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學一年級是孩子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孩子的幼兒園三年都是為上小學做準備的,雖然很多孩子很努力,但是,如果方向不對,孩子的一年級學習大概也不會很順利的。
雯雯的爸爸媽媽都是大學生,媽媽一直都是覺得自己的童年很累,每天被父母逼著學習,於是,在生孩子之前就決定了,自己的孩子一定不會再這樣生活,要讓她成為一個快樂的孩子。
雯雯三年的幼兒園,爸爸媽媽從來都不要求她好好學習,只要孩子願意,怎麼樣都行。雯雯只要不願意去上幼兒園,媽媽就讓她在家裡玩,經常是上兩天就歇三天,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在幼兒園上課,她也不願意遵守課堂的紀律,想跑就跑,想喊就喊,老師也是沒有辦法,雯雯媽媽卻說,這是孩子的天性應該被尊重。
雯雯的幼小銜接知識當然也沒有學到多少東西,而且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習慣,上一年級以後也改不過來。
比如,她上課不好好聽講,老師講語文,她拿出畫筆來畫漫畫,老師批評她,她還說要告訴媽媽。老師布置的作業,她也不願意完成。媽媽說,只要知識掌握了,作業寫不寫的並不重要。
於是,雯雯就成了吊兒郎當的一個小學生,學習成績一塌糊塗,等到她上三年級了,次次考試基本上都是倒數,媽媽才開始有點著急了,拉著雯雯去補課,孩子卻說什麼也不願意學習。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任何一件事情的開端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上小學的開始是一年級,但是,從孩子的幼兒園階段,我們就要開始為孩子的小學學習打下基礎了。
那麼幼兒園究竟要做好哪些準備呢?沒幾個月了,還來得及嗎?
1.幼兒園階段,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的家長會在幼兒園階段非常注重孩子的知識儲備,數學和語文都要做很多的試卷,也有很多家長覺得幼兒園「小學化」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不好的影響。
孩子幼兒園的學習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
孩子在幼兒園也會有五大領域的課程,幼兒園的課程比較活潑、互動,但是,不是說孩子可以特別隨意,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必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上課專心聽講,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遵守課堂紀律,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一直會延續到孩子以後的學習中,所以,家長一定要配合老師,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幼兒園階段儲備孩子的識字量。
孩子的數學學習是思維方式的學習,而語文的學習是要靠不斷地積累。
我們看很多孩子在小學階段學習的對比,學習起來比較輕鬆的孩子,識字量都非常大,因為各個學科的學習都和識字量的關係很大,不管是數學還是其他學科都會有很多漢字需要去認讀和理解。
幼兒園的孩子的學習漢字,我們可以和遊戲相結合,準備一些孩子學習用的字卡,經常和孩子做一些識字遊戲,孩子更樂意學習漢字,記憶也會更深刻。孩子認識大量的漢字,以後的學習會非常順利。
3.幼兒園階段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在幼兒園不僅僅只是學習知識的,從家庭走向幼兒園,孩子更重要的是學會和別人交往。學校的生活里,孩子有很多活動都是需要互相幫助、合作才能完成的。
如果是個性很強的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學校生活不愉快,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父母和老師都要引導孩子去學會尊重別人,學會分享與合作,鍛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成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4.幼兒園階段要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孩子離開家庭去幼兒園,是在獨立自主方面邁出了一大步,小學階段的獨立能力應該更強才對。
有的孩子上學很讓父母省心,因為他們獨立意識和能力都很強,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用家長催促,學習任務完成得也非常好。
相反有的孩子,上大學離開父母以後,都沒有辦法生活,純粹就是把父母當作保姆一樣。
所以,孩子的獨立能力對以後的生活、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兒園階段是鍛鍊孩子獨立能力的關鍵時期。比如,孩子自己穿衣服,孩子自己洗手、洗臉,孩子自己收拾書包,孩子學習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的獨立能力變強,對以後的學習、生活、成長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十年種樹,百年育人,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娃娃時期開始重視,基礎打得好,孩子的成長就會越來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