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人。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韓信辭別親人投奔了聲名顯赫的項羽。不過由於他只是平民出身,所以未受項羽重用。
在得不到重視的情況下,韓信轉投了漢王劉邦,結果被拜為治粟校尉。後來在蕭何的舉薦下,劉邦任命韓信為大將。
楚漢戰爭期間,韓信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擊齊,滅楚,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後,劉邦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
公元前201年,有人密告韓信在楚地操練兵馬準備造反。劉邦因此對他起了猜忌之心,派兵將韓信抓回了長安。
等韓信到了長安後,劉邦又改變了主意,他對韓信這樣說道,「有人說你要造反,我現在赦免你的罪過,改封你為淮陰侯。」
在成為淮陰侯後,韓信深居簡出,但由於軍中威望太高,仍然是劉邦的眼中釘、肉中刺。
公元前197年,在劉邦的暗示下,蕭何將韓信騙到了長樂宮。等韓信到了之後,呂后命令武士將韓信捆了起來,隨即殺害了他。
劉邦回到長安聽說了這件事後便留下了鱷魚的眼淚,他以大將軍的禮節將韓信安葬在了陝西西安新築鎮新村。
上世紀六十年代,由於陝西西安大搞城鎮開發,所以當地農民意外在新築鎮挖出了一座古墓。當地專家得知消息後立即趕到現場,經過一個多月的勘察、檢測、比對,最終確認這就是韓信的墓地。
專家在進入的時候就發現墓地口子、尾巴有幾個木桶大的盜洞,很顯然韓信的墓地早就已經被該死的盜墓賊給盜挖過了。
不過幸運的是,可能是因為有自己的規矩,盜墓賊只是偷取了韓信墓中較為珍貴的幾樣陪葬品,至於其他的珍貴漢代物件則是動都沒有動。
專家見狀,為了保護這些珍貴陪葬品,於是便採用高科技將其打包帶出了古墓。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開韓信棺材的時候,專家們詫異地發現其頭顱竟然不翼而飛。這可真是一件稀奇事,為了搞清楚其中緣由,考古專家特地詢問了附近的村民,希望可以得到一些蛛絲馬跡。
在專家們鍥而不捨地詢問下,一位老伯站了出來對他們說道,「頭在哪裡我知道,我家祖宗是跟隨韓信的士兵,據說當年韓信被殺後,頭顱被他的心腹臣子蒯通帶回了淮陰安葬,所以這裡的韓信墓沒有頭顱,只有身子。」
在得知了此事緣由後,專家們也是唏噓不已,一代兵仙,最後竟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可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