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李子柒的視頻大火,使得網友們對李子柒的「豪宅」也感興趣了
年收入幾百萬上下她的住宅是不是也很壕?
富人區豪宅三千
我卻只想住李子柒的小院
受廣大網友的關注,李子柒公開了她家的後院,還有內部裝飾等。
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走進內院,這感覺也很普通啊。
但其實只要你細心的留意就會發現裡面的新奇裝修,純手工製作的擺件……
我想:這才是真正的豪宅吧!
比如院子裡親手搭的竹鞦韆, 自己做的一整套的竹子沙發、茶几。
自己設計洗漱台,簡單描繪出形狀。
用斑竹圍成的後院圍牆。
鮮嫩的大朵月季爬滿籬牆,充滿了生機盎然。
通過她的一雙巧手簡單的空間也變得煥發光彩。
這樣子的裝修吊打無數富人區的豪宅視頻。
是一種樸實無華的美,美的不一樣。
富人區的房子你也不好說它不夠「壕」,但就是怎麼也說不上「美」。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有特色、有風格的美,已經越來越罕見了。
中國娛樂圈,容不下沒精修過的「美」
如今打開電視,不管男女老少,一律先加上十級美顏。
小甜劇《我只喜歡你》,滿屏柔光濾鏡,主角五官都看不清。
《新白娘子》七八十歲的老頭,臉上一條皺紋都沒。
烈日之下,鞠婧禕的鼻子都磨到看不清。
14年前劉濤版《白蛇傳》的標清畫質,看起來都比這個生動。
畫質上去了,質感卻不一定。
舊版的《泡沫之夏》里尹夏沫,皮膚不見得完美無暇,但那股楚楚可憐、為愛糾結的勁兒呼之欲出。
新版的「尹夏沫」,美到毛孔隱形,卻連眼睛裡的情緒都模糊看不清。
一些小網劇更是無法看,點開「少女更愛的甜寵網劇」《甜心軟糖》,看了不到1分鐘,求生欲讓Gigi速速退出去……
(勸大家不要輕易打開真的每1s都尬到腳趾蜷縮)
就連綜藝界也是如此,《中餐廳》里趙薇這麼高的鼻樑,居然也能糊這樣子?!
畫面失真成為主流,每個鏡頭都「美」得如夢似幻,人們不敢、也不能有瑕疵。
上次,劉亦菲因為幾張外網生圖被群嘲。
就連劉亦菲的粉絲也默默地把她P成這樣——
失去了真實的稜角,「天仙」都要被少女感綁架,凡人就更不必說了。
無數網紅、明星前仆後繼,把自己整得千篇一律。
現實中因為不是大雙眼皮、高鼻子、瓜子臉的女孩子,因此感到自卑。
就連品牌方也看準了審美單一化帶來的外貌焦慮,
內衣廠商找來一群瘦得沒曲線的紙片人,公然標榜這就是「完美的身體」。
中國式審美,怎麼越來越「丑 」 ?
一打開APP,就有某位不露臉男主播,在扯自己的西裝領帶。
往下一滑,街拍小姐姐的標配是兩米變形大長腿。
往自己頭頂澆啤酒的 失戀男青年。
做各種奇怪動作比如搖一個花手。
還有用拙劣的演技撒狗糧。
土味視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挑戰人類認知極限
當「審丑文化」被推上娛樂的神壇,沒有誰能逃離它的魔掌。就連楊坤也逃不過被黑。
而《驚雷》的作者覺得歌火就夠了,它是好聽還是難聽,誰又在意呢?
只要它「火」,就是好音樂
有個評價說得很透徹:音樂不分高低貴賤,但分經典與糟粕。
因「審丑」而紅起來的所謂「爆款」,能流行多久?
流量時代,一個現象級的作品只要足夠博人眼球,就能讓人哈哈一笑,爆火出圈。
其實我們也知道真正打動我們的,永遠是那些經典的作品。
我們記得的,是真正的美。
近期熱播的《清平樂》,好多人都在吐槽,但其實劇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值得認真觀賞。
皇帝皇后的起居坐臥、穿衣用膳,也十分嚴謹地根據時代風俗、宮廷習慣來編排。
呈上的每一道菜,都饞得人直流口水。
美麗的事物,總需要靜下心來等待,花時間去打磨。
2000年,《大明宮詞》播出時,許多觀眾表示「看不懂」。
等到20年過去,後來的觀眾終於讀懂了故事的悲劇內核。
不華麗,更不媚俗,從人物、台詞到場景、造型,無一不美,美得震撼人心。
優秀的作品,首先必須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
而我們接收到的良好的審美,有時能夠治癒一生。
有些東西,乍看之下是「美」的,卻經不起推敲。因為它的本質,是虛假繁華、粗製濫造。
所謂美人在骨不在皮,大概是對一個美好事物的更高讚賞了吧。
藝術是非丨傳遞最具爭議的創意思想
註:本文素材來源:全球設計,十分感謝作者的悉心編寫。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