,我們是按發票價承保,但是必須至少報三個險種。一般車主都會投保車損險和三者險,公司則要求另外選加一個險種,如玻璃險,涉水險等。

但他們均表示,新能源車與燃油車在承保流程上沒有區別,各家公司對新能源的考慮因素大同小異,主要集中在因駕駛行為和車況導致的出險率高、維修成本高等。

根據中國銀保信發布的《新能源汽車保險市場分析報告》顯示,新能源汽車的平均保費比燃油車高出大約21%。此外,據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台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車險的車均保費為4003元,傳統商業車險的車均保費為2209元,前者約為後者的1.8倍。

「保險公司續保,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對此,重慶市保險行業協會人士分析,每位車主的駕駛習慣、年齡大小、里程、事故次數、違章情況等等,這些因素所產生的「畫像」,都會影響保險公司的最終報價。

申萬宏源研報顯示,新能源車險的賠付率平均接近85%。以車損險為例,新能源車中占比最高的家用車出險率高達30%,顯著高於燃油車的19%。

有業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車型疊代升級太快,很多車型推出沒幾年就停產了,也使得保險公司的理賠定損面臨難題。

資料圖

跨界

車企入局「搶業務」

相較於險企的「謹慎」而言,新能源車企頻頻入局。

近年來,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等多家新能源車企紛紛通過設立和收購保險經紀公司,進軍保險行業。此外,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吉利控股等也早已將手伸進了保險行業。

不過,上游新聞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走訪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門店,多位銷售人員表示,目前公司沒有上線自主開發的保險產品,推薦的新能源車險多為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等公司的產品。

車企「跨界」新能源車險,是否能帶來「鲶魚效應」?

以蔚來為例,蔚來的2024版無憂服務產品,將保險和服務費用重新組合,改用「車險+三段階梯式」的服務收費模式,用戶每年最低499元就能享受蔚來無憂服務,相較於上一代門檻大幅降低。換言之,除了保險公司理賠外,蔚來還會提供額外的代理賠、維修等服務。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談及新能源車險業務時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保險行業基本處於虧損狀態,主要是由於整車設計和售後服務環節存在脫節。例如,電動車上的一節動力電池出現損壞,目前需要更換整個電池包,不能拆件維修。比亞迪則要優化這一產品設計,如通過拆解式維修降低保險賠付成本,並探索通過保險賠付發現產品設計問題,以倒逼新能源汽車產品設計優化。

此外,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下發《關於推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擬放寬保險公司新能源商業車險自主定價係數範圍至0.5-1.5,實施時間原則上不晚於6月1日。  

申萬宏源證券研報預測,2025年國內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543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15.7%;到2030年,新能源車險保費規模將達1.3萬億元,占車險總保費比例約為31.3%。新能源車險保費這塊大蛋糕,或將吸引更多車企入局。

騰訊研究院發布報告指出,數據規模的限制是造成新能源車險成本較高的外部原因。相較於發展近二十年的傳統車險,新能源車險的定價模式在控制成本的準確度方面明顯不足。業內人士認為,大型車企入局車險市場具有更強的風險定價和管控能力優勢,風險低的客戶保費有望降低。

上游新聞記者嚴薇郭欣欣實習生陳藝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b1463dfcd125845c1ace250f97b13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