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的人,怎麼吃才能降血脂?除了飲食外,還需要注意什麼?

2022-05-05   荊山浮屠話健康

原標題:血脂高的人,怎麼吃才能降血脂?除了飲食外,還需要注意什麼?

趙阿姨自從在體檢後發現血脂過高,便儘量少吃肉類、海鮮,甚至蛋黃等含膽固醇的食物,但即便怎麼努力血脂卻還是降不下來,本來她覺得血脂高的不多,想通過飲食控制,但最終還是求助醫生,開了一段時間的降脂藥物來控制血脂。

那麼,究竟怎麼吃才能降血脂呢?除了飲食外還需要注意什麼?快跟著我,一起學習降血脂的飲食方法!

為什麼會有高血脂?血脂都有哪些內容?

血脂是指人體血液中的脂肪,包括甘油三酯與膽固醇,是維持身體功能的重要物質。而當血液中的總脂肪過多,或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就屬於高血脂。

很多人一聽說脂肪、膽固醇就認為是壞的,所以體檢的時候看到血脂高就會恐懼,而血脂低反而高興,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血脂對於人體的正常功能有較大的幫助,應該讓血脂維持在一個正常的水平才好,過低的血脂也會讓人產生一些問題,並不是血脂越低越好。另外,血脂包含的成分也較多,每一種都有其正常水平,應該維持平衡才好。

現在認為,人體中的膽固醇,約有70-80%是由肝臟或小腸細胞合成的內生性膽固醇,數量與先天遺傳有關。剩下的20-30%則是從飲食生成的外源性膽固醇(這個過程不只是攝入脂肪才會產生,因為人體的脂肪代謝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我們進食的糖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脂肪,存儲在人體),因此想預防或改善高血脂,除了使用藥物外,也需要同時調整飲食內容與生活作息規範。

高血脂的飲食原則有4點

從上述的介紹可以知道,如果吃太多高脂肪、高糖食物或加工食品,有可能增加外源性膽固醇。如果再加上膳食纖維攝取不足、缺乏運動等因素,就有可能讓血脂過高,並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下就來跟大家分享高血脂的飲食注意事項:

1、少吃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

什麼是飽和脂肪?

主要來自動物來源的食物中,通常在室溫下為固體狀,例如:牛肉、豬肉、乾酪、全脂牛奶或豬油,更常常添加於蛋糕、餅乾等烘焙點心中。而植物來源的食物,如椰子油、棕櫚油也屬於飽和脂肪。如果攝取太多飽和脂肪,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就是俗稱的壞膽固醇),當濃度過高、沉積在血管壁時,容易傷害血管,提高血栓、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什麼是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是將植物油加工後的產物,常添加於加工食品中,例如:餅乾、麵包,以及月餅、太陽餅等有酥皮的食品(目前我國已經禁止使用此類油脂,不過不排除有不法商家為了降低成分而添加)。而植物油本身經過高溫油炸後,也容易出現反式脂肪,所以炸物也含有許多反式脂肪!過多的反式脂肪會提高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的好膽固醇),容易讓身體容易出現炎性反應,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其實脂肪不是不能攝取,但是要吃對!在日常飲食中可以多吃天然食物、避免加工品;減少吃肥肉及快餐等飽和脂肪量較高的食物,降低每日飽和脂肪的攝取,就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

2、以不飽和脂肪作為主要脂肪來源

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濃度,達到保護心血管的作用。而依據結構的不同,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Omega-9單不飽和脂肪酸

主要食物來源為:橄欖油、苦茶油、芝麻油、酪梨、堅果等。具有抗氧化、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及降血壓的效果;還能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好膽固醇),對心血管保健有益。

Omega-3多不飽和脂肪酸

常見於馬哈魚、沙丁魚、鯖魚等深海魚。攝取適量可以調節血脂肪,更可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

Omega-6多不飽和脂肪酸

是人體的必須脂肪酸,只能從飲食中獲得,常見的食物來源有:大豆色拉油、葵花油、芝麻油等。適量攝取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濃度,但是攝取過量也容易引起身體炎性反應,對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也要避免吃太多油煎、油炸類的食物。

3、多攝取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不只能改善便秘,更能幫助降低膽固醇、控制血糖,減輕體重等。根據調查:9成以上的國人,膳食纖維攝取量容易不足,再加上飲食西化、精緻化,也提高了患慢性病的風險。

而膳食纖維存在於很多食物中,其實只要均衡飲食,就能避免攝取不足的狀況,像是多吃全谷雜糧類、水果及各種蔬菜等。其中膳食纖維中的水溶性纖維可以幫助排便、延緩糖類吸收、穩定餐後血糖,像是木耳、菌菇或秋葵都是不錯的選擇。

4、飲食方式的調整

既然我們說了吃牛羊豬肉等紅肉太多不利於健康,那麼可以考慮通過攝入禽類、魚肉等白肉來獲得有益的脂肪,民間俗稱吃腿少的就是這個道理;另外飲食烹飪的方法也要調整,儘量用蒸煮、涼拌的方式烹飪菜肴,也不宜攝入太多的脂肪;平時也應該增加蔬果的量,這樣不僅不會攝入太多的脂肪,還有利於維生素、葉黃素、植化素的攝入,對於有慢性病的患者來說,是非常好的。

除了按時服藥、調整飲食外,適當的運動也能幫助增加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膽固醇HDL-C)、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更是避免疾病發生的長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