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多發肋骨骨折手術,手術結束後麻醉醫師考慮儘早拔管可減輕患者家庭經濟負擔。但是,拔管後患者情況不好,再次插管並被送入重症監護室。不幸的是,患者最終在幾個月後離世。家屬質疑麻醉拔管過早,一紙訴狀將醫院告上法庭。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不是麻醉拔管過早引起?
我們先來看看病例基本情況:患者男,外傷傷及左側胸部,訴胸痛、憋悶、伴大汗。檢查發現多發肋骨骨折、肺挫傷、肺炎、慢性支氣管炎、胸腔積液。急診手術,胸外科開胸、肋骨骨折內固定。
插管過程無異常,雙腔管氣管插管,術中一切正常。
然而,患者在術後卻出現了異常情況:麻醉醫師好意儘早拔管後,發現患者血氧飽和度始終處於不滿意狀態。最終,在半小時後重新進行了氣管插管,並將患者送入重症監護室。
本以為這個患者在重症監護室幾天就能出來,然而這個患者在進入重症監護室後10分鐘就發生了嚴重情況:由於患者皮膚濕冷、呼之不應、血壓難以測出、血氧飽和度也難以測出,即刻進行血氣分析。血氣分析顯示,PH6.978,PCO2超出可報告範圍的值,PO2低於可報告範圍的值,Lac5.2mmol/L。
看到這個血氣分析結果,相信所有人都會倒吸一口涼氣:無論哪一個值,都提示患者極其危重!
經過緊急處理,患者生命體徵終於穩定下來。但是,期間患者出現了全身僵硬抽搐抖動。緊急做的腦電波監測,提示發作期可見全導高至極高幅多棘慢、棘波節律暴發,約5-6分鐘緩解。
不論是哪種原因,此刻患者確定出現了缺氧缺血性腦病。於是,立即給予抗癲癇、鎮靜、減輕腦水腫、營養神經等藥物對症治療。
儘管醫院已經調集了所有力量,但患者還是令人心痛的離世了。
不出意料的,患者家屬一反當初的「千恩萬謝」,此刻只要求追究醫院責任。
患方認為,患者在手術當天晚上拔除氣管插管後,血氧飽和度降低,而患者當時未完全清醒,後重新行氣管插管,血氧飽和度正常轉ICU。轉入ICU後患者持續神志昏迷,考慮缺血缺氧性腦病。正是由於醫方診療不當,導致患者身體損害,患方將醫方訴至法院,要求索賠各項損失,共計160多萬元。
且不論案件最終審判結果,僅從專業角度分析,這件事有哪些需要我們思考的?
第一,可以看出,麻醉醫師的「好意」可能是一個問題。這種好意,在臨床上比比皆是。作為一個醫者,常飽含一顆仁愛之心是從事醫療行業的基礎。如果他是冷血的,可能無法勝任這份工作。畢竟,有句名言說的很好「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也就是說,醫學不能是冷冰冰的。
另外,不得不說的一個現象是,麻醉醫師的這種「好意」也會受外科的影響。比如,一個介於可進ICU也可不進ICU的患者,有時候外科就會要求麻醉科拔管。在手術室內,大多時候麻醉科是完全有辦法控制住局面、讓患者拔管的。但是,一旦患者出了手術室、離開了麻醉科的管控就不好說了。既然已經提醒外科過早拔管有風險了、外科仍然堅持,麻醉科就沒有堅持的必要了。臨床診療確實有規範,但也會充斥著人情。
第二,我們的麻醉工作是否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
患者本身有幾十年吸煙史,且據家屬反映患者有慢性支氣管炎的問題,應該高度認定其肺功能有問題。再加上多發肋骨骨折、一定胸腔積液以及外傷導致的肺挫傷,肺功能雪上加霜。進入醫院後,無論是在急診科、還是在去檢查的路上都是吸氧的。
吸氧狀態下,掩蓋了患者肺功能的問題。那個時候,即便患者已經出現了二氧化碳分壓升高的意識和呼吸改變,也可能被認為創傷直接相關。
手術中,麻醉機的機械控制呼吸加上呼氣末PEEP的作用,很差的肺功能也可能不會有血氧飽和度低的表現。
拔管後,進入患者自主呼吸模式,麻醉機的呼吸機作用消失,患者將面臨通氣和換氣雙重考驗。
另外,即便是一過性低氧血症,也可能導致肺血管痙攣性改變,這樣進一步導致換氣氧和雪上加霜。
因此,這樣的患者不應該過早拔管。如果要嘗試拔管,也需要更多的準備條件。
第三,這個患者只是在出了問題才做了一次血氣分析,這是一個問題。一次的血氣分析結果,其價值遠低於兩次血氣分析的對比結果。如果這個患者在急診科就做了血氣分析,麻醉科一定會收穫更多的信息,從而更好的制定麻醉方案,也許就不會嘗試儘早拔管了。
即便在急診科沒有做血氣分析,如果在麻醉前、插管後或者術中有一次血氣分析,也一定能發現一些問題。儘管插管後的血氣分析沒有術前自主呼吸時間段的血氣分析價值高,但其價值仍然不可忽視。
客觀的說,這個患者情況確實很嚴重。即便無過早拔管這個事,可能也會因為嚴重的胸肺部挫傷、既往吸煙史以及較差的肺功能而出問題。這一點,從麻醉醫師考慮可以拔管就可以看出來。因為,即便麻醉醫師的經驗可能不是很豐富,但基本的拔管指征還是可以把握的。比如,循環穩定、呼吸指標符合要求等。但是,從拔管後的血氣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患者內環境紊亂絕不是一時半刻了。只不過,術中酸中毒導致的低血壓等情況一直是麻醉醫師在砥礪前行控制罷了。
需要和大家說明的是,不同的麻醉醫師之間水平是有不同的,這和責任心無關。在醫療事故分類中,也分技術事故和責任事故。只要不是因為責任心導致的責任事故,出現了問題也不要全部責怪麻醉醫師。但是,也要不斷學習、不斷總結經驗,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如果您對這個病例有話要說,歡迎您在下方留下您的真知灼見~
同時,也歡迎您轉發給同事,給大家敲響警鐘,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