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雖然還未到來,但各大電商平台已陸續拉開了「雙十一」購物節的帷幕。今天上午,中消協結合近幾年「雙十一」消費維權輿情及消費者投訴情況,發布消費提示。消費者「雙十一」期間如收到非法推送的垃圾促銷簡訊,可保存證據並撥打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
到手價可能全年最貴
別輕信「低價」除非長期跟蹤
「雙十一」期間,線上線下市場籠罩在「巨惠特賣」「全年最低」「限時搶購」「爆款秒殺」的宣傳迷霧當中,給消費者形成「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預期。
但實際上,消協組織多年的價格監測和消費者投訴顯示,一些商家「雙十一」促銷價格未必真實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漲後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設置各種花式「買贈」,實際到手價格與平時並無差別,甚至還可能會是全年最貴。
對此,中消協提醒消費者不可迷信「雙十一」的所謂「價格優勢」,購買前最好能提前了解價格走勢,做到心中有數,除非是長期跟蹤考察的商品,否則千萬不要單純相信低價宣傳而盲目跟風下單。
限期商品謹慎囤
先理清家中存貨再按需補貨
很多消費者喜歡下單囤積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中消協提醒喜歡囤貨的消費者按需規劃囤貨數量,避免一次囤貨過多造成浪費。建議消費者在「剁手」前先清理家裡的「存貨」,按需補貨。
對於化妝品、保健食品、糧油調料、休閒食品等限期使用的商品,更要杜絕衝動消費,儘量少囤貨或者不囤貨,防止很多囤貨還未拆封就已經過期。
面對促銷簡訊騷擾
留證據投訴舉報
近年來,「雙十一」促銷期間營銷類垃圾簡訊呈現集中爆發的態勢,使消費者煩不勝煩,備受其擾。依照規定,未經消費者允許推送商業信息和廣告宣傳的行為涉嫌違法。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面對經營者非法推送促銷信息,可保存證據並撥打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熱線電話進行投訴、舉報,共同遏制非法推送商業信息行為,維護個人信息安全。
直播帶貨良莠不齊
圍觀時保持冷靜
當前,直播帶貨火熱,但一樁樁帶貨主播「翻車」事件也引發了不少消費者的吐槽,如主播誇大功效和用極限詞語誘導消費、銷售假冒偽劣產品、不按規定公示證照信息、引誘消費者進行私下交易以及售後服務無保障等。
對此,中消協建議消費者要儘量選擇信譽高、口碑好的直播帶貨商家進行交易。不要脫離平台進行私下交易,不直接轉帳、匯款至私人帳戶以及通過點擊付款連結頁面或者掃描二維碼等方式進行付款。
來源丨北京日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