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波及10省,寧夏司機一人救下一城,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2021-10-22     優小加學英語

原標題:疫情波及10省,寧夏司機一人救下一城,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剛過完十一小長假,多地有出現疫情。

截至目前為止,已有10個城市出現疫情,50多人確診。

首先出現的2例確診人員,來自於上海旅行團的一對夫妻。

10月16日,2人相繼在西安確診。

通過流調顯示,同行的還有5人,而這5人也很快就被確診。

這一路,他們途徑甘肅、內蒙、陝西。

唯一讓人感到幸運的就是,他們錯開了十一假期,沒有造成更大的後果。

不幸運的是,疫情沒有因為他們被隔離,而停止傳播。

10月18日,寧夏銀川,一女子核酸檢測為陽性,她曾與上海老夫妻有過密切接觸。

繼她之後,各地的情況也都不容樂觀。

而這個旅行團去的地方大都為有名的旅遊景區。

如張掖丹霞地質公園,嘉峪關、大雁塔等。

這也就導致雖然不是假期,但依然有很多遊客。

短短几天,除了西安、銀川,長沙、北京豐臺、河北邢台等地都出現確診病例。

至此,疫情已波及10個省,超50人被確診。

這波疫情,還將如何發展?

每個人的心,都懸在半空中。

其實,現在的情況,還算可控。

而讓人慶幸的是西安兵馬俑景區要求,儘管須出示48小時以內核酸檢測。

所以這對上海夫婦才會去做核酸檢測,而正是因為這次的核酸檢測,才檢測出兩人為陽性。

雖然這是個壞消息,但對於全國各地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及時發現了,那麼就能夠進行有效的控制

在這個環節,兵馬俑景區和相關工作人員,立下大功。

如果西安兵馬俑景區沒有核酸檢測的要求,那麼接下來就不知道這對夫妻將會去哪些地方,哪些景區,那造成的後果難以想像。

如果,西安沒有積極採取措施,老夫妻順利返回上海,後果更不堪設想。

在網上看到一條評論:兩千年了,千古一帝和他的龐大軍隊,仍在庇佑著這座城池的子民。

這句話,是西安的浪漫,壯烈而熱血。

可我們不要忘記,真正保護著西安的,正是一群普通人。

從9月17日,兵馬俑景區恢復開放之後,一直要求外省遊客和有省外旅居史的本省遊客,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園。

而對於工作人員來說,這就會讓他們多出一項任務,讓他們的工作更難做。但讓人欣慰的他們沒有偷懶,兢兢業業的堅守在自己的崗位。

正是因為擁有著這些普通人,才讓這次的疫情能夠及時發現。

用嚴防死守,阻止疫情的擴散。

以凡人之姿,救下了西安,乃至更多地區。

安然無恙時,他們默默無聞,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人。

危機四伏時,他們披甲上陣。

一如他們背後,大一統的秦國,成千上萬的驍勇戰士。

這兩天,寧夏好司機董文軍火了,得知他的事跡後。

很多網友留言:是他護佑了一座城。

董文軍是寧夏國旅汽車旅遊服務有限公司的一名司機,10月12日,他開著商務車在河東機場接待杭州許某一行10人的旅行團。

在接下來的2天時間,董師傅帶著他們遊玩了寧夏的水洞溝、沙湖、賀蘭山岩畫等景區。

又帶領他們到內蒙古額濟納旗遊玩。

16日,一行人從額濟納旗離開時,當地開始採取封控措施。

額濟納旗成為中風險地區。

按原計劃,他們本該去張掖,但那裡也發出了疫情預警。

董師傅陷入兩難抉擇。

如果按照原計劃趕往張掖,那麼就有可能遇上疫情。

但如果不按照計劃趕往張掖,那麼他就將面臨著投訴,甚至會被罰款。

經過深思熟慮,最終董師傅毅然決然的改變了原定計劃。

從額濟納旗出來,他一路長途跋涉,直接把車開到了醫院。

客人們本要到吳忠市區吃飯,董師傅堅持做完核酸再吃飯。

」一行11人都是從中風險地區出來的,如果不儘快做核酸檢測,就是對所有人不負責任。」

在旅行團人員做完核酸檢測後,想要住在市區,趕往鬧市區吃飯。

但董師傅再次站了出來,阻止了他們的想法,將他們安排在了相對僻靜的酒店,並在酒店吃飯。

我不知道董師傅這一系列的舉動,有沒有遭到客人的不滿。

我唯一知道的是,他的決定,救了一座城。

核酸檢測結果顯示,旅行團里,4人被確診。

包括董師傅在內的人員,全部被隔離。

董師傅一聲哨聲,吳忠疫情被及時發現,並迅速作出防控措施。

如果不是董師傅冒著投訴的風險,阻止了客人們趕往張掖。

如果不是董師傅堅持讓客人們去做核酸,那麼也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發現。

如果不做核酸,他們即將乘坐動車返回浙江,途徑甘肅、陝西、河南、安徽。

這又將會讓多少地區陷入疫情的泥潭,讓多少無辜的人民陷入恐慌。

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司機,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

但他卻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掐斷了新的疫情傳播鏈,挽救了不知道多少人民的安全。

或許,這就是西北人的樸實無華。

他們低調,卻在關鍵時刻,拎得清,有決斷。

他們粗獷豪邁,卻在緊要關頭,細膩而謹慎。

用善良和責任,拯救了我們。

在這個寒冷的季節,又再次因為疫情,變得不那麼太平。

可所有人,都迅速找到了自己力所能及做的事。

新疆烏恰縣。

已經下起了大雪,積雪已經漫到小腿,遠遠望去一片白。

但醫護人員依然不懼嚴寒和積雪,提著醫藥箱,艱難地走在了為邊防戰士進行核酸檢測的路上。

沒有擺放工具的桌子,沒有凳子,所有人,雙膝跪地在工作。

你們守護祖國邊疆,我們守護你們健康。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一群人在負重前行。

貴州遵義。

10月21日深夜,氣溫低至9度。

下著雨,但依然沒能阻止一群穿著厚厚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在冰天雪地下工作。

儘管凍得直哆嗦,但他們依然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爭分奪秒的工作。

累了,就靠著牆壁休息一下。

渴了餓了,硬撐著,他們知道,整個城的人,都在等待他們。

而在防護服下卻是一張張稚嫩的面龐,他們也許都還是孩子,他們的父母也會在這個夜晚為他們擔驚受怕。

可他們堅毅的表情,讓我們看到了當代青年的擔當。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學著前輩的樣子從死神手裡搶人罷了。」

這幾日,長沙下著雨,氣溫很低。

先後兩例確診,讓一向太平的長沙開始進入戒備狀態。

長沙縣迅速組織全員核酸,大批志願者深夜搭建核酸檢測點現場,僅一兩天,組織了8700多名志願者。

很多人,是下了班直接過來的。

很多人,還是學生。

長沙縣某街道的商戶,自己帶了10個棚子,自己拆自己裝,支援採樣工作。

快遞員黃先生在做完核酸後,背著噴霧器進行防疫消殺工作。

他的妻子,也在現場維持秩序。

前來做核酸的人,也很配合。

撐著傘,冒著雨,在長沙凌晨寒冷的氣溫下,排隊進行核酸。

即使也會小聲抱怨幾句出門旅遊的人,但深更半夜從被子裡爬起來,他們還是來做了核酸。

就在剛剛過去幾個月的上一輪疫情,長沙縣也進行過一次全員核酸。

這份熟練,令人心疼。

天氣很冷,但心是熱的。

我們總覺得疫情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不便時,要記住,有的人,比我們承受更多。

每一次突發事件里,普通人,往往給人更多感動。

清晰的還記得9月莆田疫情時,莆田學院深夜那通明的燈火。

當仙游縣急需志願者的消息傳來後。莆田學院的很多學生都主動請纓去支援,刷爆了QQ群。女孩們說著:男生可以,女生也可以去。

他們還只是羽翼未豐的孩子,未經歷過大風大浪,卻自願去莆田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他們在動員大會上,老師問這些孩子:「同學們害不害怕,有沒有信心?」青年臉上滿是堅定:「不怕,有信心」。

宿舍樓下,朋友之間相互告別,情侶擁抱告別。

哪怕知道此次危險重重,但他們沒有猶豫,義無反顧的沖在了第一線。

這一幕,令人熱淚盈眶。

明明上一秒,還是需要被保護的孩子,下一秒,他們穿起白袍,拯救生命。

有的人啊,表面是學生,背地裡,是勇敢無畏的戰士。

山東貨車司機李保民,為了武漢人們吃上新鮮的蔬菜,他也成為「逆行」者中的一員。

他和車隊的其他隊友們經過20多個小時的奔波,將200噸蔬菜送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武漢。

一句「沒錢可以出力」,感動無數中國人。

相關機構獎勵他2萬元獎金,他一句話,再次令人破防。

他說:自己從小無父無母,生活很辛苦。想把錢捐給在疫情中失去父母的孩子。

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司機,自己還承受著人間疾苦,卻看不得別人受苦。

這世間,因為有他這樣的人,如火把照亮黑暗,我們才不至於摸黑前行。

這個時代,從來不缺英雄。

他們也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在危難時,他們就會綻放出自己的光芒。

無數小人物的堅持和良善,令人動容。

靠自己一人,拯救了一座城的寧夏董師傅;深夜,不顧危險勇敢出征的醫護人員;為了武漢人員能出一口新鮮蔬菜逆行的貨車司機。

他們共同構成了這個時代,最溫暖的畫面。

不要覺得,我們普通人做不了什麼。

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那麼疫情就會很快過去。

不要去抱怨做核酸檢測的難受,去看看寒冷深夜依然堅持在工作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看看各司其職的普通人,看看國家的防疫成果,就會覺得,一切都值了。

加繆在《鼠疫》里說到:即使世界荒蕪如瘟疫籠罩下的小城奧蘭,只要有一絲溫情尚在,絕望就不至於吞噬人心。

衷心希望,這一輪疫情,趕快過去。

唯願所有人,好好珍惜當下,好好活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96604287_12009944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