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色美女趙飛燕助劉欣取得帝位,八年後被王莽廢為庶人,含淚自殺

2023-06-10     胡月芳

原標題:絕色美女趙飛燕助劉欣取得帝位,八年後被王莽廢為庶人,含淚自殺

歷朝皇儲之爭:漢哀帝劉欣

趙飛燕以美色著稱於史,且體態輕盈瘦薄,所謂「環肥燕瘦」的「燕」,指的就是她。與其妹趙合德頗得漢成帝喜愛,寵冠後宮。

然而,美色麗人在深宮離苑裡,無不陷於妒河醋海中,再稍微牽涉權力的搏鬥,命運就更加不由自主,紅顏薄命即是最終的歸宿。

趙飛燕以皇后之尊,婉勸成帝立劉欣為嗣。八年之後,遭王莽清算,廢為庶人,旋即自殺。

事情先從劉欣的父親定陶共王劉康說起。

01 定陶往事

陽朔元年(前24年),劉康入朝覲見。

劉康是元帝第二子,因精通音律被元帝讚賞、喜愛,認為他很有才能,並多次表露出立劉康為儲君的意思。幸虧史丹百般斡旋和調護,太子劉驁方轉危為安。

劉驁即位為成帝後,與太后王政君,並未因爭儲君的過往憎恨劉康,反而順著元帝生前的作法,厚待劉康,賞賜比其他王爺多十倍。並將他留在京城,不遣歸封國。

當時,成帝耽於美色,身體時常抱恙,且未生有皇子。他對弟弟劉康說:

「我未有子,人命不諱,一朝有它,且不復相見,爾長留侍我矣!」

簡而言之,百年之後,令劉康即位為帝。後來,成帝病情加重,劉康就索性在京城的府邸中住下來,早晚入宮伺候。

看這架勢,時任大將軍的王鳳就坐不住了。按慣例,新君即位,首先重用的都是自己的外家,先帝的外戚一般都得避位讓賢。因此,保住帝位在成帝一脈中傳襲,才能保住外戚王氏一族的權力和富貴。

所以,作為舅舅的王鳳,借著日食,諷諫自己的外甥成帝。他說:

「日食,陰盛之象。定陶王雖親,於禮當奉藩在國;今留侍京師,詭正非常,故天見戒,宜遣王之國!」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深入人心。因此,上天以日食示警,名正言順,無法拒絕,成帝只能放劉康回去。臨行之際,兄弟倆灑淚而別。

同年八月,劉康溘然而逝,其子劉欣嗣位為王。

02 恃寵成奸

鴻嘉三年(前18年)八月,成帝微服遊玩,在陽阿公主家裡,對歌舞侍者趙飛燕一見傾心,召入宮中,大為寵幸。其妹趙合德,更加天生麗質,隨後不久也入侍成帝。

一時間姐妹倆獨沐恩寵,俱為倢伃(jiéyú,位次皇后),貴傾後宮。許皇后和班倢伃(班固的姑姑)紛紛失寵。

正如披香博士淖(zhuō)方成所言:「此禍水也,滅火必矣!」。趙飛燕得勢後,開始緊鑼密鼓地陷害許皇后和班倢伃。她告訴成帝,許、班兩人詛咒後宮,罵及皇帝。

十一月,許皇后被廢。班倢伃因求在長信宮奉養太后,幸免於難。

永始元年(前16年)正月,成帝想立趙飛燕為皇后。太后王政君認為她出身低微,不太合適。為此,成帝在四月間,先將趙飛燕的父親趙臨封為成陽侯。

同年六月,趙飛燕順利當上了皇后,但寵愛隨之衰落,反倒是趙合德一騎絕塵,形影不離成帝。她被封為昭儀,單獨住在昭陽舍,黃金白玉、明珠翠羽,富麗堂皇,是後宮從未有過的裝飾。

失寵的趙飛燕則另居別館,但不甘寂寞,經常和侍郎以及多子的宮奴私通,意圖通過生育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當然,為了掩護姐姐,趙合德先在成帝面前打了針強心劑。她說:「我姐姐性子剛烈,如果被人構陷,那趙氏一家就沒有遺種了」。成帝看著梨花帶雨的趙合德,不由得憐香惜玉,深信不疑。

因此,後來報告趙飛燕通姦的人,都被成帝殺掉。自此,趙飛燕肆無忌憚,公開宣淫,但最終沒能生下一男半女。

03 結交藩王

元延四年(前9年),中山王劉興。定陶王劉欣入朝覲見。

劉興是元帝最小的兒子,按輩分是成帝的叔叔。跟他一起入朝的,只有他的師傅。而劉欣這邊,隨從則有師傅以及封國的國相、中尉。

成帝覺得奇怪,問劉欣。劉欣回答得於法有據。

他說:「令,諸侯王朝,得從其國二千石。傅、相、中尉,皆國二千石,故盡從之。」

成帝很滿意,接著讓劉欣背誦《詩》。劉欣熟能生巧,背誦順暢無礙。

過了幾天,成帝問劉興只有師傅跟隨入朝是根據什麼法令。劉興期期艾艾,語無倫次。成帝又讓他背誦《尚書》,言不成句。御前賜食吃飽後,鞋帶開了都沒發現。

因此,成帝認為劉欣很有才能,而對劉興極不滿意。從血脈上看,當時的諸侯王中只有劉興、劉欣和成帝最親。而成帝登基多年,一直沒有子嗣,一旦駕崩,皇位繼承人極大可能是從兩人當中擇一而立。

所以,成帝稱讚劉欣,其跟隨入朝的祖母定陶傅太后看到了機會,重金賄賂趙飛燕姐妹以及柰(nài)騎將軍王根,讓三人多在皇帝面前,替孫兒劉欣美言幾句。

趙氏雙嬌雖貴為皇后和昭儀,但十多年來,始終沒有生育;而王氏一家,輪流柄政,到王根的時候,輔政沒有幾年。此三人為長久計,自然樂於巴結未來的皇帝,企圖以「擁立之功」來鞏固眼前和日後的權勢地位。

因此,有了床笫之間和輔政大臣的暗中助力,時年十七的劉康在歸藩就國之時,成帝特賜元服。

04 昭儀先死

綏和元年(前8年)正月,朝廷開會議定太子。丞相翟方進等援引《禮》「昆弟之子,猶子也。為其後者,為之子也」的正義,認為定陶王宜為嗣。

而御史大夫孔光等人,則從《尚書盤庚》中引用殷商兄終弟及的慣例,認為先帝之子、皇帝親弟中山王更適合為嗣。

成帝心中早已認定劉興不堪大用,且《禮》中又有「兄弟不得相入廟」的規定,因此採納了翟方進的建議,在二月間冊立劉欣為皇太子。同年十月,王根因病免職,推薦三十八歲的王莽擔任大司馬輔政。

綏和二年(前7年)三月,成帝駕崩。

成帝向來無重大疾病,且於駕崩前天正處理兩件大事。楚思王劉衍、梁王劉立朝見,第二天辭歸,成帝特命在白虎殿設宴餞行;拜孔光為丞相,侯印以及相關文書已準備好。

東方微微吐白,成帝穿衣欲起,突然間衣服失手滑掉,且口不能言,不一會便駕鶴西歸。民間一派譁然,都認為是趙昭儀的罪過。

皇太后王政君命王莽以及御史、丞相、廷尉處置此案,尤其是要將皇帝起居及發病的詳細情況弄明白。趙昭儀因此自殺。

05 飛燕玉殞

綏和二年四月,太子劉欣即位,是為哀帝。尊王政君為太皇太后,趙飛燕為皇太后。

幾個月後,司隸解光上奏,認為趙昭儀必須為成帝無嗣負責。解光聽說,許美人及中宮宮女都被成帝臨幸過,生有皇子,但因趙昭儀從中作梗,皆不知所蹤。

因此,解光請求哀帝,命有司查明真相。哀帝能被立為太子,趙飛燕功勞不小,所以哀帝不願深究此事。哀帝生母傅太后亦感恩戴德,而趙飛燕也很懂事,和傅太后深深結納。

只有王政君及王氏一家,對趙飛燕恨之入骨,耿耿於懷。

不過,趙飛燕的保護傘哀帝,享國六年,於元壽二年(前1年)五月駕崩。王政君當日即駕幸未央宮,收取皇帝璽綬;並派使者火速召見王莽。

於此同時,王政君下詔尚書,命「諸發兵符節、百官奏事、中黃門、期門兵皆屬莽」。爾後,姑侄倆合計,將哀帝的大司馬董賢罷職。

詔命一到,董賢和妻子即日自殺,王政君隨即任命王莽為大司馬。

政權、兵權穩固後,王莽開始假借王政君的手,清算趙飛燕。七月,「詔有司以皇太后前與女弟昭儀專寵錮寢,殘滅繼嗣,貶為孝成皇后,徙居北宮。」

八月,王莽再次稟告王政君,將孝成皇后趙飛燕廢為庶人。當天,趙飛燕自知不免於難,自殺。

至此,一代絕色,香消玉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a53446ea65a074a00e895134b81a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