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言論稱,「牛奶中的鈣會導致腎結石」「慢性腎臟病患者不能喝牛奶」,這些網絡傳言是對牛奶的誤解。事實上,牛奶不僅不會導致腎結石,還是慢性腎臟病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品。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推薦,成人每日鈣的攝入量為800毫克,兒童與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期,每日鈣的推薦攝入量為1000毫克至1200毫克。
每100毫升牛奶的含鈣量約為110毫克,每日飲用300毫升至500毫升牛奶,相當於攝入鈣約330毫克至550毫克。
根據常規推薦食用量並不會因為鈣的攝入量超標而導致腎結石的發生風險增加,並且已有許多證據表明,牛奶和乳製品中的鈣不同於鈣補充劑中的「鈣」,不會增加尿鈣水平,因此不會增加腎結石的發生風險。
腎結石有許多種類,包括鈣鹽結石、尿酸結石、胱氨酸結石、磷酸鹽結石、碳酸鹽結石等。其中,鈣鹽結石是最常見的腎結石類型,鈣鹽結石中的草酸鈣占腎結石的80%以上。草酸鈣結石形成的關鍵不在鈣,而在草酸。減少飲食中鈣的攝入後,腸道就會吸收更多草酸鹽,從而增加腎結石的發生風險。因此,按照推薦量攝入牛奶不僅不會增加腎結石的發生風險,還有助於降低腎結石的發生。
乳製品還是慢性腎臟病不可或缺的營養品。近年來,慢性腎臟病患病率在全球範圍內逐年增加,對於廣大腎友,除了藥物治療外,日常飲食同樣是延緩疾病進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薦,成年人每日應攝入300毫升以上的奶。慢性腎臟病1—2期的腎友,對於蛋白質攝入沒有嚴格限制,可按正常人群推薦量攝入牛奶;慢性腎臟病3—5期且尚未開始腎臟替代治療的腎友,推薦優質低蛋白飲食,每日牛奶的推薦攝入量約為230毫升左右。
牛奶雖好,但也並不是所有人或所有情況下都適合飲用,當出現以下情況,建議個體化調整,或具體諮詢專科醫師。
牛奶或乳製品過敏:對於牛奶或乳製品過敏的腎友,不推薦飲用牛奶或乳製品,以避免發生過敏反應。可通過其他食物獲取優質蛋白,比如瘦肉、雞蛋、大豆、魚蝦等。
乳糖不耐受:對於乳糖不耐受的腎友,喝牛奶會導致腹瀉、腹痛、腹脹、排氣增多等情況,可調整為食用酸奶、舒化奶或低乳糖乳製品,以避免出現乳糖不耐受的情況。還可以通過補充益生菌、乳糖酶等方式避免或改善乳糖不耐受的情況。
高磷血症:因牛奶中磷的含量較高,合併高磷血症的腎友應控制牛奶的攝入量,可每兩到三天飲用100毫升牛奶。
水腫:牛奶在為機體補充豐富營養的同時,本身也是液體,會增加機體的液體攝入量。對於水腫或者伴有心力衰竭需要嚴格控制液體攝入量的腎友,應明確攝入牛奶的量等同於飲水量,注意控制總液體量的攝入,否則會加重水腫或心臟負擔。通常情況下,建議腎友每日飲水量不超過「前日尿量+500毫升」範圍,具體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諮詢專科醫師。
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建議飲用低脂或脫脂牛奶,也可以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目前雖有部分研究未發現高脂乳製品與心臟代謝等危險因素有關,但也沒有明確證據表明高脂乳製品和全脂牛奶可以改善高脂血症,保險起見還是不建議飲用高脂乳製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817a8e61408091d31297e72f3ceb0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