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跟我講:「我看了你寫的格局法的文章,感覺跟旺衰法沒什麼區別啊」?是的,格局法跟旺衰法沒有本質的區別,因為它們都屬於命理學。(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一個人餓了的時候饅頭和麵條都能充飢。饅頭和麵條是一回事嗎?不是,但它們都提供了人體所需要的營養,都是麵粉做成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它們又是一回事。那麼,什麼是命理學的營養呢?陰陽五行、干支的刑衝破害合等,這是命理學的基礎,不管是格局法還是用神法,它們都是通用的。而格局法或用神法,以及用神法派生出來的旺衰法,其實就是饅頭和麵條的關係,本質是一樣的。
當然,給人體提供營養的不只是麵粉,大米也可以。不管是麵粉還是大米,都是由土地生長出來的。因此,廣義上的命理學是土地,在這片土地上長出了幾個不同的命理學門類,包括八字命理、紫微斗數,等等。這是後話,我們暫且不提。
在命理學中,不管是格局還是旺衰,都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人注重於格局,於是就有了格局法,有些人注重旺衰,於是就有了旺衰法,等等。這就跟中醫是一個道理,有些中醫特長這個病,有些中醫特長那個病,但中醫診療的基本原理是一樣的,是互通的。
旺衰理論存在的時間非常之久,遠在秦漢時期就有了,或者是更早的時間。唐宋時期的祿命法中旺衰就是其研究重點之一。比如《五行精紀》摘錄《鬼谷要訣》的語句中就有:「一要逢生,一要逢旺,更帶正庫,當為貴格,若逢死絕則無用」,其中就認為旺衰是成格的重要條件。而整本《五行精紀》中可以說處處有旺衰,可見其重要性。
說到這裡,大家也許就會問了:「你說旺衰理論在秦漢時期就有了,有理論依據嗎」?我很確定地回答您:是的。作為旺衰理論源頭的「旺相休囚死」和「十二長生」,在很早的時期就出現了,有人認為《睡虎地秦簡·日書》中可以找到「旺相休囚死」,但我看了下《睡虎地秦簡》原文,其中並沒有直接的語句點出旺相休囚死,應該是後人總結而來,但《淮南子·地形訓》中已經有「木壯,水老、火生、金囚、土死」等語句,顯然西漢早期,甚或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旺相休囚死」理論是確認無疑的。除了「旺相休囚死」理論,更具象的「十二長生宮理論」在晉代的《郭氏元經》中已經出現了。因此,旺衰理論的歷史是很久遠的。
我不知道命理學和旺衰理論中哪個理論是最先出現的,但兩者在秦漢時期都已經出現是基本確定的事情。不只是前面提及的典籍,《史記》的相關記載也可以作為佐證,大家可以自己去翻閱,我這裡就不再詳細說明了。
格局法使用旺衰,旺衰法也要懂格局,它們都是命理學的基本理論。兩者之間是相容的,而非相悖的。作為一個命理愛好者,我們不但要懂旺衰,也要懂格局,更需要懂陰陽五行和干支生克。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 探討命理藝術,弘揚傳統文化(請大家關注我,和我探討命理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a930e074eebf7fbdb29e60ace5906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