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第一次見到「計算器」,說了一句這樣的話,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2022-08-22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康熙第一次見到「計算器」,說了一句這樣的話,透露出大清的愚昧

但凡稍微了解歷史的朋友會知道,乾隆帝非常喜歡寫詩,吃了啥好吃的,寫詩;看到啥好風景,寫詩;今天做了啥事兒,寫詩……總之沒有什麼是寫一首詩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寫兩首詩,所以乾隆一生下來,創造了4萬多首詩,比一整本《全唐詩》都要多。

康熙,乾隆的爺爺,和愛寫詩的孫子不一樣,康熙最愛的是數學,當年西方傳教士來到清朝,康熙就算朝政再繁忙,都要抽空找他們學習幾何原理,在他的帶領下,還編了一本《數理精蘊》,號稱清朝的「數學百科全書」。

除了數學,康熙還喜歡天文、物理、醫學等方面的知識,看來這位康熙帝是不折不扣的「理工男」,那麼如此喜歡理科的康熙,第一次見到「計算器」又會是什麼反應呢?他當年到底對兒子說了什麼導致清朝從此落後?

時間要回到公元1712年的寒冬時分,這一年是康熙帝在位第51年,他也已經是一位年近60的老人家了,頭髮蒼白,這一天,他正坐在書房的主位上,穿戴整齊,毫不馬虎,周圍是各位皇子以及蘇州府教授陳厚耀(精通算學、天文學)。

那麼他們聚在這裡做什麼呢?原來是一位叫萊布尼茨的數學家聽聞康熙帝喜歡數學,便給他寄來了一份「大禮」——計算器!這台計算器有點古老,還是手搖版的,根據萊布尼茨的信件介紹,這台計算器採用了二進位原理,並且希望清朝也能成立一個類似科學院的機構,他可以親自擔當老師。

康熙看到手搖計算器的第一眼是非常喜歡以及激動的,然是很快,他就陷入了沉思中,他很清楚,一旦這種計算器進入了民間,就會極大方便百姓的生活,甚至引起科技的進步,會創造出更多了不起的發明,他叫來其中一位阿哥,湊在他耳邊輕聲說道:「勿為漢、蒙所學。」

這句話非常好理解,意思是千萬不要被漢人和蒙古人偷學了,只要我們會就行了。原來,熱愛數學的康熙只想「自己熱愛」、「自家人熱愛」,並不是抱著推動清朝數學發展的心態,甚至在明明知道計算器可以推動清朝進步的情況下做了如此自私的決定,他根本沒有考慮到,他這樣壓制漢、蒙的發展,只會讓整個清朝變得落後。

筆者來簡單說說當時中國數學知識的局限性,眾所周知,古代中國的各項發明、理論知識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是後期明顯落後於西方諸國了,比如康熙時期,西方已經在開方、乘方等方面領先了我們一大截,結果我國連本像樣的算學典籍都沒有。

好不容易西方傳教士跑來宣傳先進的天文、測繪、幾何數學知識,康熙卻選擇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覺得自己國家非常強大,天下太平,發明創造樣樣不缺,「閉關鎖國」也就開始了,等到鴉片戰爭時期,皇帝甚至不知道英國是從哪裡來的。

對於康熙帝定三藩、三征噶爾丹、重用漢族士大夫、開創「康乾盛世」的成就我們不可否認,但是他骨子裡自大、自私的想法卻也導致清朝走向滅亡。如果他以及以後的清朝皇帝都願意公平、公開對待西方傳教士帶來的寶貴知識,或許現在中國就是另一番場景了,你們覺得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b1fbe876e609299c84e1460e0a87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