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裝劇何時走出自我複製的怪圈

2024-10-28     昆明信息港

儘管眼下並非古裝劇播出旺季,但依舊有《錦繡安寧》《七夜雪》《春花焰》等多部S+級和S級古裝劇在熱播。據多家平台數據,這些劇集關注度排名靠前,但播放熱度不如人意,沒有出現期待中的爆款。

古裝劇作為國產劇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有較為穩定的受眾群體,但近年來備受套路重複和創新方向迷失的雙重挑戰。不少古裝劇從劇名、劇情、服飾甚至到演員搭配「排列組合」,在自我複製的套路上樂此不疲;而古裝劇的「創新」,往往以更為獵奇、非正常的情感關係來吸引眼球。古裝劇創作者在挖掘作品深度和價值方面,仍然任重而道遠。

套路重複,受眾產生審美疲勞

在騰訊視頻與芒果TV雙平台播出的《錦繡安寧》開播之初,就有觀眾吐槽:「這劇名是以前《錦繡未央》和《寧安如夢》的拼接嗎?」不僅僅是劇名拼拼湊湊,在該劇的彈幕評論區,能高頻次看到各種爆款劇的關聯詞,如《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墨雨雲間》。喬小娘借腹中孩子之手逼走宜寧的橋段,讓觀眾集體想起《墨雨雲間》姜梨的遭遇;劇中的人設「超雄的爹,作妖的小娘,愛翻白眼的大娘子,清醒的祖母」,與宅斗長尾劇《知否》如出一轍……再加上略顯「小兒科」的劇情,讓《錦繡安寧》在坊間又有了「低配版《墨雨雲間》和《知否》結合體」的別稱。

事實上,古裝劇的套路重複幾乎覆蓋了各個方面,從劇情、服飾甚至演員搭配,進行各種「排列組合」。男主角通常是武功高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全能人設,而女主角往往身世平平但聰明伶俐、機智過人。這種「霸總」與「灰姑娘」的組合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觀眾的口味,但長期下來難免審美疲勞。

古裝劇自然離不開「俊男靚女」的演員,以往這個領域也容易出現新的「流量明星」。然而,近期一些古裝劇頻頻出現熟悉面孔之間的「排列組合」,例如白鹿、李沁、李一桐和曾舜晞、成毅、劉宇寧等男女演員,分別在不同劇集中成為「螢幕戀人」,被觀眾戲稱為「換乘戀愛」。除此之外,「三生三世輪迴」等相似的劇情,或者「被相戀之人刺傷」等雷同的橋段也讓觀眾倍感厭倦,更有「抄襲」之嫌。

業內人士指出,同質化顯然限制了古裝劇的市場空間。而對於勇於嘗試、敢於突破的演員而言,需要的是「換乘賽道」,而非「換乘戀愛」。如近期獲得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的趙麗穎,從早期的古裝劇女演員,成功實現了向現實題材的轉型升級。

創新應「走心」,而非感官刺激

面對市場的挑戰,古裝劇也在尋求突破。然而,一些劇集在創新過程中則走入誤區,它們以劇情和人設的癲狂為方向,試圖通過刺激觀眾的感官來贏得關注。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博得了眼球,但忽視了劇集的內在價值和觀眾的深度需求。

優酷獨播的古裝劇《春花焰》以暗黑復仇題材以及堪稱「癲狂」的角色人設,引發了不小的議論熱度。該劇打破了傳統古裝偶像劇的甜蜜套路,以更為顛覆、直白的方式展現了一段相愛相殺的虐戀。劇中的女主角眉林遭受了簪刺、下毒、酷刑等種種折磨,但擺脫了傳統意義上「小白花」式的悲情設定,一心復仇;男主角慕容璟和則是聲名狼藉的「人屠將軍」,每次出場帶著「邪魅狂狷」的氛圍,而實則身負冤屈罵名。兩個人在相互算計間產生情感糾葛,偏偏讓不少觀眾感到「上頭」。該劇節奏明快,但一味追求「爽感」、生硬堆砌橋段,忽略了劇情的瑕疵和漏洞,以至於觀眾吐槽不斷,甚至有網友評論:「這就是部加長版的微短劇。」作品的人物設定偏激化雖然有一定的新鮮感,但終因缺乏內涵而難以贏得持久認可。

在業界專家看來,古裝劇的創新應該建立在深入挖掘人性深度和社會價值的基礎之上。通過豐富的人物塑造和緊湊的劇情設計,古裝劇可以展現更加多元和立體的故事世界,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獲得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同時,古裝劇也應該注重與現代社會的關聯和呼應,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對話來引發觀眾的共鳴和思考。(文匯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577fa50d84e00b5a741dd00d35f8aa7.html



















今晚調油價!

2024-10-23