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經濟報》報道蘭西縣法院:小網格助力破解「送達難」

今年以來,蘭西縣法院在縣委的領導下,探索實施了「網格依託 條塊聯動」的訴調對接工作模式。蘭西縣政府以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一次性為105個行政村配齊了村警,即「網格長」,負責輔助法院送達和訴調對接工作。

2019年下半年,蘭西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改制,因債權清收,大批案件湧入法院,為緩解案多人少的嚴峻形勢,蘭西縣法院積極依靠黨委,充分發揮村警(網格長)覆蓋面廣、熟悉戶情、積極性高的特點,讓村警(網格長)協助法院送達工作,送達工作的觸角向村級普遍延伸,105名村警(網格長)成了法院輔助送達員,既提高訴訟效率,又降低訴訟成本。

日前,縣委、法院相關人員和村警(網格長)按照工作部署在蘭河法庭集合,蘭西縣蘭河、長江兩鄉共7名村警(網格長)在法院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向荷花村、愛民村和擁軍村等地統一出發,分組入戶送達。僅用4小時,56起待送達的案件全部送達,送達成功15件。由於農忙時節已過,大部分村民外出務工,通過村警(網格長)協調溝通,被告均表示願意接受郵寄送達,並自願配合調解。

蘭西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任建春說,第一,明確村警(網格長)職責定位,按照縣委要求,村警(網格長)既是訴調對接工作聯絡員,又是法院訴訟工作的輔助人員,應履職盡責;第二,為進一步緩解法院「送達難」問題,調動村警(網格長)開展協助法院入戶送達工作;第三,建立績效考評機制,根據送達、調解成功的案件數進行科學考評,並給予一定獎勵。

在送達的途中,紅旗村的村警(網格長)鄭旭濤說:「我僅僅是個村警,並沒有大本事,只是自己負責的村子,沒有找不到的地方、沒有不認識的人,村裡的事沒有不知道的。審案子的事兒我不懂,但我知道,村民之間沒有大矛盾,勸勸就好了,但如果不及時勸阻,就會變成大事,甚至發生嚴重的後果。」鄭旭濤還表示,以後涉及到我村送達的事,就包在我身上。

下一步,蘭西縣訴調對接中心將充分發揮村警(網格長)密切聯繫群眾、了解基層情況的優勢,積極開展委託送達、協助送達等送達工作,有效破解「送達難」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T7iy24BMH2_cNUglr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