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我,領取100個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秘訣!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都是孩子出生以後跟爸爸的姓氏,但是現在,很多90後的媽媽都是獨生子女,有一些姥姥、姥爺,開始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我媳婦的朋友曉雪是家裡的獨生女,結婚的時候,老公家裡沒有錢買房子,住的是娘家的房子,從懷孕到孩子出生,都是曉雪的親媽在照顧女兒,老公和婆家的人都樂享其成。
孩子即將出生的時候,曉雪的爸爸提出來,不如讓他們的孩子姓女兒的姓——歐陽,等到他們生二胎的時候,孩子跟爸爸的姓。
曉雪也非常贊同爸爸的想法,她和老公商量,自己姓氏是複姓,孩子不管起個什麼名字都好聽。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老公堅決不同意,他覺得自己的孩子如果跟媳婦兒的姓,自己就有「倒插門」的嫌疑,還不給別人笑話死?
曉雪的公公婆婆本來很少參與他們的事情,但是,這一次也趕快跳出來反對。曉雪的爸爸媽媽不願意女兒左右為難,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也勸女兒不要太執著。
爸爸媽媽的明事理,讓這個小家庭的矛盾也迅速瓦解,一家人沉浸在新生命到來的喜悅當中。
孩子出生該跟誰的姓,這在以前都是根本就沒有爭議的事情,因為這個事情是早就定好的。但是,現在社會的發展,女性社會地位、家庭地位的不斷提高,也讓這件事情有了很大的改變。比如,我就聽過一個女明星戚薇的故事,在她還沒有生二胎的時候,就和老公約定好,第一胎女兒lucky姓爸爸的姓,第二胎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都跟媽媽姓戚,他們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戚薇讓自己的孩子跟自己的姓,得到了老公的支持,但是,在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里,這樣的事情是很難做到的,家裡的老人就是最大的阻礙,特別是爺爺奶奶一方,他們的眼裡,孫子和外孫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姓氏不同在老人的眼裡,區別就很大
有很多的老人,他們有兒子也有女兒,是爺爺奶奶,也是外公外婆。雖然在表面上,他們對自己的孫子輩是一視同仁的,但是,在一些實際行動上,對待孫子和外孫子卻差別很大。比如,一些老人會把自己的財產給孫子,不願意給外孫子。
也許孩子都是一樣的帶大,從心裡也是一樣的疼愛,但是,在老人的心裡,只有跟自己一個姓的孫子才是家裡的「根」,孩子的姓氏意味著傳承,意味著香火的延續,外孫子即使再疼愛,始終也都是外人。
當然,現在的社會裡,只有女兒的老人有很多,他們並沒有兒子,也不會有孫子,對女兒的家庭也是全身心的付出,金錢、精力、時間,很多外孫子都是被姥姥姥爺一手帶大的。
財產都給了女兒,外孫子也是自己帶大的,孩子卻不能跟自己的姓,這樣的結局是不是太虧了呢?但我勸各位老人,在孩子的姓氏方面不要太執著。
姓氏只是一個代號,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前些天,有一部電視劇《我們的日子》熱播,劇中的「姥姥」是老戲骨宋春麗扮演的,聲情並茂的出色表演,征服了很多觀眾。
她的這個角色也是很多現實生活的寫實,老太太和兒子、兒媳婦兒生活會有很多的矛盾,最終還是跟女兒一起生活。
外孫子王明中,外孫女王雪花是她一手帶大的,自己的孫子反而是從小到大一直很少見面。電視劇的結局,她把自己的全部積蓄交給了外孫女王雪花,並囑咐她分給哥哥一半。
有人質疑,為什麼不留給自己的親孫子,我覺得這大概也是導演的一番深意吧,現代社會就算是老人,對孫子、外孫子也都是一視同仁的。老人會把財產留給誰,不是看你是不是姓我的姓,而是根據自己的意願來做。
雖然是兒子,也不一定對你孝順,就算是孫子也不一定會有很深的感情,所以,姓氏就是一個代號而已,老人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老人對待孩子的方式,決定孩子的態度
孫子和外孫子有沒有區別,也取決於老人對待他們的態度。如果老人對外孫子、孫子可以做到一視同仁,孩子們也會對待老人有同樣的親情、愛戴。如果老人厚此薄彼,被疏遠的一方,對老人也會和你心裡產生嫌隙。
如果有孫子,又有外孫子,兒孫滿堂是老人的福氣,做老人的也要有自己的原則。不管孫子還是外孫子,都是自己的血脈傳承,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是孩子將來對待自己的態度,你把孩子當作最親的人,孩子就是你最親的人。
互動話題:你覺得孫子和外孫有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