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馬雲說過一句話,大致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下屬剛來沒多久,就找老闆提出公司的未來的發展計劃和建議,那這建議多半是想當然,老闆要謹慎考慮。因為如果這個員工對公司都沒有熟悉,公司的業務也才剛剛接觸,這種想法肯定脫離實際,而且是空中樓閣,所以是要工作幾年熟悉,提出的建議才有所用處」。
其實這句話,說的就是員工要在熟悉公司後給出建議,不要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這樣不是結合實際的想法,作為老闆敢用嗎。
為什麼職場最忌諱的是想法太多?
1.會影響工作
在職場上想太多的話,會導致工作受影響。
首先,想太多的話會導致工作量的增加,比如你寫一個方案,因為周邊的同事說的一件事或者老闆無意間給出的意見,讓你感覺自己原本的方案哪裡不夠好,不夠完美。你就會想到,如果不完美會不會讓老闆不喜歡,導致方案通不過客戶的審批,然後不停地改方案,關注更多的細節。這可能會導致進入死胡同或者鑽入牛角尖,增添了自己工作量的同時,反而將注意力分散,無法將更多精力放到主幹,導致方案的主體完成得不夠好。
2. 想太多導致焦慮
在工作中與同事以及老闆交流中,因為一句話或者行為,聯想到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他們口中說的那個人會不會是我,然後代入角色,接著心中焦慮,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於手中的工作,這樣導致的是工作質量下降,導致同事和老闆對於工作質量的指責,然後更加想太多,陷入一個惡性循環裡面去。
3.想得多容易做得少
在職場上想太多的話,可能會讓自己瞻前顧後,只能停留在think的階段,永遠不會達到do 的階段,最終complete。
比如對於職場中的人員來說,有個項目突然缺少負責人,這個時候老闆直接指派你來干,你可能想太多而損失了這個機會,你想如果自己不會怎麼辦,這個項目太勞累怎麼辦,這個項目的行業屬於公司之前沒接觸過的,要聯繫管理統籌其它同事,要和業主方、政府機構交流,自己得準備好相應的技能才能接手這個項目。猶豫不決,選擇困難,讓老闆最終把項目給別人,老闆及領導的印象留下了,以後的職場升級可能會艱難,勝任不了提升自己能力的項目。
其實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如果不考慮這麼多直接去接手,在do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和不斷提升,在實踐中進步,不斷更新也不斷疊代,在提升能力的同時還能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對於職場來說是一大好事。千萬不要想太多,現在就去做,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畢竟車到山前必有路。
所以職場上不要想太多,展現你的行動力才是關鍵。在老闆看來,想太多代表你時間很閒,如果工作飽滿,哪有這麼多時間去想太多?如果老闆想到這一層,可能你就要離開公司了,上班時間不幹活,整天瞎想,能不危險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AS8lXABgx9BqZZIOxg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