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學了,孩子作業才剛開始寫,了解這些知識幫孩子樹立時間觀念

2020-04-22   母嬰說

「老師剛剛發通知說,還有兩周就要開學了,寒假作業做完了嗎?」

「還沒有呢,我馬上做。」

十天後

「兒子作業還剩多少啊?再有兩三天就要去學校了,老師肯定要檢查作業的。」

「快了快了,別催我了。」

看了上述的對話,你是不是感覺特別熟悉啊?在催孩子學習寫作業這方面,家長可謂是煞費苦心。

而孩子呢,也常常對家長的這種催促覺得不耐煩,結果到了開學前三天才開始著急,熬夜加班加點地寫作業。

這個時候,孩子常常一邊寫一邊暗暗下定決心:「下次放假我一定要先完成作業再去玩。」

結果到了下一次放假的時候,孩子早就將這次的「感悟」拋到腦後,開始了新的一次拖延。

這種拖延行為其實就是一種沒有時間觀念的典型表現。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對於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下怎樣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吧!

一、建立時間觀念的意義

1.時間觀念是成功的基石

很多成功人士的成功都要歸功於時間管理的成功。

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李政道先生被人們追問成功的秘訣,他這樣說到:「普通人每天有二十四個小時,而我每天有25個小時。」

這話看似很奇怪,一個人怎麼會憑空多出來一個小時呢?難道他過得不是地球時間嗎?

其實,這句話說明了李先生做好了自己的時間管理,從而就有了充足的時間去干自己想乾的事情,進一步為走向成功打下基礎。

2.缺乏時間觀念影響學習成果

時間對於每一個人都是很公平的,不會因為你富裕而多加一秒,也不會因為你口袋無物就少給一分。

因此,對於相同的時間,如果孩子可以好好利用時間,那麼他在學習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並且充滿快樂。

如果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拖拖拉拉,不僅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反而會覺得收穫不了好的學習效果。

二、提高孩子感知時間的能力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其實孩子的時間觀念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

首先,只有孩子擁有了感知時間的能力,他才會有時間觀念,從而學會管理時間。

1.在日常生活中感知時間

孩子每天最熟悉的生活就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想讓孩子接受一個新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融入到生活中去。

因此,在孩子每天進行固定的日常活動的時候,家長可以慢慢給孩子滲透時間觀念。

比如說,在進行一日三餐、午睡、吃下午甜點等固定活動時,家長可以事前提醒孩子「我們要在下午三點的時候吃小熊餅乾」「晚上六點要開始吃晚飯啦」。這樣,孩子就可以慢慢對於時間有一些概念,認識到原來時間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

2.把抽象的時間具體化

對於三到六歲的幼兒來說,具象思維還是占據主題地位,孩子對於圖形比較敏感。

因此,家長可以利用一些圖畫來輔助孩子感知時間。比如說,家長可以把孩子的日常活動用簡筆畫畫下來,然後按照發生的時間貼在對應時間的鐘表旁。

這樣一來,孩子看到簡筆畫 再看看旁邊對應的數字,慢慢地就能對於時間有一個大體地把握。

三、幫助孩子掌握管理時間的方法

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一句話:「不能管理時間,便什麼也不能管理。時間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資源,除非嚴加管理,否則就會一事無成。」

1.培養孩子珍惜時間的意識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珍惜時間,雖然聽起來像是大道理,但是珍惜時間是一個自古以來的教育主題。

俗語說得好:「一寸光陰一寸金」。意識可以指導實踐,如果孩子平時就有珍惜時間的意識,那麼他在做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太過於拖拖拉拉。

另外,家長可以通過文學作品來讓孩子增加珍惜時間的意識。

2.制定做事計劃

有時候面對一件比較難的事情,孩子特別容易有一種畏難心理,從而會選擇逃避。

這個時候,家長作為孩子的領路人,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表 把困難的任務進行分解。

當一個大的任務被切割成一小塊的小任務時,孩子就會覺得沒那麼難了,也願意邁出第一步去嘗試。這對於解決孩子磨磨蹭蹭的問題很有幫助。

在假期期間,孩子脫離了集體生活,每天在家裡的生活不像幼兒園那樣有固定的活動。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啟發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家庭活動計劃表。

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家長不要擅自做主,而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以孩子為主體。

3.捋順做事順序

孩子有時候磨磨蹭蹭不肯做某件事情,其實是因為沒有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和順序。

因此 家長想讓孩子學會管理時間,就要幫助孩子學會捋順做事的順序,讓孩子在心裡對於事情有一個底。

當孩子理清做事的順序之後,他會對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有一個概念,不至於手忙腳亂。

4.掌握做事時間

在完成上面三步之後,孩子想要有時間觀念,那麼必須能夠掌握自己做某件事情的時間,這樣才能在規定時間做好該做的事情。

比如說,孩子吃飯磨磨蹭蹭,每頓飯要吃一個小時。家長想要孩子改掉吃飯拖拉的習慣,就要在飯前告知孩子吃飯要在半個小時之內完成。

如果孩子不能理解,那麼家長可以換一種說法,在分針從12走到6這個時間段內要用完餐。

諸如此類 家長要在孩子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慢慢把握好做事的時間。

好了,今天的育兒小知識就和大家探討到這裡了,各位家長朋友們有更好的建議一定要在下方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