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太難?港中旅以2.55億拋掉少林寺,雙方正式分家

2021-01-27     旅遊看河南

原標題:賺錢太難?港中旅以2.55億拋掉少林寺,雙方正式分家

1月25日,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港中旅")發布公告稱,已與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嵩山少林文旅集團")簽訂產權交易合同,以2.55億元的價格轉讓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嵩山少林")51%的股權,正式脫手嵩山少林品牌,兩方正式分家。遙想港中旅當年,曾宣稱將藉助港中旅的資金、品牌、管理、渠道等優勢,深度挖掘嵩山地區的歷史文化,打造登封市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條。

雙方合作已經超過十年,為何如今分手?是因為疫情嗎?

首先可以排除疫情的原因,疫情可能是一個推手,但應該不是最核心原因,因為企業的發展看得是長遠,疫情總會過去。而且港中旅這次明顯是低價轉讓,可見最主要的不是疫情而是對未來的擔憂,疫情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原因很簡單,能躺著賺錢誰會跪著賺錢呢?少林寺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作為河南省或者全國的旅遊名片都不為過,港中旅最早和少林寺合作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所以在合作之初就爆出了少林寺上市的傳聞,通過資本市場賺錢是最快的,可謂是躺著就把錢賺了。不過因為各方的阻力,最後上市不了了之。躺著賺錢不可能了。那麼緊接著就是站著賺錢了——收票。當了這個票不僅僅是門票,還有裡面的各種香油錢等。依靠穩定而且強大的遊客數量,這個票務收入,也讓各方能暫時保證穩定,甚至追加投資。但是依靠各種票務的收入(景區內過度的商業化),讓遊客各種吐槽,而且回頭客也越來越少。不是很好的口碑加上需要不斷地吸引新客源,導致獲客成本高企。

目前少林寺及其周邊的景區盈利還主要是靠門票,相關數據顯示,少林寺在2017年接待遊客打造了350萬,但是沒有2018和2019的遊客數量,之所以沒有大機率是遊客數量已經到了峰值。一年350萬的遊客數量是多少景區難以企及的高度,對於少林寺所在的登封來說,本身就是一個縣級市,接待量有限,而且周邊的配套也很難為太多的遊客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加上少林寺位於北方,夏天太熱、冬天太冷等氣候原因,讓很多遊客望而卻步,一年中真正適合旅遊的時間不是365天,所以350萬已經是一個很難再被超越的高度。

而當遊客數量達到了一個瓶頸期的時候,各種問題就容易爆發出來。所以在2017年時,少林寺的遊客數量達到一個高峰,讓港中旅對未來更是充滿了憧憬,而且還追加了投資。但是2018和2019年的數據,可能讓港中旅發現遊客數量已經很難再去增長,達到了一個瓶頸期。按說一年三百多萬的遊客數量,如果是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條,那麼所提供的利潤應該是相當豐厚,但事實上通過這次分手就可以看到這裡面沒有相當豐厚的利潤回報。對比下故宮文創,一直雷聲大的少林寺文創並沒有取得較好的市場回報。

話說回來在合作之初先是打算躺著賺錢,後來沒辦法只能站著賺錢。如今站著賺錢也越來越困難了,而且還看不到未來的出路在哪裡,還不趁早分手。跪著賺錢很多人是不願意的。如果真的能以最初的設想,致力於打造一個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我相信現在至少還能站著賺錢,就怕當初就沒有致力於打造完整的旅遊產業鏈,而且想躺著賺錢,最後不得已站著賺錢,而那個需要勞心費神的產業鏈早已忘記。因為雙方合作已經超過十年,港中旅的優勢加上少林寺的品牌資源有足夠的時間來打造一個完整的旅遊產業鏈條。但事實上這次分手,已經表明了這個完整的產業鏈沒有打造出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AwVQ3cBct9sAqDcvog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