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書 赤子情】:趙一曼的「示兒書」丨左權的「決心書」

2019-10-24     南海艦隊

編者按: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征途中,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幸福,為了民族復興,流血犧牲,以身許黨,留下震撼人心的「宣誓書」「絕命書」「請戰書」「託孤書」「行軍書」「兩地書」「無字書」「就義書」「示兒書」「決心書」「明志書」,用生命和鮮血鑄就了共產黨人的信念與忠誠,凝聚了共產黨人的奉獻與榮光,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我們選錄了十一位英烈的感人故事製作成音頻,供大家收聽。

趙一曼的「示兒書」

趙一曼,1905年生,四川宜賓人,原名李坤泰,字淑寧。1926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1月到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學習。1927年9月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次年回國,在上海、江西等地做黨的工作。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被派往東北發動抗日鬥爭,化名趙一曼。1932年春,趙一曼來到瀋陽,在大英煙草公司和紡紗廠做女工工作。同年秋,黨又派她到哈爾濱,先任滿洲總工會秘書、組織部長,1933年10月又兼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曾參與領導哈爾濱市電車工人罷工,取得了勝利。

1934年7月,趙一曼到黑龍江省珠河縣(今尚志縣)任中國共產黨中心縣委特派員、鐵北區委書記,領導當地群眾組織抗日武裝,開展抗日鬥爭。1935年秋出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第2團政治委員後,經常率領部隊打擊日偽軍。同年11月間的一次戰鬥中,2團被日軍包圍,他們連續打退日軍6次衝鋒。在掩護大隊突圍時,趙一曼身負重傷,並於突圍後的11月22日在珠河縣春秋嶺附近一農舍養傷時被日軍發現,戰鬥中她再次負傷昏倒被俘。

面對敵人的審訊,她義正辭嚴地痛斥說:「我是中國人,日本侵略中國以來的行動,不是幾句話所能道盡的。中國人民反抗這樣的日軍難道還用得著解釋嗎?我們中國人除了抗戰外,別無出路。」他們用馬鞭子抽打她左腕的傷口,又用鞭杆狠戳她腿部傷處。但不管敵人怎樣威逼利誘,她絲毫沒有動搖。每次審訊,她總是堅決地回答敵人說:「你們不用多問了,我的主義就是抗日,正如你們的職責是以破壞抗日會逮捕我們為目的一樣,我有我的目的,進行反滿抗日運動並宣傳其主義,就是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

日軍為了得到口供,送她進醫院治療。她在醫院裡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教育爭取了看護韓勇義和看守董憲勛,幫她逃出。途中又被追捕,受到更為殘酷的刑訊:用鐵條刺她腿上的傷口,往她的嘴裡灌汽油和辣椒水……但她堅貞不屈,始終沒有泄露黨的任何機密。經過一個月的審訊,敵人什麼也沒有得到,決定把她處死「示眾」。1936年8月2日,她在車中給兒子陳掖賢寫下一份遺書:

「寧兒!

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

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母親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沒有再見的機會了。希望你,寧兒啊!趕快成人,來安慰你地下的母親!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這封信充滿了母親對兒子的歉疚和期望,表達出為國捐軀、雖死猶榮的堅定信念。當天,趙一曼被殺害於珠河。臨刑時,她激昂高唱《紅旗歌》,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萬歲!」

左權的「決心書」

左權,1905年生,湖南醴陵人。1924年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參加討伐陳炯明的兩次東征。192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周恩來親自主持入黨儀式。從此,共產主義信仰「成為他以後近二十年政治生活的準繩」。

1925年10月,左權被組織選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他刻苦攻讀俄語,努力鑽研各種必修課程,如《列寧主義基礎》《俄國革命的理論與實踐》《中國革命運動史》《軍事學》等。1927年9月,左權在中大畢業,遵照黨組織指示,到伏龍芝軍事學院繼續深造。

1930年6月,左權奉命同劉伯承等一道從蘇聯回國,不久到蘇區工作。從此,他把自己全部心血融於艱苦的革命戰爭中,十餘年,未嘗一日離開過人民軍隊。他先後任新十二軍軍長、紅一軍團參謀長等,參加了五次反「圍剿」作戰。長征中,紅一軍團為前驅,左權常隨先頭部隊指揮戰鬥,參與指揮強渡大渡河、攻打臘子口等戰役戰鬥。到達陝北後,參與指揮直羅鎮、東征、西征等戰役。

盧溝橋事變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左權任八路軍副參謀長。改編後,部隊隨即由陝西出發,左權和八路軍總指揮朱德、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同舟渡過黃河,輾轉進入太行山區。1937年12月3日,他給母親張氏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的決心和信心:

「亡國奴的確不好當,在被日寇占領的區域內,日人大肆屠殺,姦淫擄搶,燒房子……等等,實在痛心。有些地方全村男女老幼全部殺光,所謂集體屠殺,有些捉來活埋活燒。有些地方的青年婦女,全部捉去,供其獸行。要增加苛捐雜稅。一切企業礦產,統要沒收。日寇不僅要亡我之國,並要滅我之種,亡國滅種慘禍,已臨到每一個中國人民的頭上……

我軍在西北的戰場上,不僅獲得光榮的戰績,山西的民眾,整個華北的民眾,對我軍極表好感,他們都喚著『八路軍是我們的救星』。我們也決心與華北人民共艱苦,共生死。不管敵人怎樣進攻,我們準備不回到黃河南岸來。我們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後,當局對我們仍然是苛刻,但我全軍將士,都有一個決心,為了民族國家的利益,過去沒有一個銅板,現在仍然是沒有一個銅板,準備將來也不要一個銅板,過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

為打擊敵對我抗日根據地的「囚籠政策」,破壞敵進攻西安計劃,克服國民黨的投降危險,爭取時局好轉,八路軍總部設想趁青紗帳和雨季對華北敵軍展開一次大規模的進攻和反「掃蕩」作戰。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懷、左權署名,發出了上報中央軍委,下達一二O師、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的《戰役預備命令》。8月20日晚,全線發起攻擊。左權根據實際參戰部隊約數,始稱此次戰役為百團大戰。歷時三個半月,我全體指戰員充分發揮英勇頑強、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證明了敵寇「掃蕩」華北所採取的基本手段「囚籠政策」與堡壘主義,是能擊破的。李達回憶說:「我親眼看到左權副參謀長,時常廢寢忘食,運籌帷幄;冒著槍林彈雨,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指揮部隊勇猛殺敵。為了勝利,歷盡千辛萬苦,使我永生難忘。」

1942年5月25日,左權在山西遼縣麻田附近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機關突圍轉移時,於十字嶺戰鬥中壯烈殉國。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十八集團軍野戰政治部頒發《關於追悼左權同志的決定》,號召全軍將士繼承左權遺志,堅持抗戰直到最後勝利。

南 海

  • 圖文轉自當代海軍

勇立南海潮頭 守望四海風雲

郵箱:nhjdgzh@163.com 電話:0759-766133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Ouj_m0BMH2_cNUgbT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